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以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7718发布日期:2022-10-29 00:4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以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以及具有该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的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微米气泡水具有比表面积大、气液传质效率高、存在时间长、表面电位高等特点,使得微米气泡水具有较普通生活水更佳的清洗效果。
3.现有净水设备设置有气泡发生系统,自来水经过净水设备过滤后形成生活用水用于果蔬、餐具、衣物等方面的清洗。自来水在净水设备内流动过程中经过气泡发生系统产生微米气泡水用于果蔬、餐具、衣物等方面的清洗,现有气泡发生系统采用溶气释气的方法产生微米气泡水,气泡发生系统适用水压范围比较窄,通常仅能满足0.15mpa-0.4mpa的用户水压,水压过低会导致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和喷气,水压过高会导致净水设备出水微泡浓度低或者没有微泡的情况发生,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该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能够保证净水设备持续产生微纳米气泡水,也能够保证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净水设备。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所述净水设备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和进气口,气泡发生系统包括:
7.增压泵、混气罐和起泡器,所述增压泵、所述混气罐和所述起泡器依次串联连通,所述增压泵适于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起泡器适于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8.进气阀,所述进气阀与所述增压泵连接且适于连通所述增压泵和所述进气口;
9.第一液位检测件和第二液位检测件,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液位检测件设于所述混气罐且在所述混气罐的高度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液位检测件均用于检测混气罐内液位高度,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件或所述第二液位检测件的检测信号使所述进气阀开启或关闭。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能够保证净水设备持续产生微纳米气泡水,也能够保证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可以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和喷气的情况,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并且,气泡发生系统不受用户水压影响。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混气罐包括:气罐本体,所述气罐本体限定出混气空间,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液位检测件均设于所述混气空间内。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罐本体设有气罐进口和气罐出口,在所述气罐本体周向方向上,所述气罐进口和所述气罐出口相对。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混气空间内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气罐进口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混气罐的顶端延伸;
14.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气罐出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的设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件、所述第二液位检测件。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混气空间的体积为v,满足关系式:500cm3≤v。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还包括:射流器,所述射流器与所述增压泵连通且用于连通所述增压泵和所述进液口,所述进气阀通过所述射流器与所述增压泵连通。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射流器包括:喉管段、进液管段、进气管段和出液管段,所述喉管段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段和所述出液管段连通,所述进液管段适于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管段与所述增压泵连通,所述进气管段设于所述喉管段的侧壁且与所述喉管段连通,所述进气管段还与所述进气阀连通。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喉管段构造为直管,所述喉管段直径为d1,满足关系式:1.8mm≤d1≤2.0mm。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进气管段靠近所述喉管段的端部具有与所述喉管段连通的吸气口,所述吸气口的直径为d2,满足关系式:1mm≤d2≤1.5mm。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出液管段包括扩张段和主体段,所述扩张段连接在所述喉管段和所述主体段之间,所述主体段的直径为d3,满足关系式:4.5mm≤d3≤5mm。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从所述喉管段至所述主体段方向上,所述扩张段朝向所述出液管段径向外侧倾斜延伸。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扩张段与所述出液管段的中心轴线方向夹角为β,满足关系式:5
°
≤β≤7
