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9797发布日期:2022-10-25 23:5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2.建筑物加固主要是采用高性能结构胶将加固材料与建筑物紧密粘接,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结构胶通常分a、b两种组分,在使用前按比例在现场混合配置使得胶体固化达到相应的强度。由于胶液的稠度、粘性较高,胶液混合搅拌的均匀度、气泡含量、胶液从开始混合到涂抹使用的放置时间等直接影响胶体的粘结性能和施工质量,因此,胶液的配置是加固工程的关键工艺之一。
3.目前,施工现场采用人工量取混合的施工方法,存在诸多错误做法具体如下:
4.1、比例失衡:
5.a、b组分量取不准确,甚至不称量、凭经验、靠感觉,导致整体未固化、过度固化出现质量问题。
6.而且夏季固化时间短,导致胶体施工时间短,有的工人为减少混合次数故意降低固化剂使用量,导致a、b组分比例严重失衡,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有的一次性混合过多,胶体固化后直接丢弃导致材料严重浪费,大量胶体固化产热甚至出现冒烟、起火等安全事故。
7.2、搅拌工具随意用:
8.没有专用搅拌工具,钢筋、钻头、木棍等随拌随捡,污染胶体、浪费材料;用过之后直接丢弃在现场造成二次污染。
9.3、搅拌过程随意:
10.随意搅拌几圈,搅拌质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完全看心情,这导致:人工搅拌不充分、不均匀导致结构胶局部未固化、局部过度固化的质量问题;气泡过多,固化后强度不足的质量问题。
11.这样的施工方式,难以适应建筑结构加固发展的需要,急需设计开发满足结构胶混合的设备,以适应结构加固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杜绝了施工现场搅拌工具随用随丢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13.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包括:车体,车体上安装有第一胶仓、第二胶仓、控制箱、第一螺杆输送装置、第二螺杆输送装置和静态混合器;
14.控制箱内部安装有主板,主板上设有主控制器、第一伺服控制器和第二伺服控制器;
15.第一胶仓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输料管与第一螺杆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螺杆输送装置连接有驱动第一螺杆输送装置运转的第一伺服电机;
16.第二胶仓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料管与第二螺杆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螺杆
输送装置连接有驱动第二螺杆输送装置运转的第二伺服电机;
17.第一螺杆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螺杆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静态混合器的输入端连接;静态混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输胶管,输胶管的端部设有出胶嘴;
18.第一胶仓设有用于感应第一胶仓内部料位高度的第一胶液位传感器;
19.第二胶仓设有用于感应第二胶仓内部料位高度的第二胶液位传感器;
20.第一胶液位传感器和第二胶液位传感器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分别获取第一胶仓内部的料位高度以及获取第二胶仓内部的料位高度;
21.主控制器通过第一伺服控制器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控制第一伺服电机运行;
22.主控制器通过第二伺服控制器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控制第二伺服电机运行。
23.优选地,第一胶仓的上端以及第二胶仓的上端分别设有填料孔,填料孔上盖设有孔盖。
24.优选地,第一胶仓设有用于第一温度传感器;
25.第二胶仓设有用于第二温度传感器;
26.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分别获取第一胶仓内部的料位温度以及获取第二胶仓内部的料位温度。
27.优选地,车体上还安装有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
28.第一胶仓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第一胶仓通过第一安装座安装到第一安装支架上;
29.第二胶仓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座;第二胶仓通过第二安装座安装到第二安装支架上。
30.优选地,车体上还并排安装有两个支撑座,静态混合器固定到两个支撑座上。
31.优选地,车体底部设有车轮。
32.优选地,第一胶仓的输出端设置在第一胶仓的底部;
33.第二胶仓的输出端设置在第二胶仓的底部。
34.优选地,控制箱上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按键、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按键、参数设置按键、复位按键以及用于显示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运行状态的显示触摸屏。
35.优选地,控制箱上还设有声光报警器;
36.车体上还安装有用于给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上电气设备供电的锂电池。
37.优选地,出胶嘴采用鸭嘴式出胶嘴,或采用倒锥形出胶嘴,或采用滚刷式出胶嘴。
38.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提升施工质量、减少材料浪费。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将计量、混合、注胶三个不同施工工序进行集成,提升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动态精准控制量取两组胶液,并保证两组胶液的提供量。针对不同稠度胶体,找到静态混合器的结构形式,达到低阻力、高流速、充分混合的效果。
