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物高温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4835发布日期:2023-03-29 09:4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废物高温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工业废物高温焚烧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工业废气未经过滤直接排放,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
3.在中国实用新型cn213965840u中提出“一种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对于水资源的消耗较大,且对于废气的净化效率较低的问题;但是该装置的喷淋机构,对于喷淋角度无法进行调节,废气容易沿着箱体内壁向上漂浮,气体便无法与喷淋液进行充分接触,导致未经过滤的气体排放至大气中,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废物高温焚烧烟气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工业废物高温焚烧烟气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体处理装置,对于废气的处理效率较低,由于无法调整喷淋机构的喷淋角度,导致烟气容易顺着箱体内壁向上漂浮,使得气体无法与液体进行充分反应的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工业废物高温焚烧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组件、喷淋组件、净化组件和供水组件;
8.所述处理组件包括带有进气口、出气口的反应箱和连通管;所述反应箱内从下至上依次开设有环形的喷淋腔和净化腔;所述喷淋腔与所述净化腔之间通过所述连通管相互连通;所述喷淋腔内对称设有所述喷淋组件,靠近任一所述喷淋组件且在所述喷淋腔内周向设有若干凸起;
9.任一所述喷淋组件均包括两轴承座、喷淋杆和驱动部;两所述轴承座相对安装于所述喷淋腔的同侧;两所述轴承座之间设有可转动的所述喷淋杆,所述喷淋杆上开设有若干喷孔,用于形成大扇面散射水流;所述喷淋杆轴向的两端均贯穿所述反应箱并延伸至外部;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反应箱正面,其输出端啮合在所述喷淋杆上,用于改变所述喷淋杆的喷淋角度;所述净化腔内安装有用于净化烟气的所述净化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安装于所述反应箱背面,其供水端延伸至所述喷淋杆内并与其内壁保持间隙。
10.优选的,所述反应箱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喷淋腔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净化腔连通。
11.优选的,所述喷淋腔底部安装有滤网,用于排出废液。
12.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内设有第一干燥层。
13.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主齿轮和副齿轮;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反应箱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所述主齿轮,所述副齿轮安装于所述喷淋杆延伸至所述反应箱外部的一端,所述副齿轮上啮合有所述主齿轮。
14.优选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倾斜安装于所述净化腔内的第二干燥层、活性炭滤层和过滤棉层。
15.优选的,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泵体、导水管、限位壳、滚珠和水箱;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反应箱背面,位于所述水箱上方且在所述反应箱上固定有所述泵体,所述泵体的抽水端延伸至所述水箱内,位于所述泵体上方且在所述反应箱上固定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内周向设有若干所述滚珠,所述喷淋杆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壳内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滚珠上;所述泵体的抽水端法兰连接有所述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壳并延伸至所述喷淋杆内,并与所述喷淋杆内壁保持间隙。
16.优选的,所述连通管为z形管体。
17.优选的,所述喷淋腔与所述净化腔截面面积相同。
18.优选的,所述反应箱内腔的底部倾斜设置有导流板。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20.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变反应箱内部结构,将内部设置为环形腔体,并在腔体上设置凸起,避免烟气顺其腔体内壁向上移动,延长烟气在腔体内与中和液的反应时间;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驱动部来调整喷淋杆的喷淋角度,且喷淋杆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喷淋腔内,使其两个喷淋水幕相互交错或呈上下分布,充分延长烟气与中和液的反应时间,从而保证喷淋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淋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示意图。