°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喉管段的长度为l,满足关系式:4mm≤l≤6mm。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还包括: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与所述射流器连通且用于连通所述射流器和所述进液口。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减压阀具有减压阀进口和减压阀出口,所述减压阀进口压力值为p0,所述减压阀出口压力值为p,满足关系式:p=-kp0+c,其中,k、c为大于0的常数。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还包括:水龙头,所述水龙头具有所述出液口且限定出微泡水通道,所述微泡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混气罐,所述起泡器设于所述微泡水通道内且靠近所述出液口布置。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龙头还限定出饮用水通道,所述饮用水通道与所述微泡水通道并联。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出液口设有出液网。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还包括:气滤件,所述气滤件与所述进气阀连接且用于连通所述进气阀和所述进气口。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在所述进气阀和所述射流器之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减压阀连接且用于连通所述减压阀和所述进液口。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还包括:漏液保护器,所述漏液保护器连通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减压阀。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连接在所述增压泵和所述混气罐之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还包括:进水电磁阀,所述进水电磁阀连接在所述混气罐和所述起泡器之间。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设备,包括上述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
3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3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4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4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的混气罐的截面图;
4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的射流器的截面图;
43.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的起泡器的截面图;
44.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的水龙头的截面图。
45.附图标记:
46.气泡发生系统100;
47.增压泵10;
48.混气罐20;气罐本体21;混气空间22;气罐进口23;气罐出口24;进液管25;出液管26;第一液位检测件27;第二液位检测件28;连通管29;
49.起泡器30;起泡器本体31;起泡部32;起泡孔33;第一孔段34;第二孔段35;第三孔段36;
50.进气阀40;气滤件50;第一单向阀60;
51.射流器70;喉管段71;进液管段72;进气管段73;
52.出液管段74;扩张段741;主体段742;
53.吸气口75;
54.减压阀80;
55.水龙头90;出液口91;微泡水通道92;饮用水通道93;出液网94;饮用水出口95;
56.过滤装置200;漏液保护器201;第二单向阀202;进水电磁阀203。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8.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设备的气泡发生系统100,气泡发生系统100设置在净水设备上,例如:气泡发生系统100可以设置在净水设备内,净水设备可以为净水机,净水设备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净水功能的设备上,本技术以净水设备为净水机为例进行说明,净水设备具有进液口、出液口91和进气口。
59.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100包括:增压泵10、混气罐20、起泡器30、进气阀40、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增压泵10、混气罐20和起泡器30依次串联连通,也就是说,混气罐20连接在增压泵10和起泡器30之间,混气罐20与增压泵10、起泡器30均连通,进一步地,混气罐20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增压泵10连通,混气罐20也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起泡器30连通。增压泵10适于与净水设备的进液口连通,增压泵10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净水设备的进液口连通,起泡器30适于与净水设备的出液口91连通,起泡器30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净水设备的出液口91连通。自来水从净水设备的进液口流入气泡发生系统100后依次经过增压泵10、混气罐20、起泡器30,最后水从净水设备的出液口91流出净水设备。
60.进气阀40与增压泵10连接,且进气阀40适于连通增压泵10和净水设备的进气口,进气阀40可以与净水设备的控制器通信连接,进气阀40连接在净水设备的进气口和增压泵10之间,控制器控制进气阀40开启时,进气阀40连通增压泵10和净水设备的进气口,自来水流入增压泵10时,气体能通过进气阀40流入增压泵10,控制器控制进气阀40关闭时,进气阀40隔断增压泵10和净水设备的进气口,此时增压泵10和净水设备的进气口不连通,气体不能通过进气阀40流入增压泵10。自来水和气体同时流入增压泵10时可以汇合成一条流路流向混气罐20。
