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面密度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3842发布日期:2022-10-29 02:1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布面密度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涂布面密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锂电市场上,在极片挤压涂布加工系统中,极片的纵向都是定量涂布,且没有专门的控制机构;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部分锂电技术对涂层厚度的变化有了一定要求,比如电池卷绕,外层设计削薄量。现有的涂布控制系统仅在供料系统处设置定量泵控制浆料流量使涂布流量恒定。但是由于定量泵与涂布模头之间具有较长的管路,控制的反应时间较长,通过定量泵控制纵向涂布厚度的精度达不到,且系统延迟较大。因此不能通过定量泵来实时调节涂布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面密度调节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涂布面密度调节系统,包括:
6.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上设有出料端和回流端;
7.涂布模头,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设有出液口,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进料口;
8.可调回流阀,所述可调回流阀靠近所述进料口设置,所述储液装置输出的浆料经所述可调回流阀后一部分由所述出液口涂出,另一部分回流至所述储液装置。
9.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回流阀的入口与所述出料端连通,所述可调回流阀的出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可调回流阀的回流口与所述回流端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涂布模头还包括与所述进料口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上模上或所述下模上,所述可调回流阀设于所述通孔处,所述可调回流阀的入口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可调回流阀的回流口与所述回流端连通。
11.进一步地,所述涂布面密度调节系统还包括:
12.机架,多个所述涂布模头并排地设于所述机架上,各个所述涂布模头的出液口的前后位置相同,各个所述进料口处均设有所述可调回流阀,各个所述进料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储液装置连通。
13.进一步地,所述涂布面密度调节系统还包括:
14.机架,多个所述涂布模头并排地设于所述机架上,各个所述涂布模头的出液口的前后位置相同,各个所述通孔处均设有所述可调回流阀,各个所述进料口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储液装置连通。
15.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的厚度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大。
16.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端设有体积定量泵。
17.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涂布模头的进料口附近设置可调回流阀,通过控制可调回流阀的开度,能够控制回流到储存装置的量,可调回流阀近涂布模头设置,能够大大缩短响应时间;通过控制可调回流阀的回流量能够实时控制涂层纵向厚度的分布;通过涂布量实时控制,能够实现涂布起涂收尾厚度的控制;通过涂布量实时控制,能够根据不同电池极片的卷绕工艺,涂布不同削薄的收尾方式;通过涂布量实时控制,可以消除涂布供料系统中的部分波动。
19.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涂布模头,每个涂布模头的进料口处或通孔处设有可调回流阀,能够在多幅涂布中实时控制各个涂层纵向厚度的分布。
20.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出液口的厚度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大,出液口的形状决定湿膜的极片横截面的形态,满足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系统原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系统原理图;
24.图3为纵向方向上涂层与箔材的结构示意图一;
25.图4为纵向方向上涂层与箔材的结构示意图二;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系统原理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系统原理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多幅涂布效果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出液口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极片横截面的断面图。
31.图中:1、储液装置;2、涂布模头;3、可调回流阀;4、体积定量泵;5、箔材;6、涂层;11、出料端;12、回流端;21、上模;22、下模;23、出液口;24、进料口;2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6.挤压涂布的工作原理是背辊转动带动箔材移动,背辊一侧设有涂布模头,涂布模头将浆料涂布到箔材上。其中,箔材随背辊转动而发生的水平移动的方向为涂层的纵向。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定量泵与涂布模头之间具有较长的管路,控制的反应时间较长,通过定量泵控制纵向涂布厚度的精度达不到,且系统延迟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涂布面密度调节系统,用于实时控制涂层纵向厚度的分布。