40.针对粘钢胶、灌钢胶、碳纤维布浸渍胶的不同使用工艺要求,设计出胶嘴的结构。在使用时,既能保证随用随有加快施工效率,又能保证不发生到处滴胶、浪费材料、污染环境等现象。从而达到从出胶到使用无缝衔接的效果。
41.通过锂电池给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上电气设备供电可以极大增加设备灵活性减
少辅助时间造成的人工浪费和反复接电造成的触电风险。
42.主控制器根据胶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量,动态控制两个伺服电机的运行,实现精准的转速及转速比控制,带动两个螺杆输送装置输送胶液,胶液可以是胶粘剂和固化剂。当某一组分缺少时,胶液位传感器自动反馈给主控制器,使设备停止工作从根本上杜绝了人为减少固化剂的情况发生。
43.通过静态混合器隔绝胶体与空气的接触可以实现胶粘剂与固化剂混合无气泡。
44.通过对静态混合器结构进行不同压力、流量下的有限元流体模拟,找到与不同稠度胶体相匹配的最佳结构形式从而达到低阻力、高流量、充分混合的效果。通过随用随混合可以实现混合后的胶体具有最好的流动性与浸润性节省材料并且降低施工难度、节省人工,同时杜绝了夏季大量混合发生火灾的情况。通过输送、混合、注胶一体化集成,可以减少用工量、降低工序流转造成的材料浪费、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6.图1为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结构示意图;
47.图2为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4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针对现有加固结构胶都是人工现场配胶,其取量、混合、使用三道工序且由于结构胶需要少量多次混合,这导致在不断重复三道工序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及人力成本的问题。
5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采用采用胶仓+泵送+静态混合器 +出胶嘴的结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三道工序的连续、无缝流转。有效解决了目前人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效率低下的问题,突破了现有加固结构胶使用的技术瓶颈。
51.具体来讲,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包括:车体1,车体1上安装有第一胶仓 2、第二胶仓3、控制箱、第一螺杆输送装置4、第二螺杆输送装置5和静态混合器6。
52.其中,车体1上还安装有第一安装支架7和第二安装支架8;第一胶仓2 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座9;通过第一安装座9和螺栓配合,将第一胶仓2安装到第一安装支架7上;第二胶仓3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座10;通过第二安装座10和螺栓配合,将第二胶仓3安装到第二安装支架 8上。
53.车体1上还并排安装有两个支撑座11,静态混合器6固定到两个支撑座 11上。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支撑座11固定到车体1上。为了方便车体1移动,车体1底部设有车轮12。
54.控制箱内部安装有主板,主板上设有主控制器13、第一伺服控制器14和第二伺服控制器15。
55.第一胶仓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输料管与第一螺杆输送装置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螺杆输送装置4连接有驱动第一螺杆输送装置4运转的第一伺服电机16。
56.第二胶仓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料管与第二螺杆输送装置5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螺杆输送装置5连接有驱动第二螺杆输送装置5运转的第二伺服电机17。
57.第一胶仓2的输出端设置在第一胶仓2的底部;第二胶仓3的输出端设置在第二胶仓3的底部。第一胶仓2的上端以及第二胶仓3的上端分别设有填料孔,填料孔上盖设有孔盖。
58.第一螺杆输送装置4的输出端和第二螺杆输送装置5的输出端分别与静态混合器6的输入端连接;静态混合器6的输出端连接有输胶管;输胶管的端部设有出胶嘴20,出胶嘴20可以实现出胶,供建筑物加固使用。
59.第一胶仓2设有用于感应第一胶仓2内部料位高度的第一胶液位传感器 18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胶仓3设有用于感应第二胶仓3内部料位高度的第二胶液位传感器19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60.第一胶液位传感器18和第二胶液位传感器19分别与主控制器13连接,分别获取第一胶仓2内部的料位高度以及获取第二胶仓3内部的料位高度;
61.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主控制器13连接,主控制器13 分别获取第一胶仓2内部的料位温度以及获取第二胶仓3内部的料位温度。
62.主控制器13通过第一伺服控制器14与第一伺服电机16连接,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6运行。
63.主控制器13通过第二伺服控制器15与第二伺服电机17连接,控制第二伺服电机17运行。
64.主控制器13可以根据建筑物加固工序需要,分别控制第一伺服电机16运行以及控制第二伺服电机17运行。将第一胶仓2内部的胶料和第二胶仓3内部的胶料分别输送到静态混合器6进行混合。达到混合时长以及混合状态之后,再进行使用。
65.胶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将胶仓内的胶液存量和胶液温度传输给主控制器13,让操作人员了解胶仓内部的胶液信息以及温度信息,防止使用过程中空载。
