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洁式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64671发布日期:2022-11-22 20:1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洁式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除尘领域,具体是一种自洁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除尘器,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叫除尘器或除尘设备。除尘器的性能用可处理的气体量、气体通过除尘器时的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来表达。
3.同时,除尘器的价格、运行和维护费用、使用寿命长短和操作管理的难易也是考虑其性能的重要因素。除尘器是锅炉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施。
4.而现有的除尘装置,一般通过过滤芯进行完成对灰尘的处理,然而长时间处理后,过滤芯上附着太多灰尘,此时过滤效果将大大降低,传统的除尘装置则需要拆卸过滤芯,通过气枪对过滤芯吹扫,才可完成对过滤芯上灰尘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自洁式除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6.技术方案:一种自洁式除尘装置,包括:
7.支撑柱;
8.处理部,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
9.所述处理部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的处理仓,以及安在所述处理仓内的处理机构;
10.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处理仓内的隔板,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若干过滤芯,设置在所述过滤芯端部的压缩空气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压缩空气道上且正对于过滤芯出口端的电磁脉冲阀;
11.所述过滤芯出口端设置在所述隔板贴近电磁脉冲阀一侧,其余部分设置在隔板另外一侧。
12.通过设计电磁脉冲阀控制压缩空气道内空气的流通,当过滤芯需要清洁时,通过电磁脉冲阀控制,使得压缩空气由过滤芯出口端进入过滤芯内,此时在滤芯内部形成瞬间的正压,产生巨大的振动,使沉积在滤芯上的灰尘脱落,进而完成自洁工作。
13.所述处理部引出部的外壳转折边均带有预定弧度,避免工作人员碰撞受伤。
14.所述处理部侧部设有控制柜,所述压缩空气道外接压缩空气源。
15.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压缩空气道上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处理仓固定连接。
16.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处理仓侧部设有接入部;
17.所述接入部包括安装在所述处理仓侧部且与所述处理仓连通的接入仓;
18.所述接入仓内设有第一接入片和第二接入片,使接入仓内形成接入道;
19.所述接入道内设有火花捕捉器,将处理前气体内的火花进行捕捉,避免伤害过滤芯。
20.通过设计接入道,可以在接入道内预先设计初级过滤装置,进行完成过滤;
21.所述初级过滤装置可以为过滤网,或者吸附棒等。
22.所述接入仓的底部设有接入口。
23.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处理仓上还设有引出部;
24.所述引出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处理仓上的引出仓,以及安装在所述引出仓上的引出风机;
25.所述引出仓与滤芯出口端空间连通。
26.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处理仓下方连通有集灰部;
27.所述集灰部包括集灰道,以及设置在所述集灰道下方的集灰斗;
28.所述集灰斗与集灰道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件;
29.所述集灰道连通滤芯过滤端。
30.通过设计集灰斗,完成对灰尘的收集工作。
31.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与集灰道连接的适配架,与集灰斗连接的固定片,与所述固定片铰接的把手,设置在所述把手上的转轴,与所述转轴连接且与所述适配架适配的卡位架;
32.通过设计连接件连接集灰道和集灰斗,避免出现灰尘外溢现象。
