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氧机用氮氧分离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2831发布日期:2022-10-12 07:3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氧机用氮氧分离塔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抽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氧机用氮氧分离塔。


背景技术:

2.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分离,然后进行精馏将其分离成氧和氮。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它多用于生产氧气所以人们习惯称它为制氧机。由于氧和氮用途很广,因此制氧机在国民经济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冶金、化工、石油、国防等工业用得最多。
3.现有的制氧机氮氧分离设备为控制体积,空气一般单次进行氮氧分离,可能导致分离后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的制氧机氮氧分离设备为控制体积,空气一般单次进行氮氧分离,可能导致分离后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制氧机用氮氧分离塔。
5.本技术提供一种制氧机用氮氧分离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制氧机用氮氧分离塔,包括塔筒,所述塔筒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均与所述塔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塔筒内腔中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其中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密封板,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密封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和所述转轴将所述塔筒内腔分隔成多个沿圆周排列的扇形腔,所述扇形腔靠近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一段上固定连接有分子筛,所述分子筛的周侧与所述转轴外表面和所述塔筒内壁相抵接,所述分子筛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将所述扇形腔分隔成外腔和内腔,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第二密封板一端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外腔和所述内腔通过所述连通孔相连通。
7.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首先通过外部空气压缩设备将空气输送至弧形板内侧的内腔内部,在空气压缩设备的压缩作用下,空气进入内腔内部后,通过内腔中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对空气中的氮气进行初步吸附工作,而空气中的氧气则能够顺利通过分子筛进入分子筛底部的内腔中,并在后续空气的压缩作用下,通过弧形板靠近第二密封板一端开设的连通孔进入弧形板外侧的外腔内部,由于外腔内部同样设有对氮气进行吸附的分子筛,当空气经过分子筛时,能够通过分子筛进行二次吸附作用,将空气中残留的氮气进行再次吸附,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不改变塔筒的大小的前提下,通过进行多次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尽量避免了现有的现有的制氧机氮氧分离设备为控制体积,空气一般单次进行氮氧分离,可能导致分离后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的问题。
8.可选的,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密封板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外表面上,所述密封轴承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轴承的周侧与所述第二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密封轴承与所述第二密封板转动连接。
9.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密封轴承用于降低转轴与第二密封板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转轴在第二密封板上转动。
10.可选的,所述第二密封板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密封轴承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电机,用于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改变转轴周侧设置的多个扇形腔的位置发生改变,对饱和后的分子筛进行更换。
12.可选的,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环绕所述转轴的周侧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之间的间距。
13.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多个隔板,用于通过塔筒和隔板围合成多个扇形腔,通过改变扇形腔的位置,更换扇形腔内部的分子筛。
14.可选的,所述弧形板内侧的所述内腔和所述弧形板外侧的所述外腔的水平截面面积相等。
15.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单位时间内通过内腔和外腔的空气流量相同,能够尽量避免进入内腔中的空气的多于排除外腔内部的空气,导致塔筒内部的气压过高容易产生危险的问题。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外表面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其中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密封板,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空气压缩设备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进气管,用于通过外部空气压缩设备将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管输送至内腔内部,使空气中的氮气通过内腔内部的分子筛进行初步过滤,然后在通过外腔内部的分子筛进行二次过滤。
18.可选的,与所述进气管相邻的所述塔筒上固定连接有出氧管,所述出氧管贯穿所述塔筒,所述出氧管与所述外腔相连通。
19.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出氧管用于见经过两次过滤后的空气排处至外部收集装置中收集起来,从而得到含氧量较高的空气。
20.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贯穿所述第一密封板,所述冲洗管与所述外腔和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冲洗管底部的所述第二密封板上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连通孔下方,所述排污管贯穿所述第二密封板,所述排污管与所述外腔和内腔底部相连通。