61.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均可以设置为液位传感器,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液位检测件27、第二液位检测件28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具有液位检测功能的零部件。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设置于混气罐20,且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在混气罐2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开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液位检测件27可以设置在第二液位检测件28上方,第一液位检测件27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液位检测件28下方,本技术以第一液位检测件27设置在第二液位检测件28下方为例进行说明。进一步地,混气罐20的高度为h,在混气罐20的高度方向上,第一液位检测件27可以设置在混气罐20的0.2h处,第二液位检测件28可以设置在混气罐20的0.8h处,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的设置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均用于检测混气罐20内液位高度,根据第一液位检测件27或第二液位检测件28的检测信号使进气阀40开启或关闭。进一步地,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可以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一液位检测件27或第二液位检测件28的检测信号控制进气阀40开启或关闭。
62.其中,气泡发生系统100的进水水压的高低会影响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的流量,气泡发生系统100内的水流量又会影响气泡发生系统100的吸气量。当在进水水压较低
时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会偏低,在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偏低时会导致气泡发生系统100的吸气量过多而出现微泡出水断断续续和喷气的问题。在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偏高时,会导致气泡发生系统100的吸气量过少,导致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偏低。
63.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对混气罐20内液位高低进行检测来反馈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的高低。具体地,当混气罐20内液位高度低于第一液位检测件27高度时,第一液位检测件27检测到混气罐20内液位高度低于第一液位检测件27,此时表明混气罐20内液体较少,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太低,会出现喷气现象,第一液位检测件27被触发,第一液位检测件27可以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液位检测件27的检测信号后控制进气阀40关闭,水继续从增压泵10流入混气罐20,混气罐20内液位升高,第二液位检测件28检测到混气罐20内水后,第二液位检测件28被触发,第二液位检测件28可以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液位检测件28的检测信号后控制进气阀40开启,将混气罐20内的气液比控制在适宜范围。由于混气罐20内的气液比适宜,能够保证净水设备持续产生微纳米气泡水,可以保证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保证良好的微泡效果,并且,也能够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的情况,还能够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喷气的情况,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通过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对混气罐20内液位高低进行检测来反馈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的高低,使气泡发生系统100不受水压影响,进水水压不会影响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进水水压不会引起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和喷气的情况。
64.本技术的气泡发生系统100,能够保证净水设备持续产生微纳米气泡水,也能够保证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可以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和喷气的情况,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并且,气泡发生系统100不受用户水压影响。
6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混气罐20可以包括:气罐本体21,气罐本体21限定出混气空间22,气体和水均通过增压泵10流入混气空间22内,气体和水在混气空间22内混合,使气体溶解于水中,其中,混气空间22能够为气体和水充分混合提供空间,气体和水流入混气空间22内后,可以增加气体和水接触混合的时间,使气体充分溶解在水中,混气罐20内的水流过起泡器30后从出液口91流出净水设备,可以使净水设备流出较高浓度的微纳米气泡水,进一步保证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
66.进一步地,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均设置于混气空间22内,进一步地,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均可以设置于混气空间22的内侧壁,在混气罐20的高度方向上,第一液位检测件27设置在第二液位检测件28下方。其中,通过将第一液位检测件27和第二液位检测件28均设置于混气空间22内,能够使第一液位检测件27精准检测出混气空间22内液面高度,也能够使第二液位检测件28精准检测出混气空间22内液面高度,可以使控制器精准控制进气阀40开启或关闭,能够更好地保证净水设备持续产生微纳米气泡水,可以更好地保证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并且,也能够进一步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的情况,还能够进一步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喷气的情况,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6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气罐本体21设置有气罐进口23和气罐出口24,在气罐本体21周向方向上,气罐进口23和气罐出口24相对设置。其中,混气罐20和增压泵10之间的连通管29可以连通增压泵10和气罐进口23,从而使混气罐20和增压泵10连
