1.本技术涉及除尘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2.现有除尘器,大多采用水泵将水抽提至蓄水槽内,而将水运输至水槽会产水泵、管道和控制电路等部件,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制造成本。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转动,利用大气与风旋转形成的压力差驱动水不断撞击产生水花从而实现水循环,进入大大降低了设置的制造成本。且另需说明的是,现有除尘器在加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灰尘堆积在加工腔处,需用用户停转设备在清理堆积在加工腔处灰尘,进而影响加工效率
3.因此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高效、成本低和环保的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的需求是存在的。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其中,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能够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实现成本低和环保的优势。
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其中,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包括一机体,所述机体具有集尘腔、沉淀腔、水流冲击腔和引导腔,其中风机设置所述机体,并与所述引导腔相连通,以使风经过集尘腔、沉淀腔、水流冲击腔和引导腔,从而形成风循环,进而通过大气与风机旋转形成的压力差驱动水不断撞击所述水流冲击区产生水花,以形成沉淀腔、水流冲击区、引导腔、集尘腔、沉淀腔这一水循环,从而通过灰尘附着在水花上,以降低灰尘污染。
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其中,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易于推广和使用。
7.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发明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其中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包括:
8.两连通外部的加工腔,两所述加工腔位于所述机体的一侧,且两所述加工腔均连通外部,所述机体还具有两第一导向板,两所述第一导向板分别被设于两所述加工腔内,每一所述导向板均将对应的所述加工腔分隔呈一集灰腔和一沉淀腔,所述集尘腔与所述沉淀腔相连通,所述集尘腔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上侧,所述沉淀腔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下侧,
9.一水流冲击腔;
10.一引导腔,所述水流冲击腔均与两所述加工腔相连通,且所述水流冲击腔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背离所述加工腔的一侧,所述引导腔位于集尘腔的上侧,且所述引导腔与所述水流冲击腔相连通;以及
11.一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位于所述机体背离所述加工腔的一侧,且所述蓄水槽与两
所述沉淀腔相连通。
12.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形成所述水流冲击腔的底壁具有一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蓄水槽相连通,且所述进水口还与所述水流冲击腔相连通。
13.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还具有一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被固定连接于形成所述引导腔的底壁,并且所述第二隔板靠近所述水流冲击腔,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往背离地面的方向延伸。
14.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还具有一第三隔板和一第四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均被设于所述引导腔内,且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交错设置,所述第三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上侧,所述第四隔板位于所述第三隔板的上侧。
15.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的顶部还具有一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分别与外部和所述引导腔相连通,且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还包括一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被设于所述安装孔上。
16.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引导腔的底壁还具有至少一流通槽,所述流通槽靠所述第二隔板,且所述流通槽分别连通所述引导腔和所述集尘腔。
17.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还包括至少一限流组件,所述限流组件包括一限位件和一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被固定连接于形成所述引导腔的壁面上,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流通槽远离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
18.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还具有一两侧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位于所述限位件靠近形成所述引导腔的底壁的一侧,所述移动件的一端被可滑动地插入到所述滑槽内,并抵靠在所述第二隔板上。
19.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包括一移动部和一拉动部,所述移动部的一端被可滑动地插入到所述滑槽内,并抵靠在所述第二隔板上,所述拉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部背离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往背离形成所述引导腔的底壁的方向延伸。
