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混合静态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7275发布日期:2022-09-27 22:2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力混合静态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力混合静态反应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污水处理已经成为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常会配置污水处理液,按一定浓度将固体颗粒溶于水中,来制备污水处理液。
3.目前,公告号为cn10409650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固液混合装置,包括料仓、工作腔、分散盘、第一电动机、离心泵、搅拌釜、搅拌桨和第二电动机,分散盘设置于工作腔内;料仓的出料口上设有第一管路连通至工作腔的进料口,工作腔的出料口设有第二管路连通至离心泵的进料口;离心泵的进料口设有第三管路连通搅拌釜的出料口,离心泵的出料口设有第四管路连通至搅拌釜的进料口;搅拌桨设置于搅拌釜内。
4.现有的一种固液混合装置,虽然能很好的将固体颗粒溶于液体中,但是,其在使用过程需要使用电机进行搅拌,会产生噪音,同时需要消耗能源,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力混合静态反应器,其优点是能够加快在静态状态下固体溶于液体的速度。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力混合静态反应器,包括壳体;
7.所述壳体上方开设有固料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所述固料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处设置有控制单位时间内落下固料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的物体数量的控速装置,所述固料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下方设置有多根匀料管,将固料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落下的物料进行分散,多根所述匀料管的下方设置有混料斗,通过重力和水流的收紧将固料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落下的物料进行混合;所述混料斗下方设置有静置腔,将物料静置做进一步混合。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固料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分别用于固态颗粒物料和液体进入壳体内进行混合,控速装置控制单位时间内落下固料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的物体数量,多根匀料管将固料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落下的物料分别输送到混料斗不同位置进行混合,通过分散进行混合使单位液体内的固体物料更加均匀,加快溶解的速度,混料斗内液体因为重力下落并使多股水流逐渐合为一股,多股水流间碰撞加快固液混合,静置腔将混合有固体物料的液体进行静置,使其完成最终融合。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速装置为控速板,均匀开设有多个下料口;
10.所述控速板可进行更换,不同控速板的下料口尺寸不同。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要溶解的液体和固体的比例不同来更换不同的控速板,使其能适用于不同比例的溶液的混合。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个匀料管与多个下料口一一对应设置,匀料管
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的下方。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将每个下料口落下的物料进行分散,使其能分散进行混合。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料斗的上端的周围设置有混料台,所述多根匀料管远离下料口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混料台的上方。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混料台将固体物料和液体进行短暂的存放,增加固体物料与液体混合的时间,提高混合质量。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下方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可密封开合的挡板,用于在静置完成后使液体流出静置腔。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合静置完成后打开挡板,将溶液取出。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料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上方分别连通有固料存料箱和液体存料箱,分别存放溶解的固体和液体。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固液分别存放在固料存料箱和液体存料箱中,避免人工多次添加,使用方便。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部覆盖有防氧化和防腐蚀的镀层。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由于长时间使用混合溶液使壳体内部发生氧化和腐蚀。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能够加快静态状态下固体溶于液体的速度。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剖面图;
26.图3是本实施例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固料进料口;2、液体进料口;3、匀料管;4、混料台;5、混料斗;6、静置腔;7、出液口;8、固料存料箱;9、液体存料箱;10、控速装置;11、下料口;1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实施例:
30.参考图1和图2,一种水力混合静态反应器,包括壳体12,壳体12为圆柱形筒,上下两端面封闭;壳体12上方开设有固料进料口1和液体进料口2,固料进料口1和液体进料口2为圆形的开口,开设在壳体12的上端面。
31.固料进料口1和液体进料口2处设置有控制单位时间内落下固料进料口1和液体进料口2的物体数量的控速装置10,固料进料口1和液体进料口2下方设置有多根匀料管3,将固料进料口1和液体进料口2落下的物料进行分散,多根匀料管3的下方设置有混料斗5,通过重力和水流的收紧将固料进料口1和液体进料口2落下的物料进行混合;混料斗5下方设置有静置腔6,将物料静置做进一步混合。
32.参考图2和图3,控速装置10为控速板,控速板为圆形,放置在固料进料口1和液体进料口2上方,均匀开设有多个下料口11;
33.控速板可进行更换,不同控速板的下料口11尺寸不同。
34.参考图3,多个匀料管3与多个下料口11一一对应设置,匀料管3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1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匀料管3和下料口11各设置有六个,与固料进料口1和液体进料口2连接的匀料管3分别一一靠近设置,使固液能够良好的进行混合。
35.参考图3,混料斗5的上端的周围设置有混料台4,混料台4与圆形金属环,一体注塑固定在混料斗5大口处,多根匀料管3远离下料口11的一端设置在混料台4的上方。
36.参考图1和图2,壳体12的下方开设有出液口7,出液口7处设置有可密封开合的挡板,用于在静置完成后使液体流出静置腔6。
37.参考图1和图2,固料进料口1和液体进料口2上方分别连通固定有固料存料箱8和液体存料箱9,分别存放溶解的固体和液体。
38.壳体12内部覆盖有防氧化和防腐蚀的镀层,在本实施例中,镀层为不锈钢薄板,贴合固定在壳体12内部。
39.使用过程简述:将要进行混合的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分别放置在固料存料箱8和液体存料箱9中,固体和液体分别通过下料口11进入多根匀料管3,通过多根匀料管3到达运料台的各处,在运料台固液进行初步混合,随后液体携带的固体通过混料斗5,受重力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受混料斗5内壁影响多股液体碰撞混合,将固体进一步溶入液体中,随后到达静置腔6处静置完成最后混合,在混合完成后,通过出液口7排出静置腔6,排出壳体12,完成对固液的混合。
4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