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增塑剂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8610发布日期:2022-12-14 02:2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增塑剂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增塑剂生产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增塑剂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2.环保增塑剂是卫生、低毒性的塑料助剂,而增塑剂是在工业生产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又称塑化剂。凡是添加到聚合物材料中能使聚合物塑性增加的物质都称为塑化剂。塑化剂的使用可以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添加剂,作为助剂普遍应用于塑料制品、混凝土、泥灰、水泥、石膏、化妆品及清洗剂等材料中,特别是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
3.现有环保增塑剂过滤系统,是通过将环保增塑剂输送至过滤机中过滤后进入冷凝箱冷凝,然后再送入缓冲池中缓存,而过滤机的出料口置于过滤壳体侧部,这就导致过滤机中会存在部分置于出料口下方的、未经过滤的环保增塑剂;当需要用该过滤系统过滤不同品质的环保增塑剂时,要先接排放管道将过滤机内的环保增塑剂排放干净,且排放掉的环保增塑剂是未经过滤的环保增塑剂,无法直接进行后续工艺,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增塑剂过滤系统,解决现有过滤系统中,因过滤机内存在部分未经过滤的环保增塑剂导致的操作繁琐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增塑剂过滤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6.一板式过滤机、一辅助过滤机、冷凝器和缓冲池;
7.所述板式过滤机、冷凝器和缓冲池依次连接,且板式过滤机和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冷凝器和所述缓冲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
8.所述辅助过滤机的入料口通过辅助过滤管道与所述板式过滤机连接,其出料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缓冲池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板式过滤机包括一板式过滤壳体,且所述板式过滤壳体是由顶部壳体和身部壳体组成的一密封结构;
10.所述身部壳体的侧边偏下位置处设有一过滤入口与一过滤出口,且过滤入口低于过滤出口板式过滤壳体内经过过滤后的物料自所述过滤出口排出,其顶部与顶部壳体密封连接,其底端为排料口,板式过滤壳体内处于过滤出口下方的未经过过滤后的物料自所述排料口排出,并通过所述辅助过滤管道输送进所述辅助过滤机内;
11.所述顶部壳体通过一密封条与所述身部壳体密封连接,在顶部壳体的底部靠近内壁一侧上开设有一l形凹槽,使得顶部壳体的底端自外而内依次为第一横截面、第一竖截面、第二横截面、第二竖截面以及第三横截面,且第二横截面高于第三横截面,第三横截面高于第一横截面,所述身部壳体的顶部也开设有结构一致的l形凹槽,使得身部壳体与顶部壳体之间形成一t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条的横截面为刚好完全容纳在所述t形密封槽内的t
形面。
12.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过滤机包括过滤壳体、支撑杆以及滤件,用于完全过滤在板式过滤机内未经过过滤的物料,不会继续产生未经过滤的物料,保证物料过滤的完全程度;
13.所述过滤壳体的底部留有所述出料口,其上部一侧开设有所述入料口,过滤壳体内壁上还安装有支撑块;
14.所述支撑杆水平设置,在支撑杆一侧自外而内开设有进料通道,且该进料通道具有一设置在支撑杆长度方向一端处的进料通道入口和若干置于支撑杆底部的进料通道出口,所述支撑杆安装在过滤壳体内部位于所述支撑块处,且该进料通道入口处与所述入料口连通;
15.所述滤件竖直设置,包括与进料通道出口一一对应的若干滤板本体,在滤板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一连通通道,在滤板本体内部位于连通通道的两侧均开设有倾斜向下的过渡通道,在滤板本体内部位于过渡通道的下方还连接有若干主过滤槽,在滤板本体的顶部还安装有固定件,滤板本体的连通通道对准一进料通道出口设置,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底部。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添加一辅助过滤机,从而在不改动已有板式过滤机的前提下即可将板式过滤机内未经过过滤的物料完全排空,使得板式过滤机内不会继续产生未经过滤的物料,省去拆卸改造重整已有过滤机的过程,同时减少厂房空间内的安装器械的改动量,省去在进行不同品质的环保增塑剂的过滤前的排放管道的安装与拆卸,在板式过滤机内未经过过滤的物料完全排空后即可进行下一品质的环保增塑剂的过滤,减轻员工工作量的同时提高过滤效率,同时防止板式过滤机内部产生环保增塑剂品质混杂,便捷高效;