66.主控制器13通过伺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实现通过闭环控制对伺服电机的转速控制,也实现对伺服电机速比的精确控制。伺服电机驱动螺杆输送装置,将胶仓内部的胶液预设使用量,基于预设比例同时泵入静态混合器6,两种胶液通过静态混合器6内部结构不断分割、合并达到混合充分。混合好的胶液通过不同结构形式的出胶嘴,可分别应用于灌胶、粘钢、粘贴碳纤维布等施工工艺。
67.为了方便对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的控制,控制箱上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按键、第二伺服电机控制按键、参数设置按键、复位按键以及用于显示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运行状态的显示触摸屏。控制箱上还设有声光报警器;如果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运行出现故障,或主控制器13检测出设备运行数据异常,则可以通过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车体1上还安装有用于给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上电气设备供电的锂电池。
68.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如参数设置模块、故障判别模块、系统维护
模块、停机处理模块等功能模块;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设备的运作流程为:开机后进行自检,自检正常则获取参数设置,可以获取用户设置的配合比、转速,主控制器13根据设置的配合比和转速参数进行控制,判别是否异常。主控制器13根据配合比参数分别控制两个伺服控制器,进而控制伺服电机运行,如运行过程中胶液不足则进行报警,提示操作人员进行加料。
6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将计量、混合、注胶三个不同施工工序进行集成,通过锂电池供电的形式实现其便捷化移动,通过控制箱将设备功能集于一体。
70.可以理解的是,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针对不同稠度的胶体设计不同结构、长度、直径的静态混合器,使得泵入静态混合器的两种组分在密闭空间中实现完全混合无气泡,适应性好。
71.混合后的胶体通过管道输送至出胶嘴,根据工况使用不同的出胶口形式,采用鸭嘴式出胶嘴可以将混合好的粘钢胶均匀平铺于钢板上,采用倒锥形出胶嘴可以将混合好的灌钢胶直接灌注入钢板与基材缝隙,采用滚刷式出胶嘴可以将混合好的碳纤维布浸渍胶快速、均匀滚涂于基材与碳布表面,此时胶体具有最好的流动性与浸润性,实现了从原料至末端使用一体化集成。
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提升施工质量、减少材料浪费。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将计量、混合、注胶三个不同施工工序进行集成,提升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动态精准控制量取两组胶液,并保证两组胶液的提供量。针对不同稠度胶体,找到静态混合器的结构形式,达到低阻力、高流速、充分混合的效果。
73.针对粘钢胶、灌钢胶、碳纤维布浸渍胶的不同使用工艺要求,设计出胶嘴的结构。在使用时,既能保证随用随有加快施工效率,又能保证不发生到处滴胶、浪费材料、污染环境等现象。从而达到从出胶到使用无缝衔接的效果。
74.通过锂电池给加固结构胶混合设备上电气设备供电可以极大增加设备灵活性减少辅助时间造成的人工浪费和反复接电造成的触电风险。
75.主控制器13根据胶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量,动态控制两个伺服电机的运行,实现精准的转速及转速比控制,带动两个螺杆输送装置输送胶液,胶液可以是胶粘剂和固化剂。当某一组分缺少时,胶液位传感器自动反馈给主控制器13,使设备停止工作从根本上杜绝了人为减少固化剂的情况发生。
76.通过静态混合器6隔绝胶体与空气的接触可以实现胶粘剂与固化剂混合无气泡。
77.通过对静态混合器6结构进行不同压力、流量下的有限元流体模拟,找到与不同稠度胶体相匹配的最佳结构形式从而达到低阻力、高流量、充分混合的效果。通过随用随混合可以实现混合后的胶体具有最好的流动性与浸润性节省材料并且降低施工难度、节省人工,同时杜绝了夏季大量混合发生火灾的情况。通过输送、混合、注胶一体化集成,可以减少用工量、降低工序流转造成的材料浪费、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78.主控制器13、第一伺服控制器14和第二伺服控制器15均可以是软件和/ 或固件由处理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用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s),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或者其它等价物把集成电路或离散逻辑电路。因此,术语“处理器,”由于在用于本文时可以指任何前述结构或任何其它的
结构更适于实现的这里所描述的技术。另外,在一些方面,本公开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提供在软件模块和硬件模块。
79.当然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主控制器13、第一伺服控制器14、第二伺服控制器15、胶液位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均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电路形式以及常用的型号,具体型号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畴可以预料到相应的电路形式和具体型号,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
80.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8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