通,进而实现气体和水流入混气罐20的混气空间22内技术效果。混气罐20和起泡器30之间的连通管29可以连通气罐出口24和起泡器30,从而使混气罐20和起泡器30连通,进而实现混气空间22内的液体流入起泡器30的技术效果。并且,如图4所示,气罐进口23和气罐出口24靠近气罐本体21下端设置,在混气罐20周向方向上,通过将气罐进口23和气罐出口24相对设置,能够使水和气体从气罐本体21一侧流入混气罐20内,混气罐20内液体从气罐本体21另一侧流出混气罐20,可以增加水和气体溶解时间,从而提高溶气效率,进而使水和气体在混气罐20内充分溶解。
6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混气空间22内可以设置有进液管25和出液管26,进液管25的一端与气罐进口23连通,进液管25的另一端朝向混气罐20的顶端延伸,进一步地,进液管25的下端与气罐进口23连通,进液管25的上端朝向混气罐20的顶端延伸,且进液管25的上端与混气罐20的顶端间隔开。出液管26的一端与气罐出口24连通,出液管26的另一端的设置高度低于第一液位检测件27的高度、第二液位检测件28的高度。进一步地,出液管26的下端与气罐出口24连通,出液管26的上端朝向混气罐20的顶端延伸设置,且出液管26的上端的设置高度低于第一液位检测件27的设置高度。
69.其中,出液管26的上端位于混气罐20内液面下方,气体和水通过气罐进口23流入进液管25后,气体和水沿着进液管25从进液管25的上端流入混气罐20的混气空间22内,混气空间22内的液体从出液管26流向起泡器30。由于气体和水沿着进液管25从进液管25的上端流入混气罐20,能够进一步增加气体和水接触溶解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溶气效率,进而保证水和气体在混气罐20内充分溶解。
7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混气空间22的体积为v,满足关系式:500cm3≤v,例如:混气空间22的体积可以设置为500cm3、550cm3、600cm3、650cm3等数值。通过将混气空间22的体积设置为大于等于500cm3,气体和水沿着进液管25流入混气罐20内后,能够保证气体和水有足够的混合时间,可以进一步增加气体和水接触溶解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溶气效率,进而保证水和气体在混气罐20内充分溶解。
7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气泡发生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射流器70,射流器70与增压泵10连通,且射流器70用于连通增压泵10和进液口,进气阀40通过射流器70与增压泵10连通。进一步地,射流器70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增压泵10连通,射流器70也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进液口连通,进气阀40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射流器70连通。其中,自来水从净水设备的进液口流入气泡发生系统100后依次经过射流器70增压泵10、混气罐20、起泡器30,同时气体从进气口流入射流器70与水汇合成一条流路流向增压泵10,最后具有微纳米气泡的水从净水设备的出液口91流出净水设备,
72.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射流器70可以包括:喉管段71、进液管段72、进气管段73和出液管段74,喉管段71两端分别与进液管段72和出液管段74连通,进液管段72适于与进液口连通,出液管段74与增压泵10连通,进气管段73设置于喉管段71的侧壁,且进气管段73与喉管段71连通,进气管段73还与进气阀40连通。当射流器70以图5中方向放置时,喉管段71的左端与进液管段72连通,喉管段71的右端与出液管段74连通,进气管段73靠近喉管段71的端部与喉管段71连通。其中,进液管段72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进液口连通,出液管段74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增压泵10连通,进气管段73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进气阀40连通。
73.具体地,要使气体(例如空气)进入气泡发生系统100,气泡发生系统100的管路内
必须能够产生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空气压入气泡发生系统100,气泡发生系统100中的射流器70和增压泵10一同完成负压的产生。射流器70是一种具有文丘里结构的三通快接,由伯努利原理可知,水流从进液管段72流过喉管段71时会产生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从进气口处吸入气泡发生系统100,吸入的气体经过进气阀40后通过进气管段73流入喉管段71,气体和水在喉管段71内汇合成一条流路通过出液管段74流入增压泵10。通过喉管段71、进液管段72、进气管段73和出液管段74配合,当水流从进液管段72流过喉管段71时,能够将气体吸入气泡发生系统100,以使气体和水输送至增压泵10。
