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刻胶生产用静态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3963发布日期:2022-11-18 23:0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刻胶生产用静态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刻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刻胶生产用静态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是指通过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x射线等的照射或辐射,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的耐蚀剂刻薄膜材料,在光刻胶生产时需要进行原料的混合工作,而现有的混料质量不理想,并且结构较为固定,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装局部更换工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刻胶生产用静态混料装置。
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 208340529 u公开了一种静态混合器的进料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管,混料管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高粘流体进出料组件、混料腔和出料通道;高粘流体进出料组件包括进料件和出料件,进料件和出料件均呈半球状,进料件的小端开口与出料件的小端开口相通;混料腔由垂直于混料管内壁的隔板隔出,混料腔外壁上设有与其连通的低粘流体进料通道,混料腔内设有呈漏斗状的混料件,混料件的小端开口与贯穿隔板设置的出料通道连通,现有的技术中cn 208340529 u在使用的过程中混料结构较为单一,混料质量不理想,并且结构较为固定,不方便工作人员轻松的进行装置结构的局部拆装更换维护工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刻胶生产用静态混料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刻胶生产用静态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刻胶生产用静态混料装置,包括第一混料筒、第二混料筒和固定架,所述第一混料筒的外围焊接有调节筒,且调节筒的内部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弹簧内部的连接筒另一侧焊接有拉杆,所述第一混料筒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混料筒,且连接筒外围的第二混料筒外围焊接有连接座,所述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的外围皆活动安装有螺纹筒,且螺纹筒的外侧焊接有连接法兰,所述第一混料筒的内部焊接有第一螺旋杆,且第二混料筒的内部焊接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的顶部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6.在工作时可以通过连接法兰将装置与外部管道相连接,然后将需要混料加工的原料导入第一混料筒内部,物料在经过第一螺旋杆时会对其进行初步混合工作,而因为第二螺旋杆与第一螺旋杆的螺旋导向方向不同,从而对物料的移动方向进行调节,使其在相反方向进行二次混料工作,使其混合的更为均匀,并且在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固定架将装置固定在外部结构上,并且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转动连接法兰,从而通过螺纹筒轻松的将连接法兰从第一混料筒或第二混料筒上拆下,工作人员可以拉动拉杆,可以将连接筒完全抽入调节筒内部使其与连接座分离,然后工作人员可以轻松的将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分离进行装置的局部零件拆装维护更换工作,降低成本损耗,在进行第一混料筒的重合拼接工作时可以通过拉动拉杆将连接筒收入调节筒内部,然后将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相
贴合,随后松开拉杆,弹簧会在阻力消失后通过自身反作用力将连接筒推入连接座内完全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的拼接组装使用工作,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7.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杆一侧的第一混料筒内部焊接有第一分割板,且第二螺旋杆一侧的第二混料筒内部焊接有第二分割板,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之间粘接有密封垫。物料经过第一螺旋杆混合后第一分割板会对其进行分割以将物料打散使其位置移动,物料在经过第二螺旋杆二次混合后会在经过第二分割板分割时可以将物料更加细致的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增加装置的混料质量,密封垫会增加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之间的密封性能。
8.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内侧焊接有握杆,且握杆之间活动安装有套筒,套筒内侧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垫。将套筒移动到握杆之间对其位置进行加固限定,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握持握杆进行装置的移动工作,增加装置的便携性,将套筒移开后会将握杆之间分开,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的拆装工作,橡胶垫会增加套筒移动后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螺纹筒内侧的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外围皆焊接有密封块,且第一混料筒外围的连接法兰内部开设有螺纹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螺栓穿过螺纹孔将连接法兰与外部管道连接将物料导入装置内进行混料工作,密封块会在工作人员通过螺纹筒将连接法兰安装到装置上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护工作。