37.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涂布面密度调节系统,包括储液装置1、涂布模头2和可调回流阀3。其中,储液装置1用于储存涂布用浆料,浆料从储液装置1内泵至涂布模头2;涂布模头2用于将浆料涂到箔材5上,可调回流阀3用于控制回流到储液装置1的浆料量。具体地,储液装置1上设有出料端11和回流端12,出料端11用于输出浆料,回流端12用于回收浆料,出料端11设有体积定量泵4,储液装置1通过体积定量泵4向涂布模头2提供定量体积的浆料;涂布模头2包括上模21和下模22,上模21与下模22之间设有出液口23,出液口23为浆料的出液口,浆料从出液口23涂布至箔材5上,下模22上设有与出液口23连通的进料口24,浆料从该进料口24进入出液口23。可调回流阀3靠近进料口24设置,储液装置1输出的浆料经可调回流阀3后一部分由出液口23涂出,另一部分回流至储液装置1。
38.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涂布模头2的进料口24附近设置可调回流阀3,通过控制可调回流阀3的开度,能够控制回流到储存装置的量,可调回流阀3近涂布模头2设置,能够大大缩短响应时间;通过控制可调回流阀3的回流量能够实时控制涂层6纵向厚度的分布;通过涂布量实时控制,能够实现涂布起涂和收尾厚度的控制;通过涂布量实时控制,能够根据不同电池极片的卷绕工艺,涂布不同削薄的收尾方式;通过涂布量实时控制,可以消除涂布供料系统中的部分波动。
39.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调回流阀3的入口与储液装置1的出料端11连通,可调回流阀3的出口与下模22的进料口24连通,可调回流阀3的回流口与储液装置1的回流端12连通。
4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涂布模头还包括与进料口连通的通孔25,通孔可以设置在上模21上或下模22上。可调回流阀3设于通孔25处,可调回流阀3的入口通过通孔25与出液口23连通,可调回流阀3的回流口与储液装置1的回流端12连通。
41.可选地,可调回流阀3可以安装在进料口24或通孔25内;或者可调回流阀3通过管道与进料口24或通孔25连接。本技术对可调回流阀3的安装形式不做具体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调回流阀3通过管道安装到进料口24附近来降低控制响应时长。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模21上竖直开设通孔25,由于通孔25为竖直设置,便于可调回流阀3的安装,可调回流阀3安装在该通孔25处。
42.可选地,可调回流阀3包括阀壳、阀芯和驱动电机。在通孔25处安装可调回流阀3
时,在阀壳上设置固定孔,可调回流阀通过螺栓固定于通孔上。阀壳的内部设有阀芯,阀壳的外部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阀芯运动,控制阀芯的开度,从而控制回流的量。工控机控制驱动电机,涂布出不同形态的电池极片,如电池极片湿膜厚度由始端到末端逐渐变厚,或者由始端到末端逐渐变薄。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可选地,如图3所示,箔材5上方的涂层6在纵向方向上,左侧的涂层6厚度逐渐增大,增大到一定厚度后维持不变,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控制可调回流阀3的回流量逐渐减小到一定数值后维持不变,能够实现图3中规定的涂层6的涂布。可选地,如图4所示,涂层6纵向方向上,中部的涂层6厚度逐渐减小后又逐渐增大,增大到初始厚度后维持不变,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控制可调回流阀3的回流量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小,到一定数值后维持不变,能够实现图4中规定的涂层6的涂布。
43.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涂布面密度调节系统还包括机架,多个涂布模头2并排地设于机架上,安装时需要保证各个涂布模头2的出液口23的前后位置相同,使各个涂布模头的出液口23对应同一个箔材的不同涂布位置,从而实现一个箔材的多幅涂布。各个进料口24处均设有可调回流阀3,各个进料口24分别与对应的储液装置1连通。每个可调回流阀3的入口均与各自的储液装置1的出料端11连通,每个可调回流阀3的出口与各自的下模22的进料口24连通,每个可调回流阀3的回流口与各自的储液装置1的回流端12连通。各自的储液装置1输出的浆料经各自的可调回流阀3后一部分由各自的出液口23涂出,另一部分回流至各自的储液装置1,从而实时调节各个涂层6的纵向厚度。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涂布模头2也能够实现多幅涂布,各个涂布模头2并排的设于背辊的一侧,各个涂布模头2的出液口23之间具有间距,因此各个出液口23在同一个箔材5上涂布的涂层6之间也具有空白区,从而实现多幅涂布,并且各个进料口24处均设有可调回流阀3,通过各个可调回流阀3能够实时调节各个涂层6的纵向厚度。
44.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涂布面密度调节系统还包括机架,多个涂布模头2并排地设于机架上,安装时需要保证各个涂布模头2的出液口23的前后位置相同,使各个涂布模头的出液口对应同一个箔材的不同涂布位置,从而实现一个箔材的多幅涂布。各个通孔25处均设有可调回流阀3,各个进料口24分别与对应的储液装置1连通。每个的可调回流阀3的入口通过各自的涂布模头的通孔25与出液口23连通,每个可调回流阀3的回流口与各自的储液装置1的回流端12连通。各自的储液装置1输出的浆料经各自的可调回流阀3后一部分由各自的出液口23涂出,另一部分回流至各自的储液装置1,从而实时调节各个涂层6的纵向厚度。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涂布模头2也能够实现多幅涂布,各个涂布模头2并排的设于背辊的一侧,各个涂布模头2的出液口23之间具有间距,因此各个出液口23在同一个箔材5上涂布的涂层6之间也具有空白区,多幅涂布的效果图如图7所示,从而实现多幅涂布,并且各个上模21的通孔25处均设有可调回流阀3,通过各个可调回流阀3能够实时调节各个涂层6的纵向厚度。
45.可选地,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应用于涂布电池极片湿膜厚度由始端到末端逐渐变厚的工艺时,涂布模头2的出液口23的厚度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大。如图9所示,为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涂布模头2涂布的极片的横截面形状,出液口23的形状决定湿膜的极片横截面的形态。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