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吸水喷雾的快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0960发布日期:2022-12-07 01:4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吸水喷雾的快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域航行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自动吸水喷雾的快艇。


背景技术:

2.摩托艇又称动力艇,其身型小巧,需要一定的驾驶技巧,因此,驾驶摩托艇能够给人快速、冲击、激烈、竞技的快感。然而,随着人们娱乐追求的提高,常规的摩托艇还需要加增加喷雾机构,来丰富摩托艇的使用功能。传统技术中的喷雾机构包括蓄水池、输水组件、以及喷雾组件,蓄水池中的水通过输水组件输送至喷雾组件,进而实现喷雾。但是,因为摩托艇本身体积较小,设置蓄水池占用空间和增加的重量又较多,需要对此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和不足,通过设置吸水部直接从水面吸水,解决现有快艇实现喷雾功能所需空间占用较大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吸水喷雾的快艇,包括船身,所述船身底部能够与航行水域水面接触的位置设有吸水部,所述船身内设有与吸水部连接、用于输送水的输水装置;所述快艇还包括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与输水装置连接的雾化发生单元、以及与雾化发生单元连接的喷雾部;所述喷雾部设于船身上能够受快艇行驶所引起的流体运动扰流的位置。
6.优选地,所述喷雾部设于船身尾部、或边侧部。
7.优选地,所述喷雾部以符合快艇行驶所引起的流体运动规律的方式倾斜设置。
8.优选地,所述喷雾部上靠近喷雾处还设有用于加强喷雾效果的灯光单元。
9.优选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安装底座、喷雾压件、以及喷雾罩体;所述雾化发生单元与安装底座连接,所述喷雾压件压住雾化发生单元与安装底座连接,所述喷雾罩体形成喷雾口,并罩住内部结构。
10.优选地,所述雾化发生单元设置成振动式构造或加热式构造。
11.优选地,所述振动式构造包括雾化片。
12.优选地,所述输水装置包括吸水结构、以及安装结构,所述吸水结构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船身内部。
13.优选地,所述吸水结构设置成吸水棉棒、或吸水海绵、或吸水管路的构造。
14.优选地,所述吸水部设置成格栅通孔构造。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吸水喷雾的快艇,包括船身,所述船身底部能够与航行水域水面接触的位置设有吸水部,所述船身内设有与吸水部连接、用于输送水的输水装置;所述快艇还包括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与输水装置连接的雾化发生单元、以及
与雾化发生单元连接的喷雾部,所述喷雾部设于船身上能够受快艇行驶所引起的流体运动扰流的位置。现有技术中船舶上设置的喷雾装置,通常用于除去舱室内部漂浮的灰尘,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6429533a高压喷雾抑尘设备的吸水装置及高压喷雾抑尘设备,其吸水装置可直接从航行水域吸取水,然后通过雾化装置雾化,通过雾化的水珠与空气中的灰尘等细小漂浮物的结合达到净化降尘的目的。然而,该专利中的水雾是用于除尘,并未发现将相同的技术方案转用至摩托快艇的技术启示。本实用新型吸水口可直接吸取航行水域的水,省去了传统雾化系统的蓄水结构,达到减少快艇空间体积的技术效果。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摩托艇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另一视角下摩托艇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摩托艇组装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0船身、20吸水部、30输水装置、31吸水结构、32安装结构、40雾化发生单元、50喷雾部、60灯光单元、70安装底座、80喷雾压件、90喷雾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及说明,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易于理解,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吸水喷雾的快艇,如图1-3所示,包括船身10,所述船身10底部能够与航行水域水面接触的位置设有吸水部20,所述船身10内设有与吸水部20连接、用于输送水的输水装置30;所述快艇还包括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与输水装置30连接的雾化发生单元40、以及与雾化发生单元40连接的喷雾部50;所述喷雾部50设于船身10上能够受快艇行驶所引起的流体运动扰流的位置,用于更好地喷雾。