18.2)本实用新型中,在身部壳体与顶部壳体之间设有一t形密封槽,且密封条刚好完全容纳在t形密封槽内,保证身部壳体与顶部壳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19.3)本实用新型中的辅助过滤机的入料口通过辅助过滤管道与板式过滤机的排料口连接,将板式过滤机内未经过过滤的物料完全送入进料管道内,且该未经过过滤的物料自进料通道出口进入连通通道内,然后自过渡通道进入主过滤槽内,经过滤板本体完全过滤后落下汇集在过滤壳体内底部处,最后自出料口通过第三管道送入缓冲池内,不会继续产生未经过滤的物料,保证物料的过滤完全程度。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保增塑剂过滤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保增塑剂过滤系统的板式过滤壳体剖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保增塑剂过滤系统的辅助过滤机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保增塑剂过滤系统的滤板主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环保增塑剂过滤系统,包括一板式过滤机1、一辅助过滤机2、冷凝器3和缓冲池4。
26.板式过滤机1、冷凝器3和缓冲池4依次连接,且板式过滤机1和冷凝器3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管道5连接,冷凝器3和缓冲池4通过第二阀门与第二管道6连接。
27.辅助过滤机2的入料口25通过第三阀门和辅助过滤管道7与板式过滤机1连接,其出料口通过第四阀门和第三管道8与缓冲池4连接,且第三管道8的出口连接在第二管道6上位于第二阀门与缓冲池4之间。
28.板式过滤机1包括一板式过滤壳体、若干板式滤板19以及一出料管道,若干板式滤板19连通安装在出料管道上,出料管道的出口与过滤出口14连通。
29.板式过滤壳体是由顶部壳体11和身部壳体12组成的一密封结构。
30.身部壳体12的侧边偏下位置处设有一过滤入口13与一过滤出口14,且过滤入口13低于过滤出口14板式过滤壳体内经过过滤后的物料自过滤出口14排出,其顶部与顶部壳体11密封连接,其底端为排料口15,板式过滤壳体内处于过滤出口14下方的未经过过滤后的物料自排料口15排出,并通过辅助过滤管道7输送进辅助过滤机2内。
31.顶部壳体11通过一密封条17与身部壳体12密封连接,在顶部壳体11的底部靠近内壁一侧上开设有一l形凹槽,使得顶部壳体11的底端自外而内依次为第一横截面、第一竖截面、第二横截面、第二竖截面以及第三横截面,且第二横截面高于第三横截面,第三横截面高于第一横截面,身部壳体12的顶部也开设有结构一致的l形凹槽,使得身部壳体12与顶部壳体11之间形成一t形密封槽18,密封条的横截面为刚好完全容纳在t形密封槽18内的t形面。
32.在顶部壳体11、身部壳体12相邻一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一密封固定块16,且该密封固定块16上贯通开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顶部壳体11上的密封固定块16、身部壳体12上的密封固定块16并拧紧,保证二者的连接密封性与稳定性。
33.自过滤入口13进入板式过滤壳体内部的环保增塑剂经过板式滤板过滤后汇集入出料管道中,并通过过滤出口14送出板式过滤壳体。
34.辅助过滤机2包括过滤壳体21、支撑杆22以及滤件23,用于完全过滤在板式过滤机1内未经过过滤的物料,不会继续产生未经过滤的物料,保证物料过滤的完全程度。
35.过滤壳体21的底部留有出料口,其上部一侧开设有入料口25,过滤壳体21内壁上还安装有支撑块24。
36.支撑杆22水平设置,在支撑杆22一侧自外而内开设有进料通道221,且该进料通道221具有一设置在支撑杆22长度方向一端处的进料通道入口和若干置于支撑杆22底部的进料通道出口222,支撑杆22安装在过滤壳体21内部位于支撑块24处,且该进料通道入口处与入料口25连通。
37.滤件23竖直设置,包括与进料通道出口222数量一致的若干滤板本体231。
38.在滤板本体231的顶部开设有一连通通道232,在滤板本体231内部位于连通通道232的两侧均开设有倾斜向下的过渡通道233,便于自连通通道232进入的物料沿着倾斜向下的过渡通道233分散进不同的主过滤槽234内,在滤板本体231内部位于过渡通道233的下方还连接有若干主过滤槽234。
39.将滤板本体231的连通通道232对准一进料通道出口222设置在支撑杆22的底部。
40.固定件为一固定板26,且固定板26的中部留有连通进料通道出口222与连通通道232的一通道,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杆22的底部与滤板本体231的顶部之间,使得进料通
道出口222、连通通道232和通道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41.本专利的工作原理:
42.当需要用板式过滤机1过滤不同品质的环保增塑剂时,打开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将板式过滤机1内残留的、未经过过滤的环保增塑剂通过辅助过滤管道7经过入料口25送入支撑杆22的进料通道221内,然后未经过过滤的环保增塑剂自进料通道出口222进入连通通道232内,然后自过渡通道233进入主过滤槽234内,经过滤板本体231完全过滤后落下汇集在过滤壳体21内底部处,最后自出料口通过第三管道送入缓冲池4内,不会继续产生未经过滤的物料,保证物料的过滤完全程度,无需在板式过滤机1上安装或拆卸排放管道,减轻员工工作量的同时提高过滤效率,同时防止板式过滤机1内部产生环保增塑剂品质混杂,保证环保增塑剂的纯度。
43.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