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用真空吸引的排气消毒灭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7838发布日期:2022-09-20 23:5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用真空吸引的排气消毒灭菌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医用真空吸引的排气消毒灭菌系统。


背景技术:

2.医用真空吸引的排气消毒灭菌系统的不足点在于:临床用气点抽取的气体都含有患者体内浓度很高的细菌、微生物或病毒,从而导致中心吸引设备内部富积了大量的细菌、微生物或病毒,而此气体未经灭菌处理直接排放大气中,具有较大的感染风险,行业内在中心吸引站房内均没有将此气体进行消毒灭菌排放,特别针对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风险极高,极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
3.如专利公开号cn111265947a中的装置已解决上述问题,但公开专利中对过滤布进行更换时,整体设备处于停机的状态,导致排气消毒灭菌系统无法处于开机的状态进行过滤布的更换,不仅降低了排气消毒灭菌系统对院内废气的排放效率以及排放进度,还导致院内的废气处于不断的积压状态,影响了排气消毒灭菌系统后续对大量积压的废气进行消毒灭菌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用真空吸引的排气消毒灭菌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用真空吸引的排气消毒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灭菌箱1、过滤机构、暂存罐9、切换组件,所述灭菌箱1的左侧设有进气管2,右侧设有排气管3;过滤机构安装于灭菌箱1上方,过滤机构包括壳体5、两个过滤组件4以及驱动过滤组件4运动的驱动组件6;
6.所述暂存罐与进气管2连通,切换组件设置在进气管2内;
7.其中,驱动组件6驱动两个过滤组件4交替进入灭菌箱1内实现过滤;切换组件通过切换实现气流进入灭菌箱1或进入暂存罐9。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的作用,可将已使用的过滤组件移至壳体内,将未使用的过滤组件移至灭菌箱内,以此使得该装置无需处于停机的状态,即可对过滤布进行更换,不仅提高了排气消毒灭菌系统对院内废气的排放效率以及排放进度,还确保了排气消毒灭菌系统后续对废气进行消毒灭菌的处理效果。
10.2.本实用新型可在过滤组件在切换过程中,将未被过滤的废气进行单独暂存收集处理,防止未过滤的废气直接被灭菌箱进行处理,确保了所有废气必须先经过过滤才可被灭菌箱进行后续处理的稳定性,提高了该装置对整体废气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用于医用真空吸引的排气消毒灭菌系统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13.图2为用于医用真空吸引的排气消毒灭菌系统的立体图;
14.图3为用于医用真空吸引的排气消毒灭菌系统的主视剖视图;
15.图4为用于医用真空吸引的排气消毒灭菌系统的俯视图;
16.图5为灭菌箱以及进气管的内部剖视图;
17.图6为过滤组件的内部剖视图。
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9.1-灭菌箱,2-进气管,21-支管、3-排气管,4-过滤组件,5-壳体,6-驱动组件,7-切换组件,8-密封板,9-暂存罐,10-连接管,401-滑动框架,402-框架,403-过滤布,404-螺孔,405螺销,601-电机,602-主动皮带轮,603从动皮带轮,604-皮带,701-滑块,702-安装管,703-让位孔,705-电磁铁,704
‑ꢀ
第一弹簧,11-启动开关,12-警示灯,13-限位开关,14-支撑板,1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医用真空吸引的排气消毒灭菌系统,它包括灭菌箱1、过滤机构、暂存罐9、切换组件,所述灭菌箱1的左侧设有进气管2,右侧设有排气管3;过滤机构安装于灭菌箱1上方,过滤机构包括壳体 5、两个过滤组件4以及驱动过滤组件4运动的驱动组件6;
22.所述暂存罐与进气管2连通,切换组件设置在进气管2内;
23.其中,驱动组件6驱动两个过滤组件4交替进入灭菌箱1内实现过滤;切换组件通过切换实现气流进入灭菌箱1或进入暂存罐9。
24.这里灭菌箱1侧壁可以设置一个可以开启的密封板8,方便过滤组件4的替换。
