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热缸。
背景技术:2.冷热缸(又名老化缸),冷热缸具有节能、消声、耐腐、生产能力强、清洗方便等优点,广泛于乳品行业、食品、制药、化工、饮料等工业部门,作为加热、冷却、保温、杀菌处理或贮藏浆液的必须不锈钢罐,特别适用于牛奶的巴氏消毒与保温,是冰淇淋生产线中的必需设备。
3.目前,现有的冷热缸存在如下问题:进料出料较为不便,不便直接手动快速开闭进料装置上端的盖板,锁紧操作较为复杂,密封性能不足,成本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热缸,解决了进料出料较为不便,不便直接手动快速开闭进料装置上端的盖板,锁紧操作较为复杂,密封性能不足,成本高,增加了工作人员工作难度的技术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冷热缸,包括冷热缸本体、进料装置、出料口和支撑腿,所述进料装置固定设于所述冷热缸本体的顶部前端,所述进料装置的左侧顶部固定分布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间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杆,所述第一转轴杆的中间端固定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端固定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的底部固定设有压板,所述调节套筒的外侧固定分布有调节杆,所述进料装置的右侧顶部固定分布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间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杆,所述第二转轴杆的上端固定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左端固定分布有第三固定板,所述出料口固定设于所述冷热缸本体的底部中间,所述冷热缸本体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
8.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通过螺杆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拐角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腿为上大下小的结构。
9.优选的,所述冷热缸本体的顶部后端连接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为防爆结构,所述出料口的上端侧部连接有电磁阀。
10.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中间端固定设有透明观察装置,所述盖板的顶部左端固定设有提拉装置。
11.优选的,所述冷热缸本体的前部上端固定设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底部固定分布有加强筋。
12.(三)有益效果
13.(1)该冷热缸,进料出料较为方便,便于直接手动快速开闭进料装置上端的盖板,并且有效的直接手动定位转动操作锁紧盖板,密封性能高,成本低,实用性高,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值得推广。
14.(2)该冷热缸,便于直接调节稳定支撑安装于地面,适用范围广,监测压力较为方便,可直接观察到内部反应状态,通过在冷热缸本体前部上端固定的置物板,方便在进料时放置物料,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中,冷热缸本体1、进料装置2、驱动电机3、压力表4、置物板5、垫板6、出料口7、加强筋8、盖板9、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1、第三固定板12、第一转轴杆13、第二转轴杆14、支架15、固定套16、螺杆17、压板18、调节套筒19、调节杆20、提拉装置21、透明观察装置22、支撑腿23。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冷热缸,包括冷热缸本体1、进料装置2、出料口7和支撑腿23,所述进料装置2固定设于所述冷热缸本体1的顶部前端,所述进料装置2的左侧顶部固定分布有第一固定板10,所述第一固定板10的中间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杆13,所述第一转轴杆13的中间端固定设有固定套16,所述固定套16的外端固定设有螺杆17,所述螺杆17的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套筒19,所述调节套筒19的底部固定设有压板18,所述调节套筒19的外侧固定分布有调节杆20,所述进料装置2的右侧顶部固定分布有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二固定板11的中间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杆14,所述第二转轴杆14的上端固定设有支架15,所述支架15的上端固定设有盖板9,所述盖板9的左端固定分布有第三固定板12,所述出料口7固定设于所述冷热缸本体1的底部中间,所述冷热缸本体1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3。
22.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支撑腿23的底部通过螺杆连接有垫板6,所述垫板6的拐角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腿23为上大下小的结构,稳定支撑,便于安装定位。
23.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冷热缸本体1的顶部后端连接有压力表4,所述压力表4为防爆结构,安全可靠,实时监测内部压力,避免进出料压力过大造成危险的情况,所述出料口7的上端侧部连接有电磁阀,自动化出料,控制方便。
24.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盖板9的中间端固定设有透明观察装置22,所述盖板9的顶部左端固定设有提拉装置21,可直接透视观察内部反应状态,开闭操作方便。
25.具体改进地,所述冷热缸本体1的前部上端固定设有置物板5,所述置物板5的底部固定分布有加强筋8,便于暂时放置物料,等待投料,稳定可靠,结构强度高,设计合理。
26.工作原理:握持提拉装置21,提拉盖板9经过支架15和第二转轴杆14在第二固定板11内部转动打开,将物料临时放置于置物板5上端,再缓慢投料于进料装置2内部;投料结束后,关闭盖板9,将螺杆17在第一转轴杆13上转动调节位置,手持调节杆20转动调节套筒19使得压板18紧固压制第三固定板12上端,密封性能高;启动驱动电机3开始控制搅拌混合,压力表4实时安全监测压力,反应完毕泄压后,经过电磁阀控制出料口7直接出料。
27.本实用新型的冷热缸本体1、进料装置2、驱动电机3、压力表4、置物板5、垫板6、出料口7、加强筋8、盖板9、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1、第三固定板12、第一转轴杆13、第二转轴杆14、支架15、固定套16、螺杆17、压板18、调节套筒19、调节杆20、提拉装置21、透明观察装置22、支撑腿2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进料出料较为不便,不便直接手动快速开闭进料装置上端的盖板,锁紧操作较为复杂,密封性能不足,成本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进料出料较为方便,便于直接手动快速开闭进料装置上端的盖板,并且有效的直接手动定位转动操作锁紧盖板,密封性能高,便于直接调节稳定支撑安装于地面,适用范围广,监测压力较为方便,可直接观察到内部反应状态,方便在进料时放置物料,设计合理。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