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3491发布日期:2022-12-14 03:3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循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现有的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装置不便于对于水流进行过滤,长时间易使管道发生堵塞,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
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3463497u公开了一种增氧水循环装置,包括混合容器,混合容器的外壁连有供水管,供水管远离混合容器的一端伸入池塘并且连有潜水泵,潜水泵安装在池塘底部,混合容器中设有增氧组件,增氧组件包括增氧管、增氧罩和制氧机,制氧机设在混合容器外部,增氧罩的罩面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增氧罩安装在混合容器中并且增氧罩的罩口朝向混合容器的内部底面,增氧管的一端伸入混合容器中与增氧罩连通,另一端与制氧机的出气端连接,混合容器底部开设有输水孔,输水孔位于增氧罩正下方,混合容器底部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端与输水孔连通,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有输水管,输水管通过分水组件向池塘供水,现有的技术中cn213463497u在使用的过程中,装置不便于对于水流进行过滤,长时间易使管道发生堵塞,同时,装置长时间水流发生静止,易使内部发生沉淀,吸附于装置内部,长时间易使装置发生腐蚀,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包括底板、固定板和机箱,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外围套设有抽水泵,所述导管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箱,所述滤箱内部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储水箱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围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滤板内部安装的滤网对水流内部异物进行过滤,另外,当装置过滤完成后,工作人员可拉动拉杆带动滤板两侧安装的滑块在滑轨内部进行滑动,此时可将滤板与滤网拉出装置进行清洁,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当装置内部水流进行循环过滤时,工作人员可启动电机带动传动杆与搅拌扇叶在储水箱内部进行旋转搅拌,防止装置内部水流长时间静止发生沉淀影响水质,增加了装置的清洁效率。
7.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承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支撑杆与底座使装置保持稳定,提升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储水箱一端固定连接有观察窗,观察窗内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板。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观察窗与玻璃板对装置内部水质进行观测,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9.优选的,所述滤箱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操作台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按钮,操作按钮一侧的操作台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按钮与显示屏对装置内部水质进行观测与调试,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10.优选的,所述抽水泵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内部活动连接有散热扇叶,抽水泵一端固定连接有透气网。当装置长时间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启动散热扇叶对装置内部进行散热,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11.优选的,所述滤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外围套设有防护垫。工作人员可通过握住防护垫拉动拉杆,提升了装置使用的舒适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在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滤板内部安装的滤网对水流内部异物进行过滤,另外,当装置过滤完成后,工作人员可拉动拉杆带动滤板两侧安装的滑块在滑轨内部进行滑动,此时可将滤板与滤网拉出装置进行清洁,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14.2、通过在储水箱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箱,当装置内部水流进行循环过滤时,工作人员可启动电机带动传动杆与搅拌扇叶在储水箱内部进行旋转搅拌,防止装置内部水流长时间静止发生沉淀影响水质,增加了装置的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杆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板;101、储水箱;102、滤箱;103、导管;104、抽水泵;2、承重板;201、支撑杆;202、底座;3、观察窗;301、玻璃板;4、操作台;401、操作按钮;402、显示屏;5、散热窗;501、透气网;502、散热扇叶;6、固定板;601、拉杆;602、防护垫;603、滑轨;604、滑块;605、滤板;606、滤网;7、机箱;701、电机;702、搅拌扇叶;703、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包括底板1、固定板6和机箱7,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101,储水箱101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管103,导管103外围套设有抽水泵104,导管103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箱102,滤箱102内部两侧设置有
滑轨603,滑轨603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604,滑块604之间固定连接有滤板605,滤板605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606,储水箱10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箱7,机箱7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01,电机701一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703,传动杆703外围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702。
23.基于实施例1的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是: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滤板605内部安装的滤网606对水流内部异物进行过滤,另外,当装置过滤完成后,工作人员可拉动拉杆601带动滤板605两侧安装的滑块604在滑轨603内部进行滑动,此时可将滤板605与滤网606拉出装置进行清洁,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当装置内部水流进行循环过滤时,工作人员可启动电机701带动传动杆703与搅拌扇叶702在储水箱101内部进行旋转搅拌,防止装置内部水流长时间静止发生沉淀影响水质,增加了装置的清洁效率。
24.实施例二
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循环水电能控制系统,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承重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1,支撑杆20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02,储水箱101一端固定连接有观察窗3,观察窗3内部固定连接有玻璃板301,滤箱102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4,操作台4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按钮401,操作按钮401一侧的操作台4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402,抽水泵104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窗5。散热窗5内部活动连接有散热扇叶502,抽水泵104一端固定连接有透气网501,滤板605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601,拉杆601外围套设有防护垫602。
26.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支撑杆201与底座202使装置保持稳定,提升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当装置进行使用时,装置可通过观察窗3与玻璃板301对装置内部水质进行观测,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按钮401与显示屏402对装置内部水质进行观测与调试,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如图1所示,当装置长时间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启动散热扇叶502对装置内部进行散热,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如图3所示,工作人员可通过握住防护垫602拉动拉杆601,提升了装置使用的舒适性。
27.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