7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气泡发生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减压阀80,减压阀80与射流器70连通,且减压阀80用于连通射流器70和进液口,进一步地,减压阀80连接在进液口和射流器70之间,减压阀80通过连通管29与进液口连通,减压阀80通过连通管29与射流器70的进液管段7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气泡发生系统100能够持续稳定地产生微纳米气泡水的关键是保证气泡发生系统100能够吸入足够的空气,气泡发生系统100吸气能力主要由增压泵10决定,当增压泵10的规格选定后,气泡发生系统100的吸气能力也就确定了,为保证微泡浓度需要保证气液比不低于预设数值,预设数值可以为2%,本技术以气液比不低于2%为例进行说明,气液比即气泡发生系统100吸气量与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的比值,最低气液比下对应着最大的系统内水流量q,为满足气液比不低于2%,需要对气泡发生系统100进行节流,使得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在任何水压下均不会超过q。从进液口流入的自来水通过减压阀80流入射流器70,自来水流过减压阀80时,减压阀80对自来水进行减压节流,将自来水的水压降低至气泡发生系统100允许的最大压力值,最大压力值对应着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上限值q。由此,通过减压阀80和射流器70配合工作,能够保证气泡发生系统100在任何水压下水流量均不会超过q,可以保证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气体和水比例适宜,从而可以保证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也可以进一步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和喷气的情况,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7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喉管段71构造为直管,喉管段71可以构造为圆柱形管,喉管段71的直径设置为d1,满足关系式:1.8mm≤d1≤2.0mm,例如:喉管段71的直径可以设置为1.8mm、1.9mm、2.0mm等数值。其中,喉管段71的直径为关键参数,根据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上限值q来确定射流器70的喉管段71的直径大小。通过将喉管段71直径设置为1.8mm≤d1≤2.0mm,能够使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气液比不低于2%,可以保证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也可以进一步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和喷气的情况,从而使喉管段71的直径尺寸适宜。
7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进气管段73靠近喉管段71的端部具有与喉管段71连通的吸气口75,吸气口75的直径为d2,满足关系式:1mm≤d2≤1.5mm,例如:喉管段71的直径可以设置为1.0mm、1.2mm、1.5mm等数值。进一步地,吸气口75可以设置为圆形孔,进气阀40打开后,通过将吸气口75的直径设置为1mm≤d2≤1.5mm,在保证气泡发生系统100进气量前提下,可以保证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气液比不低于2%,保证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也可以进一步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和喷气的情况,从而使吸气口75的直径尺寸适宜。
7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出液管段74可以包括扩张段741和主体段742,扩张段741连接在喉管段71和主体段742之间,扩张段741连通喉管段71和主体段
742,主体段742的直径设置为d3,满足关系式:4.5mm≤d3≤5mm,主体段742可以设置为圆柱形管,例如:主体段742的直径可以设置为4.5mm、4.8mm、5mm等数值,优选地,主体段742的直径设置为4.8mm。进一步地,扩张段741的一端与喉管段71连通,扩张段741的另一端与主体段742连通。其中,通过将主体段742的直径设置为4.5mm≤d3≤5mm,能够保证单位时间内流入增压泵10内气体量和水量,可以进一步保证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气液比不低于2%,进一步保证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也可以进一步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和喷气的情况,从而使主体段742的直径尺寸适宜。
78.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从喉管段71至主体段742方向上,即图5中从左至右方向上,扩张段741朝向出液管段74径向外侧倾斜延伸。进一步地,喉管段71可以设置为圆台形结构。其中,由于从喉管段71至主体段742方向上,扩张段741的纵截面积逐渐增加,气体和水从喉管段71流入扩张段741后,气体和水的流速降低,气体和水从主体段742流入增压泵10时,可以减小气体和水对增压泵10冲击,从而保证增压泵10工作性能,进而可以延长增压泵10使用寿命。
79.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扩张段741与出液管段74的中心轴线方向夹角为β,满足关系式:5
°
≤β≤7
°
,例如:扩张段741与出液管段74的中心轴线间夹角可以为5
°
、6
°
、7
°
等数值,优选地,扩张段741与出液管段74的中心轴线间夹角为6
°
,这样设置能够使扩张段741倾斜角度适宜,气体和水从喉管段71流入扩张段741后,能够将气体和水流速降低至适宜流速,气体和水从主体段742流入增压泵10时,可以有效减小气体和水对增压泵10冲击,从而进一步保证增压泵10工作性能,进而可以进一步延长增压泵10使用寿命。
80.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喉管段71的长度可以设置为l,满足关系式:4mm≤l≤6mm,例如:喉管段71的长度尺寸可以设置为4mm、5mm、6mm等数值,优选地,喉管段71的长度尺寸设置为5mm。如此设置能够保证自来水在喉管段71内流动时间,可以保证自来水在喉管段71内流动时气体的吸气量,可以保证气液比不低于预设数值,保证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气体和水比例适宜,从而保证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也可以进一步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和喷气的情况。
