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可燃气体与氧气预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1281发布日期:2022-08-16 21: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非可燃气体与氧气预混的装置,包括预混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机构(1)的两侧共同设置有管路机构(2),所述预混机构(1)包括预混管(11)和挡圈(12),所述挡圈(1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121),所述预混管(11)包括预混管本体(111),所述预混管本体(111)的下侧设置有氧气导入管(112),所述预混管本体(111)的内侧开设有氧气槽(115),所述预混管本体(111)的内侧环形设置有若干个氧气出口(116),所述预混管本体(111)的内侧位于若干个氧气出口(116)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内设置有密封环(113),所述预混管本体(111)的内侧位于定位卡槽的一侧设置有内螺纹环(1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可燃气体与氧气预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12)和密封圈(121)固定连接,所述挡圈(12)的外径和预混管本体(111)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密封圈(121)的外径和预混管本体(111)的内径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可燃气体与氧气预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管本体(111)和氧气导入管(112)固定连接,所述预混管本体(111)和若干个氧气出口(116)固定连接,所述预混管本体(111)和内螺纹环(11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可燃气体与氧气预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导入管(112)和氧气槽(115)相互连通,所述氧气槽(115)和氧气出口(116)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可燃气体与氧气预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机构(2)包括非可燃气体进气管(21)和混合气体导出管(22),所述非可燃气体进气管(21)外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外螺纹圈(211),所述混合气体导出管(22)外侧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外螺纹圈(222),所述混合气体导出管(22)外侧的另一端设置有气体扩出口(2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可燃气体与氧气预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导出管(22)和气体扩出口(221)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可燃气体与氧气预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螺纹圈(222)和内螺纹环(114)相匹配,所述第一外螺纹圈(211)和内螺纹环(114)相匹配。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可燃气体与氧气预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可燃气体进气管(21)的外径和预混管本体(111)的内径相匹配,所述混合气体导出管(22)的外径和预混管本体(111)的内径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非可燃气体与氧气预混的装置,包括预混机构,所述预混机构的两侧共同设置有管路机构,所述预混机构包括预混管和挡圈,所述挡圈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预混管包括预混管本体,所述预混管本体的下侧设置有氧气导入管。本实用新型将氧气导入管和氧气进行连接,氧气进入氧气槽的内部,当氧气不断导入氧气槽内时,氧气通过若干个氧气出口溢出,当非可燃气体通过若干个氧气出口的中间位置时非可燃气体和氧气混合,从而达到预混的目的,避免氧气浓度过高的情况,同时可以使得非可燃气体和氧气充分混合,通过密封环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避免非可燃气体通过交接处渗漏。燃气体通过交接处渗漏。燃气体通过交接处渗漏。


技术研发人员:向卫 贾益 胡七一 郑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富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8/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