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6954发布日期:2023-03-17 18:5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机滤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


背景技术:

2.吊顶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能够使室内空气循环运动起来的空气净化通风换气设备,一方面能够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能够把室外新鲜的空气引入室内,此外引入室内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成为洁净舒适的空气,从而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机通过运用空气对流置换技术,即通过智能引风、送风和排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充分对流活动,从而最大化的实现室内空气置换,同时新风机内置多功能净化装置还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
3.滤网作为新风机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其有效过滤面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风机的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现有的新风机的滤网主要有三种典型的结构,一种是平板式滤网,平面式滤网的滤材(滤纸或滤布)采用平铺或折叠的方式,构造成总体成方形的滤网板,再用方框套在前述滤网板外部,再加上外框,做成总体呈长方体的滤网;另一种是圆环体滤网,圆环体滤网的滤材采用环接及折叠等方式,构造成总体成圆环柱体形状的滤网芯体;第三种是圆柱体滤网,采用裁剪或折叠拼接等方式,构造成整套为圆柱体形的滤网。
4.现有的吊顶新风机体积较大、高度较高并且占用较多吊装空间,不仅影响吊顶高度造成空间压抑,而且主机制造时耗用材料也较多,此外因为结构尺寸需要尽量压缩,限制了新风机滤网的通风面积,使滤网清洗和更换更频繁。现有吊顶新风机滤网结构均为长方体形的典型结构,因新风机高度尽量小的要求,导致滤网通风迎风面面积有限,阻力大,容尘量有限,滤网需要更换时间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的新风机存在的滤网的有效过滤面积较小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通过折叠滤材本体形成了具有角度的滤网单体组,从而增加滤材本体的有效过滤面积,同时每一个滤网单体均倾斜设置,增加了滤网单体的有效过滤面积。
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包括:
8.滤材本体、框架和紧固结构,所述滤材本体呈延展状设置,所述滤材本体通过所述紧固结构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滤材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滤网单体组,每一所述滤网单体组均具有两对称设置的滤网单体。
9.上述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其中,相邻两所述滤网单体组之间的夹角相等。
10.上述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其中,每一所述滤网单体均为板面状。
11.上述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其中,每一所述滤网单体沿其板面方向的截面均为平行四边形。
12.上述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其中,每一所述滤网单体沿其板面方向的截面均为斜边平行四边形。
13.上述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其中,每一所述滤网单体均选用合成纤维、无纺布、活性炭或玻璃纤维。
14.上述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其中,所述框架选用纸材、铝材、镀锌板、塑料或型材。
15.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叠滤材本体形成了具有角度的滤网单体组,同时每一个滤网单体均倾斜设置,既能在有限空间使滤网通风迎风面积增大,又保证机组高度较小的要求;
17.(2)本实用新型的滤材本体,既能减小通风阻力,又能提高容尘量,同时,提高送入室内的空气的洁净度,又降低滤网更换频率,减少滤网耗材的消耗。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滤材本体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的滤网单体的示意图。
21.附图中:1、滤材本体;2、框架;3、滤网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滤材本体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的滤网单体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 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用于增大过滤面积的滤网,包括:滤材本体 1、框架2和紧固结构,滤材本体1通过紧固结构或紧固材料设置在框架2 的内部,滤材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滤网单体组,滤网单体组分为:第一滤网单体组、第二滤网单体组、
……
、第n滤网单体组,第一滤网单体组与第二滤网单体组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二滤网单体组与第三滤网单体组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
,第(n-1)滤网单体组与第n滤网单体组之间具有第(n-1) 夹角,第一滤网单体组、第二滤网单体组、
……
、第n滤网单体组均具有两对称设置的滤网单体3。
24.整个滤材本体1通过折叠的形式形成滤网单体组,滤网单体组之间角度连接,从而增加了滤材本体1在新风机腔内的有效过滤面积,增加过滤效率。
25.此外,滤网单体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滤网单体3,每一个滤网单体3 在加工时,均采用控制斜切角度α的方式,使得每一个滤网单体3沿板面的截面均呈斜边的平行四边形,相比于直角矩形的滤网单体3,可以增加每一个滤网单体3的有效过滤面积。
2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滤材本体1的整体形状可以为延展状,也可以将滤材的首尾相连形成圆环状,滤材本体1的形状的选择取决于框架 2的形状,滤材本体1的形状需要与框架2的形状匹配,才能便于将滤材本体1安装进入框架2的内部。
27.优选的,框架2选用长方体框,滤材本体1的形状选用延展状。
28.优选的,紧固材料选用紧固胶,便于将滤材本体1轻松快捷地安装在框架2内。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30.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3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相等,第二夹角与第三夹角相等,
……
,第(n-1)夹角与第n夹角相等。
3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滤网单体3均为板面状。
3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滤网单体3沿其板面方向的截面均为平行四边形。
3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滤网单体3沿其板面方向的截面均为斜边平行四边形。
3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滤网单体3均选用合成纤维、无纺布、活性炭或玻璃纤维。
3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框架2选用纸材、铝材、镀锌板、塑料或型材。
37.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经过折叠后的滤材本体1相比于没有折叠之前的滤材本体1,有效过滤面积增加比率=折叠后的有效过滤面积/未折叠前的有效过滤面积,折叠后的有效过滤面积的大小与滤材本体1的折叠厚度和折叠次数呈正相关,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滤材本体 1的折叠厚度和折叠次数,进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增加滤材本体有效过滤面积的目的。
38.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个滤网单体3的斜切角度均为α,每一滤网单体3的有效过滤面积增加比率=1/sinα,从而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滤材本体1的斜切角度来最大程度实现每个滤网单体3的最大的有效过滤面积,进而增加滤材本体1的有效过滤面积。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