8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80具有减压阀进口和减压阀出口,减压阀进口压力值为p0,减压阀出口压力值为p,满足关系式:p=-p0+c,其中,k、c为大于0的常数。其中,气泡发生系统100能够持续稳定地产生微纳米气泡水的关键是保证气泡发生系统100能够吸入足够的空气,气泡发生系统100吸气能力主要由增压泵10决定,当增压泵10的规格选定后,气泡发生系统100的吸气能力也就确定了,为保证微泡浓度需要保证气液比不低于预设数值,预设数值可以为2%,本技术以气液比不低于2%为例进行说明,气液比即气泡发生系统100吸气量与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的比值,最低气液比下对应着最大的系统内水流量q,为满足气液比不低于2%,需要对气泡发生系统100进行节流,使得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在任何水压下均不会超过q。从进液口流入的自来水通过减压阀80流入射流器70,通过使p=-kp0+c,自来水流过减压阀80时,保证减压阀80对自来水进行减压节流,将自来水的水压降低至气泡发生系统100允许的最大压力值,保证高水压下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也不会超过气泡发生系统100内水流量上限值q。
82.需要说明的是,增压泵10具有增加效果,气体和水流入增压泵10后,增压泵10对气体和水做功增压。增压泵10是一种活塞式水泵,通过内部活塞的往复运动,完成对水和气体
的抽吸以及增压,实现负压的产生。为了提高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就需要将水气混合的压强增大,增压过程通过增压泵10完成,将水压增至0.35mpa-0.7mpa之间。为提升增压泵10的抽吸能力,活塞需配有膜片,增压泵10的安装方式也有要求,泵头竖直朝下放置是最佳的放置方式,要求增压泵10自吸力大于等于30kpa,增压泵10的进水压力可以为0.2mpa、增压泵10的出水压力为0.7mpa下流量大于等于2l/min。
8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起泡器30可以包括起泡器本体31和起泡部32,起泡器本体31可以构造为筒状结构,起泡器本体31的一端与混气罐20连通,起泡器本体31的另一端与出液口91连通。起泡部32设置在起泡器本体31内,起泡部32限定出起泡孔33,起泡孔33包括第一孔段34、第二孔段35和第三孔段36,第二孔段35连接在第一孔段34和第三孔段36之间,第二孔段35的一端与第一孔段34连通,第二孔段35的另一端与第三孔段36连通。进一步地,第二孔段35设置为直孔,第一孔段34和第三孔段36均设置为锥形孔,从第一孔段34靠近第二孔段35的端部至第一孔段34远离第二孔段35的端部方向上,第一孔段34的纵截面积逐渐增加,从第三孔段36靠近第二孔段35的端部至第三孔段36远离第二孔段35的端部方向上,第三孔段36的纵截面积逐渐增加。
84.其中,起泡部32可以设置为弹性件,例如起泡部32设置为橡胶件,第二孔段35的直径决定起泡器30前端稳压的高低,第二孔段35的直径可以设置为1.0mm-1.3mm,例如:第二孔段35的直径设置为1.1mm,通过将第二孔段35的直径设置为1.1mm,确保气水混合在较高压力下进行,起泡器30前端稳压需不低于0.3mpa。混气罐20内水流入起泡器30本内后,水通过起泡孔33流向出液口91,由于第一孔段34和第三孔段36的孔径均大于第二孔段35的孔径,水流过起泡孔33后,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经过减压释放出来就形成了气泡水,从而实现起泡器30起泡功能。
8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气泡发生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水龙头90,水龙头90具有出液口91,且水龙头90限定出微泡水通道92,微泡水通道92连通出液口91和混气罐20,进一步地,微泡水通道92的一端与出液口91连通,微泡水通道92的另一端通过连通管29与混气罐20连通。起泡器30设于微泡水通道92内,且起泡器30靠近出液口91布置。在该实施例中,出液口91设置在水龙头90上,起泡器30集成在水龙头90内,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经过减压释放出来就形成了气泡水,这一过程由水龙头90完成。其中,混气罐20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水龙头90的微泡水通道92连通,混气罐20内水流入微泡水通道92后沿着微泡水通道92流向起泡器30,水通过起泡器30流向出液口91。通过将起泡器30集成在水龙头90内,水龙头90具有起泡功能,气泡发生系统100不需要单独设置起泡器30,由于起泡器30靠近出液口91布置,能够提高气泡的存在时间,增强用户体验,并且,也能够降低微纳米气泡在流出过程中管路对它的冲击破坏并减小在管路中的流动时间。
86.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水龙头90还可以限定出饮用水通道93,饮用水通道93与微泡水通道92并联布置。其中,净水设备可以设置有净水水路,净水水路对自来水具有净化功能,净化后的自来水供用户饮用。具体地,饮用水通道93的一端可以与净水水路连通,饮用水通道93的另一端构造为饮用水出口95,自来水被净水水路净化后流入饮用水通道93内,净化后的自来水沿着饮用水通道93流向饮用水出口95,最终饮用水从饮用水出口95流出。通过水龙头90限定出饮用水通道93,能够使同一个水龙头90集成饮用水通道93和微泡水通道92,可以提升水龙头90功能性。
8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出液口91处可以设置有出液网94,出液网94可以设置为不锈钢钢网,不锈钢钢网设置孔的数量可以为80个-120个,孔的直径可以设置为1.1mm-1.3mm,例如:孔的直径设置为1.2mm。如此设置能够将水龙头90前端压力稳定在0.35-0.55mpa,可以保证水龙头90流出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
8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气泡发生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气滤件50,气滤件50与进气阀40连接,且气滤件50用于连通进气阀40和进气口。其中,气滤件50可以通过连通管29连通进气口,气滤件50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进气阀40连通,气滤件50可以设置为气滤芯,气滤件5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对气体有过滤作用的气滤件50。气体流过气滤件50时,气滤件50能够对吸入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杂质堵塞气路部件,也可以提升微纳米气泡水的清洁度。