25.图中:1、处理组件;11、反应箱;12、排液口;13、进气口;14、出气口;2、喷淋腔;21、凸起;22、滤网;3、净化腔;4、连通管;41、第一干燥层;5、喷淋组件;51、轴承座;52、喷淋杆;521、喷孔;53、驱动部;531、电机;532、主齿轮;533、副齿轮;6、净化组件;61、第二干燥层;62、活性炭滤层;63、过滤棉层;7、供水组件;71、泵体;72、导水管;73、限位壳;731、滚珠;74、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请参阅图1,一种工业废物高温焚烧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组件1、喷淋组件5、净化组件6和供水组件7。
28.处理组件1包括带有进气口13、出气口14的反应箱11和连通管4;反应箱11内从下
至上依次开设有环形的喷淋腔2和净化腔3;喷淋腔2与净化腔3之间通过连通管4相互连通;喷淋腔2内对称设有喷淋组件5,靠近任一喷淋组件5且在喷淋腔2内周向设有若干凸起21。
29.任一喷淋组件5均包括两轴承座51、喷淋杆52和驱动部53;两轴承座51相对安装于喷淋腔2的同侧;两轴承座51之间设有可转动的喷淋杆52,喷淋杆52上开设有若干喷孔521,用于形成大扇面散射水流;喷淋杆52轴向的两端均贯穿反应箱11并延伸至外部;驱动部53安装于反应箱11正面,其输出端啮合在喷淋杆52上,用于改变喷淋杆52的喷淋角度;净化腔3内安装有用于净化烟气的净化组件6;供水组件7安装于反应箱11背面,其供水端延伸至喷淋杆52内并与其内壁保持间隙。
30.其中烟气由进气口13进入喷淋腔2中,此时供水组件7向喷淋杆52内部供水,同时驱动部53带动喷淋杆52进行旋转,以改变喷孔521形成的大扇面散射水流的喷射角度;其中由于喷淋杆5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环形腔体的净化腔3中,两个喷淋杆52形成的喷淋水幕交替重叠或呈上下分布,都可以充分与气体进行接触反应,极大的提高了喷淋效率,且喷淋后的气体顺着连通管4,进入净化腔3中,并通过净化组件6对其多次净化,最终由出气口14排出。
31.为提高反应箱11废液的排放效率,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反应箱11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12;进气口13与喷淋腔2连通;出气口14与净化腔3连通,喷淋腔2底部安装有滤网22,用于排出废液,反应箱11内腔的底部倾斜设置有导流板。
32.其中侧面开设排液口12,用于将喷淋反应后的液体进行排放,且通过设置滤网22,用于将废液中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避免造成排水管的堵塞,而设置导流板,则是为了避免费用堆积在反应箱11内。
33.为提高该装置的净气效果,请参阅图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连通管4内设有第一干燥层41,净化组件6包括倾斜安装于净化腔3内的第二干燥层61、活性炭滤层62和过滤棉层63,连通管4为z形管体,喷淋腔2与净化腔3截面面积相同。
34.其中喷淋后的气体由z形的连通管4向净化腔3内部移动,并由第一干燥层41对气体进行一次干燥,当进入净化腔3内部后,由第二干燥层61对其进行二次干燥,并由活性炭滤层62和过滤棉层63对气体进行多次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由出气口14向外排出。
35.为方便喷淋组件5的角度调节,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驱动部53包括电机531、主齿轮532和副齿轮533;电机531安装于反应箱11上,电机531的输出端安装有主齿轮532,副齿轮533安装于喷淋杆52延伸至反应箱11外部的一端,副齿轮533上啮合有主齿轮532。
36.其中喷淋杆52的右侧贯穿反应箱11,且副齿轮533固定在喷淋杆52的右侧,电机531固定在反应箱11的正面,输出端固定有主齿轮532,主齿轮532与喷淋杆52右侧的副齿轮533啮合,当电机531带动主齿轮532转动时,通过与副齿轮533配合,来调整喷淋杆52的喷淋角度,从而使其喷淋液能够更好的与气体进行反应。
37.为提高供水组件7的供水效率,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供水组件7包括泵体71、导水管72、限位壳73、滚珠731和水箱74;水箱74安装于反应箱11背面,位于水箱74上方且在反应箱11上固定有泵体71,泵体71的抽水端延伸至水箱74内,位于泵体71上方且在反应箱11上固定有限位壳73,限位壳73内周向设有若干滚珠731,喷淋杆52远离驱动部53的一端延伸至限位壳73内并转动连接在滚珠731上;泵体71的抽水端法兰连接有导水管
72,导水管72的一端贯穿限位壳73并延伸至喷淋杆52内,并与喷淋杆52内壁保持间隙。
38.其中泵体71的抽水端延伸至水箱74内,用于抽取水箱74内部的中和液,且喷淋杆52的左侧贯穿反应箱11并延伸至限位壳73内,限位壳73内周向设有若干可以转动滚珠731,喷淋杆52的外周面与滚珠731接触,并可在限位壳73内转动,泵体71的抽水端法兰连接有导水管72,导水管72贯穿限位壳73并延伸至喷淋杆52中,并与喷淋杆52内壁保持间隙,方便将中和液导入喷淋杆52中。
3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4来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废物高温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使用时,废气由进气口13进入喷淋腔2,由泵体71抽取水箱74中的中和液,并由导水管72导入限位壳73内的喷淋杆52中,同时电机531开始运动,电机531带动主齿轮532运转,主齿轮532与副齿轮533配合,带动喷淋杆52在两个轴承座51之间旋转,以使得喷孔521喷出的中和液发生角度改变,且由于喷淋杆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喷淋杆52喷射出的扇形水幕,可以相互重叠或上下交错,使其充分与气体进行接触,且喷淋腔2内部还设有多个凸起21,用于防止气体顺着腔体内壁向上漂浮;经过喷淋后的气体,由连通管4进入净化腔3,并通过第一干燥层41、第二干燥层61、活性炭滤层62和过滤棉层63的层层过滤后,由出气口14排出。
40.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