20.在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靠近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具有多个均部的限流槽,所述限流槽分别于所述引导腔和所述集尘腔相连通。
附图说明
21.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技术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
22.图1图示了一种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23.图2图示了一种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24.图3图示了一种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4图示了图3中a的放大图。
26.图5图示了图3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技术。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
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而提供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
28.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9.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30.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
31.申请概述
32.现有除尘器,大多采用水泵将水抽提至蓄水槽内,而将水运输至水槽会产水泵、管道和控制电路等部件,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制造成本。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转动,利用大气与风旋转形成的压力差驱动水不断撞击产生水花从而实现水循环,进入大大降低了设置的制造成本。且另需说明的是,现有除尘器在加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灰尘堆积在加工腔处,需用用户停转设备在清理堆积在加工腔处灰尘,进而影响加工效
33.基于此,需要一种使用方便、高效、成本低和环保的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
3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其中,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技术所提供的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35.示意性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
36.参考图1至图5,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现有除尘器,大多采用水泵将水抽提至蓄水槽内,而将水运输至水槽会产水泵、管道和控制电路等部件,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制造成本。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转动,利用大气与风旋转形成的压力差驱动水不断撞击产生水花从而实现水循环,进入大大降低了设置的制造成本。且另需说明的是,现有除尘器在加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灰尘堆积在加工腔处,需用用户停转设备在清理堆积在加工腔处灰尘,进而影响加工效率,而本实用新型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37.具体地,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包括一机体10,所述机体10被设于地面,所述机体10的一侧两连通外部的加工腔101,且两所述加工腔101均连通外部。其中两所述加工腔101相对设置。
38.进一步地,所述机体10还具有两第一导向板11,两所述第一导向板11分别被设于两所述加工腔101内。其中两所述第一导向板11分别固定连接于形成两所述加工腔101的侧壁上,值得一提的是,两外部砂轮也分别被可转动地设于两所述加工腔101内,并分别位于两所述第一导向板11的上侧,进而使得当外部工件在外部砂轮上加工上,工件与砂轮摩擦
产生的灰尘会落入到所述第一导向板11上,并顺着所述第一导向板11落到下。值得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导向板11靠近外部的一端至地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导向板11背离外部的一端至地面的距离,即所述第一导向板11倾斜设置,进而使得灰尘能够顺着所述第一导向板11落下。
39.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每一所述导向板均将对应的所述加工腔101分隔呈一集灰腔和一沉淀腔1102,所述集尘腔1011与所述沉淀腔1102相连通,所述集尘腔1011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11的上侧,所述沉淀腔1102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11的下侧,进而使得落入到所述集尘腔1011内的灰尘能够顺着所述第一导向板11落入到所述沉淀腔1102内。另外所述集尘腔1011和所述沉淀腔1102均连通外部。
40.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体10背离所述加工腔101的一侧还具有一连通外部的蓄水槽105。
41.进一步地,所述机体10还具有一水流冲击腔102和一引导腔103,所述水流冲击腔102均与两所述加工腔101相连通,且所述水流冲击腔102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11背离所述加工腔101的一侧,所述引导腔103位于集尘腔1011的上侧,且所述引导腔103与所述水流冲击腔102相连通。
42.值得一提的是,形成所述水流冲击腔102的底壁具有一进水口104,所述进水口104与所述蓄水槽105相连通,且所述进水口104还与所述水流冲击腔102相连通。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所述蓄水槽105内的液体会通过所述进水口104流向所述沉淀腔1102,直至进入到所述沉淀腔1102内的液体达到预定高度。
43.进一步地,所述机体10还具有一第二隔板12,所述第二隔板12的一端被固定连接于形成所述引导腔103的底壁,并且所述第二隔板12靠近所述水流冲击腔102,所述第二隔板12的另一端往背离地面的方向延伸。
44.进一步地,所述机体10还具有一第三隔板13和一第四隔板14,所述第三隔板13和所述第四隔板14均被设于所述引导腔103内,且所述第三隔板13和所述第四隔板14交错设置,所述第三隔板13位于所述第二隔板12的上侧,所述第四隔板14位于所述第三隔板13的上侧。
