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多种吸收工艺的碳捕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1721发布日期:2022-12-14 00: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多种吸收工艺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吸收单元(1)、第一贫富液换热单元(3)、分离组合单元、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10)、解吸单元(11)和贫液冷却单元(8);所述分离组合单元包括:并联的相分离单元和复合胺旁路;其中,所述吸收单元(1)用于将烟气(14)与吸收剂接触进行碳吸收,得到富碳吸收剂;所述第一贫富液换热单元(3)连通所述吸收单元(1)、所述解吸单元(11),用于利用所述解吸单元(11)流出的解吸气体(12)和贫液(15)加热所述富碳吸收剂,得到第一换热富碳吸收剂和第一换热贫液;所述分离组合单元连通所述贫液冷却单元(8)和所述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10),用于将所述第一换热富碳吸收剂经所述复合胺旁路送入所述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10)、或经所述相分离单元得到送入所述贫液冷却单元(8)的稀相和送入所述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10)的富碳物相;所述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10)连通所述贫液冷却单元(8)和所述解吸单元(11),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换热贫液与所述第一换热富碳吸收剂或富碳物相进行换热,得到送入所述解吸单元(11)的入塔物料和送入所述贫液冷却单元(8)的第二换热贫液;所述贫液冷却单元(8)连通所述吸收单元(1),用于将所述稀相或所述第二换热贫液冷却后,返回所述吸收单元(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分离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阀门(4)、第一分离塔(6)和浓相输送装置(7);所述复合胺旁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设置所述第一阀门(4)关闭且第二阀门(5)打开,所述系统使用复合胺吸收剂,所述第一换热富碳吸收剂经所述复合胺旁路与所述第一换热贫液在所述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10)中进行换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设置所述第一阀门(4)打开且第二阀门(5)关闭,所述系统使用双相吸收剂,所述第一换热富碳吸收剂在所述第一分离塔(6)中进行相分离,得到所述稀相和富碳物相,所述富碳物相经所述浓相输送装置(7)与所述第一换热贫液在所述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10)中进行换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贫富液换热单元(3)还设置有再生气出口,用于排出所述解吸气体(12)与所述富碳吸收剂换热而得的再生气(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单元(11)用于将所述入塔物料与解吸蒸汽接触,得到所述解吸气体(12)和贫液(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单元(11)选自填料塔,所述填料塔中的总塔板数为10-30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的进料位置位于第6块塔板、第7块塔板或第8块塔板中的任意一处,其中塔板数量的计量方式为从塔顶至塔底依次增加。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贫富液换热单元(3)、所述贫液冷却单元(8)或所述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10)中的换热装置选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至少为一个。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贫富液换热单元(3)、所述贫液冷却单元(8)或所述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10)中的换热器为两个以上时,所述换热器之间并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捕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吸收工艺的碳捕集系统。该系统包括:吸收单元、第一贫富液换热单元、分离组合单元、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解吸单元和贫液冷却单元;所述分离组合单元包括:并联的相分离单元和复合胺旁路,分离组合单元,用于将第一换热富碳吸收剂经复合胺旁路送入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或经相分离单元得到送入贫液冷却单元的稀相和送入第二贫富液换热单元的富碳物相。实现了在一套碳捕集装置上既能够兼容复合胺吸收工艺又能够兼容相变吸收工艺。合胺吸收工艺又能够兼容相变吸收工艺。合胺吸收工艺又能够兼容相变吸收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勇 徐冬 杨阳 李巍 崔青汝 常超 余学海 杨宏强 龚海艇 赵瑞 王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30
技术公布日:2022/12/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