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成品率的高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2416发布日期:2022-07-01 19:5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提高成品率的高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成品率的高效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反应器是一种实现反应过程的设备,用于实现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等多相反应过程。器内常设有搅拌(机械搅拌、气流搅拌等)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在反应过程中物料需加热或冷却时,可在反应器壁处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授权公告号为cn21149293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的密封装置及反应釜,该实用新型通过转柱、转台、泄压管、压力表、进料口和管盖的配合工作,使反应釜的密封效果好,且密封结构不易松动,但是该专利中主要是通过搅拌轴和搅拌叶的设置进行搅拌,但是,搅拌过程中并不能够实现上下液体的混动,容易导致液体混合不均匀,上下层浓度相差较大,易导致反应副产物多,反应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成品率的高效反应釜,采用转动件与滑动件的配合使用,局域提高塔釜内液体的混合度和高反应效率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提高成品率的高效反应釜,包括釜体、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釜体内设置驱动腔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搅拌杆、搅拌叶片、转动件和滑动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件带动搅拌杆转动,所述滑动件驱动所述搅拌杆上下运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滑动件设置有所述驱动腔体内。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反应釜内进行化学反应时,溶液的浓度、温度和ph都会影响反应效率和最终的成品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转动件与滑动件的配合使用,提高塔釜内液体的混合度,提高反应效率,避免较大的塔釜出现反应不充分的现象。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件包括驱动杆、主齿轮、从齿轮,所述驱动杆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所述主齿轮径向固定设置有所述驱动杆上,所述从齿轮径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搅拌杆上,所述主齿轮与所述从齿轮相啮合,所述主齿轮与所述从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腔体内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固定在固定杆上主齿轮转动,主齿轮与从齿轮相啮合,主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从齿轮转动,进而能够带动搅拌杆转动,提高塔釜内液体的混合度。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件包括蜗杆、蜗轮、纵齿轮、圆柱齿和连杆组、所述蜗杆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的端,所述蜗轮和纵齿轮分别通过支撑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腔体内壁,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圆柱齿设置在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从齿轮的下方,所述纵齿轮与所述圆柱齿相啮合,所述蜗轮与所述纵齿轮通过所述连杆组相连
接,所述蜗轮通过所述连杆组驱动所述纵齿轮转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驱动驱动杆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杆下方的蜗杆也会带动蜗轮转动,进一步蜗轮通过连杆组带动纵齿轮转动,纵齿轮与圆柱齿相啮合,纵齿轮转动的时候会带动搅拌杆上下运动,从而能够使塔釜内起到整体混动的作用。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组包括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所述连杆一固定连接在所述蜗轮的轴线上,所述连杆三固定设置在所述纵齿轮的轴线上,所述连杆二的两端分别与连杆一与连杆二的端部相铰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轮转动时会带动连杆一转动,连杆一的另一端与连杆二铰接,连杆二与纵齿轮上的连杆三铰接,因此,蜗轮能够通过连杆组驱动纵齿轮进行同步转动,在纵齿轮转动时能够通过圆柱齿带动搅拌杆上下运动。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从齿轮上侧轴向设置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外壁设置有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驱动腔体内壁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转动连接在环形凹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齿轮能够固定支撑在套筒内部,并且从齿轮能够通过环形凸起在环形卡槽内进行转动。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柱的内壁轴向设置有卡条,所述搅拌杆上轴向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条滑动设置在所述卡槽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从齿轮的转动需要带动搅拌杆的转动,但是同时搅拌杆还需要上下运动,因此,设置卡条与卡槽的嵌合,从齿轮能够通过卡条与卡槽的配合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同时在搅拌杆上下运动时,搅拌杆能够沿着卡条上下运动,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转动件与滑动件的配合使用,提高塔釜内液体的混合度,提高反应效率,避免较大的反应釜内出现反应不充分的现象。