45.其中所述机体10的顶部还具有一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分别与外部和所述引导腔103相连通,其中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还包括一风机20,所述风机20的一端被设于所述安装孔上,进而使得所述风机20能够将引导腔103内的空气抽出,从而形成风循环,即风从所述加工腔101进入,依次经过所述水流冲击区、引导腔103、装配孔、风机20和外部。
46.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当所述风机20运作时,位于所述沉淀腔1102与所述水流冲击腔102的交界处的液面会向上冲击形成所述水流冲击腔102,进而通过撞击产生水花,而使得水花溅射至形成所述引导腔103的底壁上,其中形成所述引导腔103的底壁从靠近所述第二隔板12的一侧至另一侧向上倾斜,进而使得水花会在所述第二隔板12处囤积。另外液面撞击所产生的水花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进而使得带灰尘的液体囤积在所述第二隔板12靠近形成所述引导腔103的底壁的一侧。
47.进一步地,形成所述引导腔103的底壁还具有至少一流通槽1031,所述流通槽1031靠所述第二隔板12,且所述流通槽1031分别连通所述引导腔103和所述集尘腔1011,进而使得屯在所述第二隔板12一侧的液体会通过至少一所述流通槽1031流向所述集尘腔1011,并
通过所述第一隔板流向所述沉淀腔1102。
48.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还包括至少一限流组件30,所述限流组件30包括一限位件31和一移动件32,所述移动件32被固定连接于形成所述引导腔103的壁面上,且所述限位件31位于所述流通槽1031远离所述第二隔板12的一侧。
4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31还具有一两侧连通的滑槽3101,所述滑槽3101位于所述限位件31靠近形成所述引导腔103的底壁的一侧,所述移动件32的一端被可滑动地插入到所述滑槽3101内,并抵靠在所述第二隔板12上。
5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32包括一移动部321和一拉动部322,所述移动部321的一端被可滑动地插入到所述滑槽3101内,并抵靠在所述第二隔板12上,所述拉动部322的一端与所述移动部321背离所述第二隔板12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往背离形成所述引导腔103的底壁的方向延伸。其中用户可手动地拉到所述拉动部322,以使所述移动部321往远离所述第二隔板12的方向移动,以使囤积在所述第二隔板12一侧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流通槽1031,流向所述集尘腔1011。
51.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321靠近所述第二隔板12的一端具有多个均部的限流槽32101,所述限流槽32101分别于所述引导腔103和所述集尘腔1011相连通。其中当所述移动部321抵靠在所述第二隔板12上时,多个所述限流槽32101能够限定囤积在所述第二隔板12一侧的液体流向所述集尘腔1011的流通量,反之当所述移动部321往背离所述第二隔板12的方向移动时,多个所述限流槽32101将不再限定流向所述集尘腔1011的液体的流量。
52.值得一提的是,为便于用户清理所述集尘腔1011,进一步进行改进。
53.进一步地,所述机体10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口,两所述第一开口分别与两所述集尘腔1011相连通。
54.具体地,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还包括两第一门板40,两所述第一门板40分别被可转动地连接于形成两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一门板40可往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转动预定角度,进而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可手动地打开所述第一门板40,进而通过外部工具将堆积在所述集尘腔1011上的湿灰尘扫到所述沉淀腔1102内,而将所述集尘腔1011上的湿灰尘扫到所述沉淀腔1102内并不需要停转砂轮,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加工效率。
55.进一步地,所述机体10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二开口,两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两所述第一卡口的上侧,且两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引导腔103相连通。
56.具体地,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还包括两第二门板50,两所述第二门板50分别被可转动地连接于形成两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二门板50可往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转动预定角度,进而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其中用户可手动地打开所述第二门板50,并通过外部工具清理所述移动件32,以防止多个所述限流槽32101被污渍堵住。
57.进一步地,所述机体10背离所述加工腔101的一侧还具有至少一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蓄水腔的上侧,且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引导腔103相连通,且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三隔板13的下侧,所述第三开口还与所述引导腔103相连通,其中所述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还包括至少一第三门板60,所述第三门板60被可转动地连接于形成所述第三开口的壁面,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三门板60为透明件,进而便用用户观察水循环是否正常运行。
58.综上,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被阐明,其为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提供使用方便、高效、成本低和环保等优势。
59.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技术所提供的双工位自激喷淋湿式除尘器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6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该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