10.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另一侧贯穿调节筒固定连接有调节板,且调节筒与连接座的外侧皆活动安装有限位栓。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板轻松的进行拉杆的调节工作,在没有将连接法兰与外部结构连接以对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时可以通过限位栓对连接筒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将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牢牢的限定在一起。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底部的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外围皆焊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铭牌。固定座可以增加装置的防护与整体强度,铭牌上记录有装置的规格与注意事项,方便人员进行查看。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物料在经过第一螺旋杆时会对其进行初步混合工作,然后会通过第一分割板对其进行分割以将物料打散使其位置移动,然后物料会导入第二混料筒内部,而因为第二螺旋杆与第一螺旋杆的螺旋导向方向不同,从而对物料的移动方向进行调节,使其在相反方向进行二次混料工作,使其混合的更为均匀,然后在经过第二分割板分割时可以将物料更加细致的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增加装置的混料质量,并且在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固定架将装置固定在外部结构上,将套筒移动到握杆之间对其位置进行加固限定,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握持握杆进行装置的移动工作,增加装置的便携性。
14.2、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转动连接法兰,从而通过螺纹筒轻松的将连接法兰从第一混料筒或第二混料筒上拆下,可以拉动拉杆,可以将连接筒完全抽入调节筒内部使其与连接座分离,然后工作人员可以轻松的将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分离进行装置的局部零件拆装维护更换工作,降低成本损耗,在进行第一混料筒的重合拼接工作时可以通过拉动拉杆将连接筒收入调节筒内部,然后将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相贴合,随后松开拉杆,弹簧会在阻力消失后通过自身反作用力将连接筒推入连接座内完全第一混料筒与第二混料筒的拼接组装使用工作,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混料筒;101、调节筒;2、第二混料筒;201、连接座;3、连接法兰;4、螺纹筒;5、密封块;6、固定座;7、调节板;8、连接筒;9、限位栓;10、套筒;1001、橡胶垫;11、固定架;1101、握杆;12、拉杆;13、弹簧;14、第一螺旋杆;15、第一分割板;16、密封垫;17、第二螺旋杆;18、第二分割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刻胶生产用静态混料装置,包括第一混料筒1、第二混料筒2和固定架11,第一混料筒1的外围焊接有调节筒101,且调节筒101的内部通过弹簧13固定连接有连接筒8,弹簧13内部的连接筒8另一侧焊接有拉杆12,第一混料筒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混料筒2,且连接筒8外围的第二混料筒2外围焊接有连接座201,第一混料筒1与第二混料筒2的外围皆活动安装有螺纹筒4,且螺纹筒4的外侧焊接有连接法兰3,第一混料筒1的内部焊接有第一螺旋杆14,且第二混料筒2的内部焊接有第二螺旋杆17,第一混料筒1与第二混料筒2的顶部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1,第一螺旋杆14一侧的第一混料筒1内部焊接有第一分割板15,且第二螺旋杆17一侧的第二混料筒2内部焊接有第二分割板18,第一混料筒1与第二混料筒2之间粘接有密封垫16,固定架11的内侧焊接有握杆1101,且握杆1101之间活动安装有套筒10,套筒10内侧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垫1001。
23.基于实施例1的光刻胶生产用静态混料装置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可以通过连接法兰3将装置与外部管道相连接,然后将需要混料加工的原料导入第一混料筒1内部,物料在经过第一螺旋杆14时会对其进行初步混合工作,然后会通过第一分割板15对其进行分割以将物料打散使其位置移动,然后物料会导入第二混料筒2内部,而因为第二螺旋杆17与第一螺旋杆14的螺旋导向方向不同,从而对物料的移动方向进行调节,使其在相反方向进行二次混料工作,使其混合的更为均匀,然后在经过第二分割板18分割时可以将物料更加细致的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增加装置的混料质量,并且在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固定架11将装置固定在外部结构上,将套筒10移动到握杆1101之间对其位置进行加固限定,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握持握杆1101进行装置的移动工作,增加装置的便携性,并且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转动连接法兰3,从而通过螺纹筒4轻松的将连接法兰3从第一混料筒1或第二混料筒2上拆下,工作人员可以拉动拉杆12,可以将连接筒8完全抽入调节筒101内部使其与连接座201分离,然后工作人员可以轻松的将第一混料筒1与第二混料筒2分离进行装置的局部零件拆装维护更换工作,降低成本损耗,在进行第一混料筒1的重合拼接工作时可以通过拉动拉杆12将连接筒8收入调节筒101内部,然后将第一混料筒1与第二混料筒2相贴合,随后松开拉杆12,弹簧13会在阻力消失后通过自身反作用力将连接筒8推入连接座201内完全第一混料筒1与第二混料筒2的拼接组装使用工作,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24.实施例二
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刻胶生产用静态混料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螺纹筒4内侧的第一混料筒1与第二混料筒2外围皆焊接有密封块5,且第一混料筒1外围的连接法兰3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拉杆12的另一侧贯穿调节筒101固定连接有调节板7,且调节筒101与连接座201的外侧皆活动安装有限位栓9,固定架11底部的第一混料筒1与第二混料筒2外围皆焊接有固定座6,且固定座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铭牌。
26.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螺栓穿过螺纹孔将连接法兰3与外部管道连接将物料导入装置内进行混料工作,密封块5会在工作人员通过螺纹筒4将连接法兰3安装到装置上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护工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板7轻松的进行拉杆12的调节工作,在没有将连接法兰3与外部结构连接以对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时可以通过限位栓9对连接筒8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将第一混料筒1与第二混料筒2牢牢的限定在一起;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固定座6可以增加装置的防护与整体强度,铭牌上记录有装置的规格与注意事项,方便人员进行查看。
27.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