3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洁式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电磁脉冲阀控制压缩空气道内空气的流通,当过滤芯需要清洁时,通过电磁脉冲阀控制,使得压缩空气由过滤芯出口端进入过滤芯内,此时在滤芯内部形成瞬间的正压,产生巨大的振动,使沉积在滤芯上的灰尘脱落,进而完成自洁工作。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实用新型壳体拆分后示意图。
36.图3是实用新型的处理机构示意图。
37.图4是实用新型的集灰部示意图。
38.图5是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示意图。
39.图6是实用新型的处理机构隔板示意图。
40.附图标记为:
41.1、支撑柱;
42.2、处理部;21、处理仓;22、处理机构;221、过滤芯;222、电磁脉冲阀;223、压缩空气道;224、连接架;225、隔板;
43.3、接入部;31、接入仓;32、接入口;33、第一接入片;34、第二接入片;
44.4、引出部;41、引出仓;42、引出风机;
45.5、集灰部;51、集灰道;52、集灰斗;
46.53、连接件;531、固定片;532、把手;533、卡位架;534、转轴;535、适配架。
具体实施方式
47.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洁式除尘装置,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解释。
48.一种自洁式除尘装置,包括支撑柱1;
49.处理部2,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上;
50.所述处理部2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上的处理仓21,以及安在所述处理仓21内的处理机构22;
51.所述处理机构22包括安装在所述处理仓21内的隔板225,设置在所述隔板225上的若干过滤芯221,设置在所述过滤芯221端部的压缩空气道223,以及设置在所述压缩空气道223上且正对于过滤芯221出口端的电磁脉冲阀222;
52.所述过滤芯221出口端设置在所述隔板225贴近电磁脉冲阀222一侧,其余部分设置在隔板225另外一侧。
53.通过设计电磁脉冲阀222控制压缩空气道223内空气的流通,当过滤芯221需要清洁时,通过电磁脉冲阀222控制,使得压缩空气由过滤芯221出口端进入过滤芯221内,此时在滤芯内部形成瞬间的正压,产生巨大的振动,使沉积在滤芯上的灰尘脱落,进而完成自洁工作。
54.所述处理部2引出部4的外壳转折边均带有预定弧度,避免工作人员碰撞受伤。
55.所述处理部2侧部设有控制柜,所述压缩空气道223外接压缩空气源。
56.所述压缩空气道223上设有连接架224,所述连接架224与处理仓21固定连接。
57.所述处理仓21侧部设有接入部3;
58.所述接入部3包括安装在所述处理仓21侧部且与所述处理仓21连通的接入仓31;
59.所述接入仓31内设有第一接入片33和第二接入片34,使接入仓31内形成接入道;
60.通过设计接入道,可以在接入道内预先设计初级过滤装置,进行完成过滤;
61.所述初级过滤装置可以为过滤网,或者吸附棒等。
62.所述接入仓31的底部设有接入口32。
63.所述处理仓21上还设有引出部4;
64.所述引出部4包括设置在所述处理仓21上的引出仓41,以及安装在所述引出仓41 上的引出风机42;
65.所述引出仓41与滤芯出口端空间连通。
66.所述处理仓21下方连通有集灰部5;
67.所述集灰部5包括集灰道51,以及设置在所述集灰道下方的集灰斗52;
68.所述集灰斗52与集灰道51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件53;
69.所述集灰道51连通滤芯过滤端。
70.通过设计集灰斗52,完成对灰尘的收集工作。
71.所述连接件53包括与集灰道51连接的适配架535,与集灰斗52连接的固定片531,与所述固定片531铰接的把手532,设置在所述把手532上的转轴534,与所述转轴534 连接且与所述适配架535适配的卡位架533;
72.通过设计连接件53连接集灰道51和集灰斗52,避免出现灰尘外溢现象。
73.工作原理说明:首先将需要处理的灰尘道连接接入口32,此时处理前空气通过接入道进入处理仓21内,通过处理仓21内的过滤芯221过滤,空气经过过滤芯221过滤后,由引风机工作,使得过滤后空气由过滤芯221出口端流出,进而经过引出仓41引出;
74.当过滤芯221上灰尘附着太多,过滤效果降低时,通过电磁脉冲阀222启闭压缩空
气道223,此时压缩空气由电磁脉冲阀222射入过滤芯221内,此时过滤芯221内形成瞬间的正压,产生巨大的振动,使沉积在滤芯上的灰尘脱落,掉落至集灰斗52内,进而完成自洁工作。
75.当集灰斗52需要排灰时,工人摆动把手532,带动转轴534运动,使得卡位架533 脱离适配架535,完成脱离工作,工人将集灰斗52内灰尘排出,完成工作。
76.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