2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开启驱动组件6以及切换组件7,驱动组件6控制过滤组件4进行交替位移处理,以此将已使用的过滤组件4移至壳体5 内,同步,未使用的过滤组件4移至灭菌箱1内,同时,切换组件7将进气管2 与灭菌箱1的连接断开,进气管2与暂存罐9连通,废气暂时排入暂存罐9内实现缓冲,当过滤组件4交替位移完成后,切换组件7复位,即进气管2内部与灭菌箱1内部连通,进而使得废气先被过滤组件4处理后,再排气管排出。工作人员再打开密封板8,对壳体5内已使用的过滤组件4进行更换,同时,灭菌箱1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6.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的过滤组件4包括滑动框架401,所述的滑动框架
401内部设置有框架402,框架402内部密封固接有过滤布403,所述的框架402外侧上下两端螺纹贯穿有可与滑动框架401内部外侧上下两端一体设置的螺孔404相匹配的螺销405;
27.所述灭菌箱1和壳体5内壁设有与滑动框架401配合的导向槽。
28.这里的滑动框架和过滤布之间采用了分离式设计,方便后期更换过滤布。
29.所述的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601、主动皮带轮602、从动皮带轮603以及皮带604;电机601固设于壳体5外部后端,主动皮带轮602设置于壳体5内,的电机601与主动皮带轮602连接,从动皮带轮603位于主动皮带轮602下方;所述的主动皮带轮602与从动皮带轮603之间通过皮带604进行连接,所述的皮带604左右两侧的对角线区域分别与两个滑动框架401固定连接。
30.这里通过驱动组件6的正反转,实现两个滑动框架401的切换。
31.所述进气管2内设有一个左右向互通的支管21;暂存罐9设有与支管21连通的连接管10;
32.所述切换组件7包括滑块701、安装管702、电磁铁705以及第一弹簧704;
33.所述的滑块701设置于进气管2内并可在进气管2左右滑动;安装管702 设置于滑块701上且延伸入支管21内;安装管702的左端开孔且右端封堵,且安装管702的右部侧壁上设有让位孔703;使得滑块701滑动时,让位孔703交替与暂存罐9或灭菌箱1连通;
34.电磁铁705以及第一弹簧704均固设于滑块701的右方。
35.通过滑块移动,带动进气管2左右移动,当滑块向右移动到极致时,安装管的让位孔703与暂存罐9联通,气体进入暂存罐9;当滑块向左移动到极致时,让位孔703与灭菌箱1联通。
36.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暂存罐9的储气效果,可以考虑暂存罐9采用具有一定韧性的材料制作,例如橡胶、硅胶等。
37.所述的壳体5顶部固设有两对启动开关11以及警示灯12,两对启动开关 11以及警示灯12与两个滑动框架401相互一一对应;所述两对启动开关11与电磁铁705以及电机601电连接。
38.所述的灭菌箱1内部底端设有限位开关13,所述的限位开关13上方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灭菌箱1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5;所述限位开关13与电磁铁705以及电机601电连接。
39.该设计即判定了过滤组件4是否下落到位,在第二弹簧15的作用下,也保证了支撑板14与过滤组件4下边沿的可靠接触,避免漏气。
40.上述结构的配合原理如下:
41.首先工作人员打开左侧或右侧的启动开关11,被打开的启动开关11相对应的警示灯12亮起红色光源,以此提示工作人员当前哪个滑动框架401处于被运用的状态。同时,电机601以及电磁铁705被开启,电机601反转或正转,即电机601驱动主动皮带轮602带动皮带604连同从动皮带轮603旋转,进而将灭菌箱1内已使用的滑动框架401连同过滤布403移至壳体5内,相应的,壳体5内未使用的滑动框架401连同过滤布403移至灭菌箱1内。同时,电磁铁 705吸附滑块701,使得滑块701带动安装管702处的让位孔703移至连接管10 内,且第一弹簧704变形,以此将进气管2与灭菌箱1内部断开,进气管2与暂存罐9连通,即排入进气管2内的废气由安装管702内部经过让位孔703通过连接管10排入暂存罐9内。
42.之后,直至滑动框架401对限位开关13实行挤压力时,电机601以及电磁铁705同时关闭。同步,通过第二弹簧15的回弹力,使得支撑板14连同限位开关13与滑动框架401实行软挤压力,提高密封效果。由第一弹簧704的回弹力,使得滑块701带动安装管702复位,即让位孔703从连接管10移出,通过连接管10通过支管21与灭菌箱1连通,废气由安装管702经过让位孔703由进气管2右端排入灭菌箱1内,且暂存箱9之前所收集的废气再由连接管10排入灭菌箱1内,进而使得过滤布403对废气先进行过滤后,再由灭菌箱1对过滤后的废气进行后续处理。
43.工作人员未亮起红色光源的警示灯12相近的密封板8,再将螺销405脱离螺孔404,再将已使用的过滤布403以及框架402与滑动框架401分离后从壳体 5内取出,再更换新的过滤布403即可。
44.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