25.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喷雾部50设于船身10尾部、或边侧部。
26.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喷雾部50以符合快艇行驶所引起的流体运动规律的方式倾斜设置。
27.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喷雾部50上靠近喷雾处还设有用于加强喷雾效果的灯光单元60。
28.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安装底座70、喷雾压件80、以及喷雾罩体90;所述雾化发生单元与安装底座70连接,所述喷雾压件80压住雾化发生单元与安装底座70连接,所述喷雾罩体90形成喷雾口,并罩住内部结构。
29.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发生单元40设置成振动式构造或加热式构造。
30.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式构造包括雾化片。
31.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水装置30包括吸水结构31、以及安装结构32,所述吸水结构31通过安装结构32安装于船身10内部。
32.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结构31设置成吸水棉棒、或吸水海绵、或吸水管路的
构造。
33.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部20设置成格栅通孔构造。
3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3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吸水喷雾的快艇,包括船身10;船身10底部设有吸水口(吸水部20的具体构造形式),内部设有吸水棉棒(吸水结构31的具体构造形式),船身10外部设有雾化片(一种雾化发生单元40的具体构造形式);吸水口直接接触航行水域的水,雾化片通过吸水棉棒接收水,雾化片振动使吸水棉棒吸取上来的水雾化分散,然后由喷雾口喷出至外部。本实用新型吸水口可直接吸取航行水域的水,省去了传统雾化系统的蓄水结构,减少快艇所需要的设计空间。
36.此外,吸水棉棒的作用是为了传递吸水口吸取的水至雾化片,其他的可以实现吸水功能的结构,例如,吸水海绵、吸水管路等都可以采用。
37.此外,雾化片的工作原理为通过高频振动使水分分散,进而产生雾化效果,为了实现相同的技术目的,还可以采用加热方式的雾化装置。不仅如此,凡是能够使水分雾化的装置,都是可以采用的。
38.此外,喷雾口主要是为了实现视觉冲击、独特视觉体验的技术目的,能够决定该技术目的的关键要素在于:喷雾口位置的设置。喷雾口可以设置在船身10的尾部,也可以设置在船身10的两侧,甚至可以设置在船头的两侧。以上设置方式都可以实现喷雾口喷出的水雾,能够跟随快艇前行产生的流动空气运动,实现多位置喷雾。当然,这种位置的选择,以不影响驾驶和骑行为前提,例如,设于船头头顶,且朝上开口的的喷雾口就是不适合的;但是,也不排除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的快艇,无需人本身观察视野的情形下,就不需考虑是否影响骑行视野。总之,喷雾口设置于喷出的水雾能够跟随快艇前行产生的流动空气运动的位置。快艇前行产生的流动空气,为符合流体力学规律的流线型流体。
39.此外,吸水部20设置成格栅通孔(也可以理解为格栅口),用于防止漂浮物堵塞,起到过滤净化的作用。
40.具体地,吸水结构31包括吸水棉棒、限位管、限位管压件、以及防水圈;吸水棉棒套于限位管内部,限位管通过限位管压件固定安装,限位管压件起到加强安装强度的作用。
41.此外,与吸水棉棒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吸水体同样可以套于限位管内部,以上述方式进行安装。
42.此外,喷雾装置包括安装底座70、雾化发生单元、喷雾压件80、以及喷雾罩体90;雾化发生单元设于安装底座70,喷雾压件80压住雾化发生单元与安装底座70连接,用于加强安装结构32强度;喷雾罩体90形成喷雾口,并以壳体的结构形式罩住内部结构。
43.此外,雾化发生单元可以采用振动式发生单元,例如,喷雾片;也可以采用加热式发生单元,例如,由电加热丝构成的电热雾化芯。
44.此外,为了更加丰富快艇的功能,在喷雾装置处设置灯光单元60,在喷雾和灯光的配合下,具有更加美观的氛围效果。
4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
变化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