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化氢降膜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5269发布日期:2022-11-02 20:0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氯化氢降膜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化氢降膜吸收塔。


背景技术:

2.吸收塔是实现吸收操作的设备,按气液相接触形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气体以气泡形态分散在液相中的板式塔、鼓泡吸收塔、搅拌鼓泡吸收塔;第二类是液体以液滴状分散在气相中的喷射器、文氏管、喷雾塔;第三类为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填料吸收塔和降膜吸收塔,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可以逆流也可并流,通常采用逆流操作,吸收剂从塔顶加入自上而下流动,与从下向上流动的气体接触,吸收了吸收质的液体从塔底排出,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而现今盐酸的生产大多采用降膜吸收塔设备,虽然降膜吸收塔的价格较低,吸收效果也较好,但是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待吸收气体几乎毫无阻碍地穿过塔体,因此,市面上最常用的为三级降膜吸收塔,即三个塔体串联使用,以提高尾气吸收效率,减少溢出,提高副产物量,然而这样不仅设备购置资金加倍、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加大,且占地面积增大,不利于节约成本。因此,亟需一种更高效、经济的降膜吸收塔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氯化氢降膜吸收塔。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氯化氢降膜吸收塔,包括降膜吸收塔塔体,所述塔体外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出气口、第一喷淋层进水口、总进水口、第二喷淋进水口、进气口、出水口、出料口,所述塔体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除雾器、第一雾状喷头、布液器、支撑板、降膜吸收管、第二雾状喷头、填料层,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氯化氢检测仪,所述总进水口处连接有管道,管道连接布液器,管道上设置总阀门,所述第一喷淋层进水口、第二喷淋层进水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位于塔体里面分别连接有第一雾状喷头、第二雾状喷头,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位于塔体外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降膜吸收管为列管式石墨换热管。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上面等距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降膜吸收管固定在固定孔上,降膜吸收管顶端连接到布液器,所述支撑板四周与塔体内壁贴合紧固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填料层包括滤网框和填充物料,所述填充物料填充在滤网框中,填充物料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沙层、木屑层、海绵层。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氯化氢烟气从进气口进入塔体里面,一部分穿过穿过填料层而被溶解吸收,一部分被第一、第二喷淋层喷淋吸收,一部分通过降膜吸收管内壁水膜而被吸收掉,通过这几步,增加了氯化氢烟气的吸收面积,提高了氯化氢的吸收效率,此
外除雾器的设立又能防止了氯化氢气雾进入到下到工序,如此反复,多次循环溶解吸收氯化氢烟气,单台降膜吸收塔就可以实现氯化氢烟气合格排放,不需要多台吸收塔同时使用,减少了投入成本,简化了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既高效又环保。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降膜吸收塔主视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俯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填料层结构图;
13.图中符号说明:
14.1:塔体,2:氯化氢检测仪,3:出气口,4:总进水口,5:第二喷淋层进水口,6:进气口,7:出水口,8:出料口,9:除雾器,10:布液器,11:支撑板,111:固定孔,12:降膜吸收管,13:第一雾状喷头,14:第一阀门,15:第一喷淋层进水口,16:填料层,161:木屑层,162:沙层,163:海绵层,17第二雾状喷头,18:第二阀门,19:总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1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6.在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底部”“右侧”“左侧”“上方”“下方”“背面”“前面”“中部”“外部”“内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17.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塔体1外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出气口3、第一喷淋层进水口15、总进水口4、第二喷淋进水口5、进气口6、出水口7、出料口8,所述塔体1内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除雾器9、第一雾状喷头13、布液器10、支撑板11、降膜吸收管12、第二雾状喷头17、填料层16,所述出气口3处设置有氯化氢检测仪2,所述总进水口4处连接有管道,管道连接布液器10,管道上设置总阀门19,所述第一喷淋层进水口15、第二喷淋层进水口5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位于塔体1里面分别连接有第一雾状喷头13、第二雾状喷头17,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位于塔体1外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8。
18.具体流程为:总进水口4管道上的总阀门19打开,水进入到布液器10里面,布液器10里的水均匀通过降膜吸收管12内壁覆盖流下来,到达填料层16,填料层16里面的木屑、沙子、海绵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致使填料层16长期处于湿润的环境,此时氯化氢烟气从进气口6进入到塔体1底部,氯化氢烟气往上飘浮而穿过填料层16,因为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所以一部分氯化氢烟气会被湿润的填料层16溶解吸收,一部分氯化氢烟气漂浮在降膜吸收管12管道之间,此时打开第二喷淋层进水口5处第二喷淋管道上的阀门18,第二雾状喷头17喷洒出的水溶解掉漂浮的部分氯化氢气体,最后剩余的部分氯化氢烟气通过降膜吸收管12通道向上流动而溶于降膜吸收管12内壁上的水膜,在重力的作用下溶于氯化氢气体的水膜沿着降膜吸收管12管内壁流下来,滴落在填料层16上,最后到达塔底;此时仍有部分氯化氢烟气从降膜吸收管12和布液器10里穿过到达除雾器9下方,此时打开第一喷淋层进水口15处第一喷淋管道上的阀门14,第一雾状喷头13喷洒出的水对氯化氢气体进行二次喷淋,氯化
氢气体又再次被吸收一部分,剩余的部分氯化氢气体最后到达顶部的除雾器9,除雾器9的结构中等距设设置有叶片,两叶片之间称之为烟气通道,当剩余的那部分氯化氢烟气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弯曲通道部分时,氯化氢烟气会被迫快速、连续的改变自己的运行方向,氯化氢烟气中的雾滴会在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除雾器9的叶片上,叶片上的雾滴聚集量随着氯化氢烟气的通过不断增加,溶于氯化氢的雾滴汇集成雾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下落到布液器10内,从而将氯化氢烟气与喷淋水相遇后形成的雾气除去,防止酸雾进入后道工序,同时,通过氯化氢监控仪检测尾气中氯化氢的含量,如此反复循环溶解吸收,使得单台氯化氢降膜吸收塔大大提高氯化氢气体的吸收效率。
19.进一步地,所述降膜吸收管12为列管式石墨换热管,石墨换热管具有耐高温、耐热冲击,表面不易结垢,无污染,机械加工性能好,重量轻的优点。
2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11上面等距设置有固定孔111,所述降膜吸收管12穿过固定孔111,降膜吸收管12顶端连接到布液器10,所述支撑板11四周与塔体1内壁贴合紧固连接,氯化氢烟气能够自由穿过降膜吸收管12与布液器10。
21.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16包括滤网框和填充物料,所述填充物料填充在滤网框中,填充物料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沙层161、木屑层162、海绵层163,沙子采用细沙,沙子持水性较持久,木屑粒径比沙子较大,木屑和海绵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这就能使填料层长期处于湿润的状态,并且不容易泄露,增加了填料层16的使用寿命,对氯化氢烟气初步过滤吸收具有良好效果。
22.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