8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气泡发生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单向阀60,第一单向阀60连接在进气阀40和射流器70之间,第一单向阀60适于连通进气阀40和射流器70,具体地,第一单向阀60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进气阀40连通,第一单向阀60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射流器70的进气管段73连通。其中,第一单向阀60允许气体从进气阀40流向射流器70,第一单向阀60能够避免水从射流器70流向进气阀40,可以防止水从净水设备的进气口流出净水设备,防止发生漏水事故。
9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气泡发生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过滤装置200,过滤装置200可以设置为过滤器,过滤装置200与减压阀80连接,且过滤装置200用于连通减压阀80和进液口。进一步地,过滤装置200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减压阀80连通,过滤装置200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进液口连通。自来水从进液口流入后,自来水通过滤装置200流入减压阀80,自来水流过过滤装置200时,过滤装置200能够将自来水中泥沙、铁锈、余氯等杂质过滤掉,可以使自来水更加洁净。
9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气泡发生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单向阀202,第二单向阀202连接在增压泵10和混气罐20之间,第二单向阀202连通增压泵10和混气罐20。进一步地,第二单向阀202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增压泵10连通,第二单向阀202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混气罐20连通。其中,液体从增压泵10流出后通过第二单向阀202流入混气罐20,混气罐20内的液体不能通过第二单向阀202流向增压泵10,通过将第二单向阀202连接在增压泵10和混气罐20之间,能够稳定混气罐20前端压力,可以保证气泡发生系统100工作性能。
9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气泡发生系统100还可以包括:进水电磁阀203,进水电磁阀203连接在混气罐20和起泡器30之间,进水电磁阀203连通混气罐20和起泡器30,进一步地,进水电磁阀203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混气罐20连通,进水电磁阀203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起泡器30连通,当起泡器30集成在水龙头90上时,进水电磁阀203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微泡水通道92连通。其中,进水电磁阀203可以与净水设备的控制器通信连接,进水电磁阀203用于与出口水龙头90联动控制气泡发生系统100的水路的启闭。具体地,水龙头90开启时,进水电磁阀203检测到出水信号,进水电磁阀203将出水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进水电磁阀203开启,实现气泡发生系统100出微纳米气泡水的效果,关闭水龙头90时,进水电磁阀203检测到关闭信号,进水电磁阀203将关闭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进水电磁阀203关闭,实现气泡发生系统100关闭效果。
9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气泡发生系统100还可以包括:漏液保护器201,漏液保护器201为漏水保护器,漏液保护器201连接在过滤装置200和减压阀80之间,漏液保护器201连通过滤装置200和减压阀80。进一步地,漏液保护器201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过滤装置200连通,漏液保护器201可以通过连通管29与减压阀80连通,漏液保护器201可以为电子式漏液保护器201,漏液保护器201也可以为机械式漏液保护器201,漏液保护器201为电子式漏液保护器201时,漏液保护器201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当净水设备内气泡发生系统100的管路或部件出现漏水时,漏液保护器201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进水电磁阀203关闭,能及时控制净水设备切断水源,避免净水设备漏水事故的发生,实现气泡发生系统100的水路系统漏水保护。
94.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100,气泡发生系统100包括:减压阀80、射流器70、增压泵10、混气罐20、起泡器30和进气阀40,减压阀80、射流器70、增压泵10、混气罐20、起泡器30和进气阀40组成一个完整的气泡发生系统100。
95.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具体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100,第二个具体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100是在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100基础上进行变换,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单独设置起泡器30,将起泡器30集成在水龙头90内。
96.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具体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100,与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100相比,第三个具体实施例的气泡发生系统100设置了气滤件50、第一单向阀60、过滤装置200、漏液保护器201、第二单向阀202和进水电磁阀203。
9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气泡发生系统100,气泡发生系统100安装于净水设备,能够保证净水设备持续产生微纳米气泡水,也能够保证微纳米气泡水的气泡浓度,可以避免净水设备出现出水断断续续和喷气的情况,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并且,气泡发生系统100不受用户水压影响,保证净水设备不受用户水压影响,提升净水设备工作性能。
9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