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裂解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2755发布日期:2022-12-21 01:1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大肠杆菌裂解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大肠杆菌裂解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大肠杆菌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程菌株,使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细胞诱导表达重组蛋白或者提取大肠杆菌的dna时,均需要裂解大肠杆菌,将其外壁破裂,使蛋白露出。在实验室中,通常是将大肠杆菌与裂解液在试管中混合,然后用震荡或者颠倒的方式使其混合均匀,但是当混合的量较大时,上述方式不再适用。
3.现有技术中,大量混合大肠杆菌和裂解液的装置通常是直接将大肠杆菌菌液和裂解液直接通入到混合罐中,在混合罐中设置阻流件,增加流动的阻力来提高混合的均匀性,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是:(1)无法控制大肠杆菌菌液和裂解液的量,如果裂解液放置的过少,不能使大肠杆菌与裂解液充分混合,影响后期裂解的纯度,如果裂解液放置的过多,造成了裂解液的浪费;(2)只通过设置阻流件而使两者混合,混合液只是在与阻流件接触的位置进行各个位置点的局部混合,并没有重新聚集在一起,重新混合,如果某个流速段的裂解液较少,则不会通过重新聚集的方式进行补充,使混合的均匀性差,影响后序的裂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大肠杆菌裂解混合装置,以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大肠杆菌裂解混合装置,包括菌液罐、裂解液罐和混合罐,所述菌液罐通过电磁阀连接有第一进料管,裂解液罐通过电磁阀连接有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均连接有预混罐,所述预混罐与混合罐连通设置;所述混合罐与预混罐连通的位置设有用于将菌液和裂解液的混合液分散在混合罐内壁上的第一分流件;所述混合罐内设有多个使菌液和裂解液混合均匀的阻流装置;所述混合罐上设有降温装置。
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第一分流件为伞状。
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阻流装置包括固设于混合罐内壁上的导流环、固设于导流环上设有出液口的混液器和设于混液器出液口下方的第二分流件,所述第二分流件为伞状,所述导流环中间为通孔,所述混液器固设于导流环中间的通孔上。
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导流环向上倾斜设置在混合罐的内壁上内。
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混液器为球形。
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限定:所述混合罐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设于空腔内用于通入液体的通液管。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能控制菌液和裂解液的流速,使两者的混合保持一定的比例,既能达到充分混合的作用,又不会造成裂解液的浪费,预混罐的设置能使菌液和裂解
液在流速的作用下预先混合,利用流速的冲击,使能量得到了利用,然后通过阻流装置延长两者混合的路径,增加阻力,使两者在流动过程中混合均匀,降温装置将中和混合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提供适宜的混合环境,有利于混合均匀;
14.(2)本实用新型伞状的第一分流件能将两者的混合液导向混合罐的内壁,将混合液分散开,提高混合效率;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分流件分散的混合液落在导流环混合,导流环上各位置点的混合液再汇集到混合器中重新混合再分散开,多次混合均与其他位置点的混合液再混合,大大提高了混合的均匀程度;
16.(4)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环倾斜向上设置,能提高流动的阻力,进一步延长混合的时间,提高混合的均匀性,通液管设置在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空腔中,既能增加对内层的控温效果,又能缓解外界环境对通液管中液体的影响,结构简单,控温效果好。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混合过程温和,混合均匀性好,能降低温度对混合效果的影响,控温效果好,适用于大肠杆菌菌液与裂解液的混合。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菌液罐,2-裂解液罐,3-混合罐,31-内层,32-外层,4-电磁阀,5-第一进料管,6-第二进料管,7-预混罐,8-第一分流件,9-导流环,10-混液器,11-第二分流件,12-通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一种大肠杆菌裂解混合装置为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如图1所示,一种大肠杆菌裂解混合装置,包括菌液罐1、裂解液罐2和混合罐3,所述菌液罐1通过电磁阀4连接有第一进料管5,裂解液罐2通过电磁阀4连接有第二进料管6,所述菌液罐1中用于盛放大肠杆菌,所述裂解液罐2中用于盛放裂解液。所述第一进料管5和第二进料管6未连接电磁阀4的一端均连接有预混罐7,所述预混罐7与混合罐3连通设置,所述预混罐7的上方为球体,下方为管体,所述第一进料管5和第二进料管6均设置在球体上,所述管体与混合罐3连接。
23.所述混合罐3与预混罐7的管体连通的位置设有第一分流件8,所述第一分流件8为伞状,设于管体与混合罐3连接位置的下方,用于将菌液和裂解液的混合液分散在混合罐3的内壁上。
24.所述混合罐3内设有三组使菌液和裂解液混合均匀的阻流装置,所述阻流装置包括固设于混合罐3内壁上的导流环9、固设于导流环9上的混液器10和设于混液器10下方的第二分流件11,所述导流环9向上倾斜设置,与混合罐3的内壁夹角形成锐角,该锐角的倾斜角度较小,在10~15
°
之间,导流环9的中间为通孔。所述混液器10设于导流环9的通孔上,使导流环9上的液体汇集在混液器10中,所述混液器10为球形,其下方设有出液口,所述混液
器10出液口的下方的第二分流件11,所述第二分流件11为伞状。所述混液器10的设置能使在导流环9局部混合的混合液重新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中混合后再分散,本实施例所指的局部混合是,液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明显,而导致周向上的融合较小,导致其只能在流动过程中,在某个位置点进行局部混合。
25.所述混合罐3包括内层31和外层32,所述内层31和外层32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混合罐3内层31与外层32的孔腔内设有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设于空腔内用于通入液体的通液管12,所述通液管12螺旋缠绕在内层31的外壁上,通液管12中通入液体,当混合罐3中菌液和裂解液的混合产生热量需要降温时,通液管12中通入冷却液进行降温,保证两者混合的条件。
26.本实施例菌液和裂解液混合均匀的原理为:菌液罐1中的大肠杆菌与裂解液罐2中的裂解液通过电磁阀4控制流速,以一定的比例分别通过第一进料管5和第二进料管6进入预混罐7中,预混罐7的设置既能利用两者流速的冲击,实现两者的混合,同时又能防止两者在一开始就是没有混合,导致在后期的混合中,呈现局部大肠杆菌与裂解液比例不对等的现象。预混合后的混合液在第一分流件8的作用下,将混合液分散开,落在导流环9上,向上倾斜设置的导流环9能延长混合的时间,在导流环9上局部混合后的混合液重新聚集在混液器10中,进行全部混合,然后通过第二分流件11再次被分散开,经过多次局部混合、集中混合后,使大肠杆菌与裂解液混合均匀,为后续的裂解提供良好的基础。
27.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