18.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滑动件实现搅拌杆的上下运动,并且采用单个驱动电机就能够实现转动与上下搅动的同步实现,在驱动电机驱动驱动杆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杆下方的蜗杆也会带动蜗轮转动,进一步蜗轮通过连杆组带动纵齿轮转动,纵齿轮与圆柱齿相啮合,纵齿轮转动的时候会带动搅拌杆上下运动,从而能够使塔釜内起到整体混动的作用
19.3、本实用新型在从齿轮与搅拌柱之间设置了卡条与卡槽能配合的键槽,能够实现在搅拌杆转动的同时还能够上下运动,并且还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由于从齿轮的转动需要带动搅拌杆的转动,但是同时搅拌杆还需要上下运动,因此,设置卡条与卡槽的嵌合,从齿轮能够通过卡条与卡槽的配合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同时在搅拌杆上下运动时,搅拌杆能够沿着卡条上下运动,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驱动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釜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驱动腔体;2、驱动电机;3、搅拌杆; 4、搅拌叶片;5、转动件;51、驱动杆;52、主齿轮;53、从齿轮;531、卡接柱;532、环形凸起;533、套筒;534、环形凹槽;535、卡条;536、卡槽;6、滑动件;61、蜗杆;62、蜗轮;63、纵齿轮;64、圆柱齿;65、连杆组;651、连杆一;652、连杆二;653、连杆三; 66、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可提高成品率的高效反应釜,包括釜体1、进料口11与出料口12,所述釜体1内设置驱动腔体13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搅拌杆3、搅拌叶片4、转动件5和滑动件6,所述驱动电机2驱动转动件5带动搅拌杆3转动,所述滑动件6驱动所述搅拌杆3上下运动,所述转动件5与所述滑动件6设置有所述驱动腔体13内。在反应釜内进行化学反应时,溶液的浓度、温度和ph都会影响反应效率和最终的成品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转动件5与滑动件6的配合使用,提高塔釜内液体的混合度,提高反应效率,避免较大的塔釜出现反应不充分的现象。
28.如图2所示,所述转动件5包括驱动杆51、主齿轮52、从齿轮53,所述驱动杆51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2的驱动端,所述主齿轮52径向固定设置有所述驱动杆51上,所述从齿轮53 径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搅拌杆3上,所述主齿轮52与所述从齿轮53相啮合,所述主齿轮52与所述从齿轮53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腔体13内壁。驱动电机2驱动驱动杆51转动,驱动杆51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固定在固定杆上主齿轮52转动,主齿轮52与从齿轮53相啮合,主齿轮52转动时可以带动从齿轮53转动,进而能够带动搅拌杆3转动,提高塔釜内液体的混合度。
29.如图2所示,所述滑动件6包括蜗杆61、蜗轮62、纵齿轮63、圆柱齿64和连杆组65、所述蜗杆61设置在所述驱动杆51的端,所述蜗轮62和纵齿轮63分别通过支撑轴66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腔体13内壁,所述蜗轮62与所述蜗杆61相啮合,所述圆柱齿64设置在所述搅拌杆3位于所述从齿轮53的下方,所述纵齿轮63与所述圆柱齿64相啮合,所述蜗轮62与所述纵齿轮63通过所述连杆组65相连接,所述蜗轮62通过所述连杆组65驱动所述纵齿轮63转动。在驱动电机2 驱动驱动杆51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杆51下方的蜗杆61也会带动蜗轮62转动,进一步蜗轮62通过连杆组65带动纵齿轮63转动,纵齿轮63与圆柱齿64相啮合,纵齿轮63转动的时候会带动搅拌杆3上下运动,从而能够使塔釜内起到整体混动的作用。
30.如图2所示,所述连杆组65包括连杆一651、连杆二652和连杆三653,所述连杆一651固定连接在所述蜗轮62的轴线上,所述连杆三653固定设置在所述纵齿轮63的轴线上,所述连杆二 652的两端分别与连杆一651与连杆二652的端部相铰接。蜗轮62转动时会带动连杆一651转动,连杆一651的另一端与连杆二652铰接,连杆二652与纵齿轮63上的连杆三
653铰接,因此,蜗轮62能够通过连杆组65驱动纵齿轮63进行同步转动,在纵齿轮63转动时能够通过圆柱齿64带动搅拌杆3上下运动。
31.如图3、图4所示,所述从齿轮53上侧轴向设置有卡接柱531,所述卡接柱531外壁设置有设置有环形凸起532,所述驱动腔体13内壁固定设置有套筒533,所述套筒533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534,所述环形凸起532转动连接在环形凹槽534内。从齿轮53能够固定支撑在套筒533内部,并且从齿轮53能够通过环形凸起532在环形卡槽536内进行转动。
32.如图3、图4所示,所述卡接柱531的内壁轴向设置有卡条535,所述搅拌杆3上轴向设置有卡槽536,所述卡条535滑动设置在所述卡槽536内。由于从齿轮53的转动需要带动搅拌杆3的转动,但是同时搅拌杆3还需要上下运动,因此,设置卡条535与卡槽536的嵌合,从齿轮53 能够通过卡条535与卡槽536的配合带动搅拌杆3进行转动,同时在搅拌杆3上下运动时,搅拌杆3能够沿着卡条535上下运动,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33.一种可提高成品率的高效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在驱动电机2驱动驱动杆51转动时,驱动杆51驱动主齿轮52转动,进一步带动从齿轮53转动,从齿轮53上的卡接柱531内壁轴线方向上的卡条535与搅拌杆3上的卡槽536嵌合,因此在从齿轮53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搅拌杆3转动,而在驱动杆51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杆51下方的蜗杆61也会带动蜗轮62转动,进一步蜗轮62通过连杆组65带动纵齿轮63转动,纵齿轮63与圆柱齿64相啮合,纵齿轮63转动的时候会带动搅拌杆3上下运动,从而能够使塔釜内起到整体混动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转动件5与滑动件6 的配合使用,提高塔釜内液体的混合度,提高反应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