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多产品同步作业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2973发布日期:2023-03-07 17:4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角度多产品同步作业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多角度多产品同步作业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2.产品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产品进行旋转,以便加工产品的每一角度每一位置,但是目前作业旋转装置通常只有单一旋转头,工作位少,例如点胶装置,通常只有一个工作位,效率较差,且接真空吸管转动时,气管容易弯折影响压力值,只能水平或者只能竖直方向安装,使得转动角度受管限制,工作方向单一,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多角度多产品同步作业旋转装置,旨在解决现有作业旋转装置工作位少效率差的技术问题。
4.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角度多产品同步作业旋转装置,包括支架、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以及多个旋转轮;
5.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主动轮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轮旋转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形成传动连接;
6.多个所述旋转轮旋转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且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与所述从动轮形成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轮上设置有作业旋转头。
7.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包括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与所述主动轮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与所述旋转轮形成传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轮包括有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以及第四轮,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第二轮、第三轮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轮与所述第一轮传动连接,并由所述第二轮带动所述第一轮转动,所述第三轮与所述第四轮传动连接,并由所述第三轮带动所述第四轮。
9.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轮,所述辅助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轮与所述第三轮之间,所述第二传动带从所述从动轮开始依次绕过第四轮、第三轮及辅助轮,回到所述从从动轮。
10.进一步地,还包括阻挡轴,所述阻挡轴设置在所述第三轮与所述第四轮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传动带的旁侧。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底板、第一板、第二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旋转轮的连接轴,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并排固定架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机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板,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板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连接轴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板与所述旋转轮连接。
12.进一步地,还包括传感器以及感应片,所述感应片设置在旋转轴上,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板的位置,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第一板上,且朝向设置有所述感应片的旋转轴,所
述旋转轴带动所述感应片旋转,并在经过对应所述传感器的位置时,被所述传感器检测到。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角度多产品同步作业旋转装置,通过一个动力源电机,即可带动多个旋转头进行作业,且每个旋转头均可带动作业旋转头旋转,进行对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产品进行作业,不但工作位增加,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针对点胶作业,解决了由于工作位少,接真空吸管转动时,气管容易弯折影响压力值,只能竖直方向安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作业通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角度多产品同步作业旋转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角度多产品同步作业旋转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1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角度多产品同步作业旋转装置,用于对多个产品多种角度进行作业,例如进行点胶,具体地,装置包括支架1、电机2、主动轮3、从动轮4、第一传动带51、第二传动带52以及多个旋转轮7,电机2设置在支架1上,主动轮3连接在电机2的输出端,由电机2带动主动轮3旋转,从动轮4旋转连接在支架1上,主动轮3与从动轮4通过第一传动带51形成传动连接,由主动轮3通过第一传动带51带动从动轮4转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3直径比从动轮4直径小,两者轴心处于同一水平线,多个旋转轮7旋转连接在支架1上,且通过第二传动带52与从动轮4形成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旋转轮7设置在从动轮4的下方,并由从动轮4带动旋转,旋转轮7上设置有作业旋转头6,由旋转轮7带动旋转,通过作业旋转头6对产品进行作业,例如带动真空吸管旋转,进行点胶作业。
22.这样通过一个动力源电机2,即可带动多个旋转头进行作业,且每个旋转头均可带动作业旋转头6旋转,进行对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产品进行作业,不但工作位增加,提高工
作效率,而且针对点胶作业,解决了由于工作位少,接真空吸管转动时,气管容易弯折影响压力值,只能竖直方向安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作业通用性。
23.在一个实施例中,从动轮4包括第一传动轮41以及第二传动轮42,第一传动轮41与第二传动轮42同轴心设置,第一传动轮41通过第一传动带51与主动轮3形成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2通过第二传动带52与旋转轮7形成传动连接。进一步地,主动轮3与第一传动轮41均为齿轮状,进而增大与第一传动带51的摩擦,使得主动轮3更容易通过第一传动带51带动从动轮4。
24.上述旋转轮7具有多个,从动轮4可直接通过第二传动带52带动旋转轮7,或间接通过第二传动带52带动旋转轮7,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轮7具有四个,具体包括有依次并排设置在支架1上的第一轮71、第二轮72、第三轮73以及第四轮74,具体地,第三轮73设置在从动轮4的下方,从动轮4通过第二传动带52与第二轮72、第三轮73形成传动连接,也第二传动带52从第二传动轮42开始,依次绕过第三轮73、第二轮72再回到第二传动轮42,从而带动第三轮73与第二轮72旋转,第二轮72与第一轮71传动连接,并由第二轮72带动第一轮71转动,第三轮73与第四轮74传动连接,并由第三轮73带动第四轮74。
25.进一步地,第二轮72包括旋转齿轮以及带动轮,旋转齿轮与带动轮同轴心设置,第三轮73与第二轮72一致,从动轮4的第二传动轮42通过第二传动带52与第三轮73与第二轮72的旋转齿轮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传动带53与第四传动带54,第二轮72的带动轮通过第三传动带53与第一轮71传动连接,第三轮73的带动轮通过第四传动带54与第四轮74传动连接。
2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轮81,辅助轮81设置在第二轮72与第三轮73之间,第二传动带52从从动轮4开始依次绕过第四轮74、第三轮73及辅助轮81,回到从从动轮4,用于限制第二传动带52的位置,同时使得传动更顺畅。
27.进一步地,辅助轮81具有多个,可设置在第一轮71与第二轮72之间,使得第一轮71与第二轮72之间的传动带绕过该辅助轮81,或第三轮73与第四轮74之间,使得第三轮73与第四轮74之间的传动带绕过该辅助轮81,用以限制第三传动带53与第四传动带54的位置。
28.本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阻挡轴82,阻挡轴82设置在第三轮73与第四轮74之间,且位于第二传动带52的旁侧,以及位于第四传动带54的旁侧,两传动带传动方向朝向阻挡轴82不同的两侧,也即通过阻挡轴82使得两者分隔。
29.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1包括底板10、第一板11、第二板12以及用于连接旋转轮7的连接轴75,第一板11与第二板12并排固定架设在底板10上,电机2一端固定在第一板11,另一端穿过第二板12与主动轮3连接,连接轴75一端连接在第一板11上,另一端穿过第二板12与旋转轮7连接。进一步地,支架1还包括机罩,机罩罩设在第一板11与第二板12的顶部,通过底板10、第一板11、第二板12以及机罩围合,进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30.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包括传感器91以及感应片92,上述传感器91可为金属传感器91,感应片92可为金属感应片92,感应片92设置在旋转轴上,且位于靠近第一板11的位置,传感器91固定在第一板11上,且朝向设置有感应片92的旋转轴,旋转轴带动感应片92旋转,并在经过对应传感器91的位置时,被传感器91检测到,进而可检测到旋转轴旋转情况,以便进行调整。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