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测量跑砂量的接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0346发布日期:2022-06-28 17:1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精准测量跑砂量的接砂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准测量跑砂量的接砂器,用于测量自来水滤池反冲洗过程中的跑砂量。


背景技术:

2.自来水车间的滤池必须依靠有效的反冲洗来维持滤池的正常及可靠运行,反冲洗系统一般由反冲水泵和鼓风机构成,反冲洗强度对于冲洗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太弱达不到冲洗要求,影响过滤效果,太强则会造成大量跑砂,甚至对滤池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反冲洗强度一直是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大技术难题。通过对反冲洗过程中滤池跑砂量的统计分析是评估滤池反冲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目前缺少能够测量跑砂量的专用设备,尤其是对于结构相对复杂的v型滤池,测量难度较大,无法保证对跑砂量的精准测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准测量跑砂量的接砂器,能够收集滤池反冲洗阶段的跑砂,方便精准测量跑砂量,以便对滤池反冲洗过程的精细化控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精准测量跑砂量的接砂器,包括跑砂收集箱,所述跑砂收集箱上端敞口,下端形成漏水口,并可拆卸地安装有能够覆盖住所述漏水口的移动内网,移动内网包括与漏水口匹配的支撑筛板和固定在支撑筛板上的第一滤网,所述支撑筛板上分布有第一筛孔。
6.根据上述结构,在滤池反冲洗阶段,可以将接砂器安装到滤池的排水槽中,水流在流经该接砂器时,支撑筛板上的第一筛孔有助于减小排水阻力,单位长度内的跑砂能够被收集到跑砂收集箱底部,从而方便精准测量跑砂情况,对收集到的跑砂进行称重并化验分析,可以充分掌握滤池跑砂情况,为反冲洗提供技术帮助。
7.优选地,所述跑砂收集箱呈上大下小的斗状,上端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撑板,从而方便将跑砂收集箱放置到排水槽中,利用支撑板与排水槽顶端配合实现对跑砂收集箱的支撑和定位,跑砂收集箱的斗状设计还有助于减小排水阻力。
8.优选地,所述跑砂收集箱的周向侧壁上分布有第二筛孔,并在跑砂收集箱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二滤网,以覆盖各第二筛孔,该结构能够使得水流能够由跑砂收集箱的周向侧壁通过,进一步减小排水阻力。
9.为了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减小排水阻力,所述第一筛孔和第二筛孔的孔径优选为60~80mm,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目数优选为35~45目。
10.优选地,所述第二滤网通过压条固定到跑砂收集箱内壁上,以确保第二滤网能够便捷且可靠地安装到跑砂收集箱内壁上。
11.优选地,所述跑砂收集箱内部设有隔板,以将跑砂收集箱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的接砂仓,漏水口有两个,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各接砂仓底部,相应的移动内网也为两个。依靠
上述设计,能够匹配滤池结构,两个独立的接砂仓分别接取两侧滤池的跑砂,以便分别计量滤池两侧的跑砂量。
12.优选地,所述跑砂收集箱外侧设有支撑钢架,跑砂收集箱支撑在该支撑钢架内,所述支撑钢架底部设有移动滚轮,该结构能够有效保证跑砂收集箱的整体强度,并方便转运。
13.优选地,所述支撑筛板上固定有提手,以方便提起移动内网,收集滤池跑砂。
14.有益效果:
15.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精准测量跑砂量的接砂器,能够有效收集滤池反冲洗阶段的跑砂,以便精准测量跑砂量,为滤池反冲洗过程的精细化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跑砂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8.图3为图1所示跑砂收集箱的侧视图;
19.图4为移动内网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4所示移动内网的侧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至v型滤池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2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精准测量跑砂量的接砂器,包括跑砂收集箱1和移动内网2,跑砂收集箱1呈上大下小的方斗状,整体采用金属板材焊接而成,上端敞口,并在上端两侧外缘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支撑板3,支撑板3可以由跑砂收集箱1两侧侧壁上缘向外弯折形成,也可以单独成型后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到跑砂收集箱1上端。
24.跑砂收集箱1外围设有框架结构的支撑钢架6以支撑该跑砂收集箱1,为方便移动跑砂收集箱1,在支撑钢架6的底部还安装有移动滚轮7。
25.跑砂收集箱1内部设有隔板5,隔板5沿跑砂收集箱1长度方向延伸,以将跑砂收集箱1内腔分隔为左右两个独立的接砂舱1c,跑砂收集箱1下端在对应两个接砂舱1c底部的位置分别设有漏水口1a,移动内网2为两个,以可拆卸方式分别安装在两个接砂舱1c底部,并将漏水口1a覆盖。
26.图2示出了移动内网2安装到漏水口1a后的状态,为方便示意,图中仅展示了其中一个漏水口1a位置的移动内网2,而将另一漏水口1a露出。
27.图4和图5展示了移动内网2的具体结构,其包括呈长方体板状结构的支撑筛板21和固定在该支撑筛板21上的第一滤网22,支撑筛板21上具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第一筛孔2a,第一滤网22借助压框24固定到支撑筛板21上,并覆盖住各第一筛孔2a。
28.为方便安装和取下移动内网2,在支撑筛板21上还固定有提手23,本实施例中,提手23共有两个,沿支撑筛板2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整体呈u形,采用金属板材弯制而成。
29.跑砂收集箱1的周向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内外贯通的第二筛孔1b,同时在该跑砂收集箱1的四周内壁上安装有第二滤网11,利用该第二滤网11将各个第二筛孔1b覆盖住。
30.第一滤网22和第二滤网11应当确保在允许水流通过的同时能够过滤跑砂,为此第一滤网22和第二滤网11的目数一般要求在35~45目,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0目。第一筛孔2a和第二筛孔1b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排水阻力,第一筛孔2a和第二筛孔1b的孔径大致为60~80mm,实验表明当孔径为80mm时效果最佳。
31.为实现滤池跑砂量的精准测量,跑砂收集箱1可以被设计成预定的单位长度,例如1000mm,这样,通过接砂器获得单位长度的跑砂量后,乘以滤池总长度就可以精准测算出整口滤池的跑砂量,支撑钢架6的尺寸应保证整体能够被安装到待测量滤池的排水槽中。
32.为保证使用寿命,防止锈蚀,跑砂收集箱1、移动内网2、支撑钢架6均采用不锈钢材料,第一滤网22和第二滤网11均为不锈钢滤网。
33.参照图6可以看出,以v型滤池8为例,在滤池反冲洗前,首先将上述接砂器利用支撑钢架6底部的滚轮7推动到需要测试的v型滤池8中部。利用诸如电动葫芦等工具将接砂器吊运到v型滤池8的排水槽81中,借助跑砂收集箱1上端两侧的支撑板3支撑到排水槽81上端。这样,反冲洗时,两侧池体8a对应接砂器位置的反冲洗水流分别流入跑砂收集箱1的两个接砂仓1c内,经跑砂收集箱1过滤,跑砂被拦截下来,在需要测试的阶段结束后,将接砂器吊装出来,取出底部的移动内网2,将左右两侧移动内网上的跑砂分别收集起来,称重并分析化验所收集到的跑砂,可以为精细化反冲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34.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