21.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冲洗管用于多饱和后的分子筛进行冲洗,当其中一个扇形腔内部的分子筛吸附饱和后,通过电机带动扇形腔转动至冲洗管底部,通过冲洗管对该扇形腔内部的分子筛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后,再通过电机带动扇形腔转动至进气管底部,重复进行进气、滤气、排气、出氧的操作。
22.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23.本技术通过隔板、分子筛、弧形板和连通孔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使用时首先将空气通入弧形板内侧的内腔中,使空气通过内腔中的分子筛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后的空气再后续空气的压力作用下通过连通孔进入隔板外侧的外腔中,并通过外腔内部的分子筛进行过滤,在不改变塔筒的大小的前提下,通过进行多次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尽量避免了现有的现有的制氧机氮氧分离设备为控制体积,空气一般单次进行氮氧分离,可能导致分离后的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塔筒内部各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出氧管、进气管和冲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塔筒;2、第一密封板;3、第二密封板;4、转轴;5、密封轴承;6、电机;7、隔板;8、分子筛;9、弧形板;10、连通孔;11、排污管;12、出氧管;13、进气管;14、冲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请参阅图1-3,一种制氧机用氮氧分离塔,包括塔筒1,塔筒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具有密封作用的第一密封板2和第二密封板3。第一密封板2和第二密封板3均与塔筒1内壁固定连接。 塔筒1内腔中设有转轴4,转轴4其中一端贯穿第二密封板3,转轴4与第二密封板3转动连接。转轴4的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具有分隔作用的隔板7,隔板7和转轴4将塔筒1内腔分隔成多个沿圆周排列的扇形腔。扇形腔靠近第一密封板2的一段上固定连接有具有吸附空气中的氮气作用的分子筛8,分子筛8的周侧与转轴4外表面和塔筒1内壁相抵接。分子筛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9,弧形板9将扇形腔分隔成外腔和内腔。弧形板9靠近第二密封板3一端开设有连通孔10,外腔和内腔通过连通孔10相连通。
30.使用时,首先通过外部空气压缩设备将空气输送至弧形板9内侧的内腔内部,在空气压缩设备的压缩作用下,空气进入内腔内部后,通过内腔中的分子筛8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对空气中的氮气进行初步吸附工作,而空气中的氧气则能够顺利通过分子筛8进入分子筛8底部的内腔中,并在后续空气的压缩作用下,通过弧形板9靠近第二密封板3一端开设的连通孔10进入弧形板9外侧的外腔内部,由于外腔内部同样设有对氮气进行吸附的分子筛8,当空气经过分子筛8时,能够通过分子筛8进行二次吸附作用,将空气中残留的氮气进行再次吸附,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不改变塔筒1的大小的前提下,通过进行多次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尽量避免了现有的现有的制氧机氮氧分离设备为控制体积,空气一般单次进行氮氧分离,可能导致分离后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的问题。
31.参照图1和图3,转轴4与第二密封板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轴承5,密封轴承5套设于转轴4外表面上,密封轴承5与转轴4固定连接,密封轴承5的周侧与第二密封板3固定连接,转轴4通过密封轴承5与第二密封板3转动连接。设置密封轴承用于降低转轴4与第二密封板3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转轴4在第二密封板3上转动。
32.参照图1,第二密封板3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轴4位于密封轴承5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电机6,用于通过电机6带动转轴4转动,改变转轴4周侧设置的多个扇形腔的位置发生改变,对饱和后的分子筛8进行更换。
33.参照图2,隔板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隔板7环绕转轴4的周侧固定连接,隔板7的长度等于第一密封板2和第二密封板3之间的间距。设置多个隔板7,用于通过塔筒1和隔板7围合成多个扇形腔,通过改变扇形腔的位置,更换扇形腔内部的分子筛8。
34.参照图2,弧形板9内侧的内腔和弧形板9外侧的外腔的水平截面面积相等。使单位时间内通过内腔和外腔的空气流量相同,能够尽量避免进入内腔中的空气的多于排除外腔内部的空气,导致塔筒1内部的气压过高容易产生危险的问题。
35.参照图3,第一密封板2的外表面上设有进气管13,进气管13其中一端贯穿第一密封板2,进气管13与内腔相连通,进气管13的另一端与外部空气压缩设备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设置进气管13,用于通过外部空气压缩设备将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管13输送至内腔内部,使空气中的氮气通过内腔内部的分子筛8进行初步过滤,然后在通过外腔内部的分子筛8进行二次过滤。
36.参照图3,与进气管13相邻的塔筒1上固定连接有出氧管12,出氧管12贯穿塔筒1,出氧管12与外腔相连通。设置出氧管12用于见经过两次过滤后的空气排处至外部收集装置中收集起来,从而得到含氧量较高的空气。
37.第一密封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冲洗管14,冲洗管14贯穿第一密封板2,冲洗管14与外腔和内腔相连通,冲洗管14底部的第二密封板3上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1,排污管11位于连通孔10下方,排污管11贯穿第二密封板3,排污管11与外腔和内腔底部相连通。设置冲洗管14用于多饱和后的分子筛8进行冲洗,当其中一个扇形腔内部的分子筛8吸附饱和后,通过电机6带动扇形腔转动至冲洗管14底部,通过冲洗管14对该扇形腔内部的分子筛8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后,再通过电机6带动扇形腔转动至进气管13底部,重复进行进气、滤气、排气、出氧的操作。
38.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首先通过外部空气压缩设备将空气输送至弧形板9内侧的内腔内部,在空气压缩设备的压缩作用下,空气进入内腔内部后,通过内腔中的分子筛8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对空气中的氮气进行初步吸附工作,而空气中的氧气则能够顺利通过分子筛8进入分子筛8底部的内腔中,并在后续空气的压缩作用下,通过弧形板9靠近第二密封板3一端开设的连通孔10进入弧形板9外侧的外腔内部,由于外腔内部同样设有对氮气进行吸附的分子筛8,当空气经过分子筛8时,能够通过分子筛8进行二次吸附作用,将空气中残留的氮气进行再次吸附,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不改变塔筒1的大小的前提下,通过进行多次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尽量避免了现有的现有的制氧机氮氧分离设备为控制体积,空气一般单次进行氮氧分离,可能导致分离后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足的问题。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