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2459发布日期:2022-11-05 03:10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给水过滤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自来水厂的水处理过程主要有絮凝、沉淀、过滤及消毒阶段,过滤作为降低水体浊度进而降低水体中非溶解性固体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得益于v型滤池较强的截污能力和出色的反冲洗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末v型滤池引入中国以来,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大中型自来水厂中占有相当高比例。包括v型滤池在内的所有滤池在反冲洗刚刚结束后,重新过滤的初始阶段滤后出水(俗称初滤水)水质都较差,浊度、有机物和致病微生物含量远远大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上限值,由于初滤水在总制水量中所占比例较小,在后续的清水池中混合调节后对整体水质影响不算太大,在早期很多滤池并没有设置初滤水排放设施。
3.然而,v型滤池中间上部设置反冲洗废水排放渠、下部配水配气廊道(兼滤后水汇集作用)的特殊构造,导致初滤水排放管道位于反冲洗废水排放口正下方,反冲洗废水排放口高、排放量大,瞬时大量废水的排放对下方初滤水管道及管道上阀门的冲击力较大,长此以往,初滤水排放管和管道上的阀门必定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通过管道将v型滤池反冲洗废水和初滤水的排放通道合并,有序的将两种废水引到废水排放总渠内底部,避免其相互干扰影响,对位于下方的初滤水排放管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包括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右侧的气水分配廊道、设置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上方的反冲洗废水排放槽、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与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槽的反冲洗废水排放管、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的初滤水排放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内的总排放管、用于支撑固定所述总排放管的支架,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与所述总排放管顶端连通,所述初滤水排放管与所述总排放管侧壁连通,所述总排放管底端延伸至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内底部。
6.作为优选的,所述总排放管包括上段与下段,所述初滤水排放管为水平设置,所述总排放管为竖直设置,所述初滤水排放管、所述上段、所述下段通过三通阀连通。
7.作为优选的,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为水平设置,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与所述上段通过90
°
弯头连通。
8.作为优选的,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9.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为气动蝶阀。
10.作为优选的,所述初滤水排放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11.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阀门为气动蝶阀。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将反冲洗废水通过总排放管引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内底部,避免了反冲洗废水直接从高处排出冲击正下方的初滤水排放管和阀门。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反冲洗废水排放管上的气动蝶阀关闭严实,可避免传统附壁闸板关闭不严出现漏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的总排放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2、气水分配廊道;3、反冲洗废水排放槽;4、反冲洗废水排放管;5、初滤水排放管;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总排放管;9、支架;10、90
°
弯头;11、三通阀;801、上段;802、下段。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具体实施例如下:
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型滤池初滤水排放和反冲洗废水排放的组合装置,包括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右侧的气水分配廊道2、设置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2上方的反冲洗废水排放槽3、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与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槽3的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用于连通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与所述气水分配廊道2的初滤水排放管5。
22.现有技术中,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位于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槽3排放口正下方,当v型滤池开始反冲洗时,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槽3的废水通过池壁上的附壁闸板直接高位排放至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内,由于反冲洗废水排放口高、排放量大,瞬时大量废水的排放对下方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以及管道阀门的冲击力较大,长此以往,所述初滤水排放管
5以及管道阀门必定会被冲刷损坏。
23.为了保护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和阀门不受反冲洗废水冲刷,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内的总排放管8、用于支撑固定所述总排放管8的支架9,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与所述总排放管8顶端连通,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与所述总排放管8侧壁连通,所述总排放管8底端延伸至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内底部。这样设置,反冲洗废水和初滤水均可以顺着所述总排放管8流动至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内底部,有效避免快速流动的反冲洗废水冲刷损坏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和阀门。
24.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总排放管8包括上段801与下段802,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为水平设置,所述总排放管8为竖直设置,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所述上段801、所述下段802通过三通阀11连通。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为水平设置,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与所述上段801通过90
°
弯头10连通。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无水下零部件,使用灵活,检修操作方便,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的材料设备极少,仅需几根短管、一个90
°
弯头和一个三通即可实现对反冲洗废水和初滤水的导流作用。
25.其中,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6。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 上设有第二阀门7。
26.当v型滤池正常过滤时,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上的第一阀门6和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上的第二阀门7均关闭;
27.当v型滤池开始反冲洗时,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上的第一阀门6打开,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上的第二阀门7关闭,反冲洗废水排出进入所述总排放管8排至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底部;
28.当v型滤池反冲洗结束时,所述反冲洗废水排放管4上的第一阀门6关闭,打开所述初滤水排放管5上的第二阀门7,初滤水排出进入所述总排放管 8排至所述v型滤池废水排放总渠1底部。
29.最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废水管道阀门为气动附壁闸板,气动附壁闸板关闭不够严实,容易出现缝隙漏水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6和所述第二阀门7均为气动蝶阀。采用气动蝶阀替代气动附壁闸板可以避免附壁闸板关闭不严导致的漏水现象。
30.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