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3145发布日期:2023-01-17 18:1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麻醉学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患者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现在,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和其他相关医学及其机制的研究,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其中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主要部分。
3.专利号为cn216537469u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内侧底部焊接安装有进气底座,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壁焊接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底座的顶部焊接安装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壁焊接安装有消毒灯,所述净化箱的前侧壁插接安装有第一过滤板与第二过滤板,通过消毒灯对麻醉气体进行照射进而对麻醉气体进行消毒,通过第一过滤板对麻醉气体内的重金属进行吸附,通过第二过滤板对麻醉气体内的细菌进行除菌,通过第三过滤板对麻醉气体杂质进行清除。
4.现有技术中对于麻醉气体的净化大多单一的通过多层过滤板实现过滤,因此对于麻醉气体无法很好地进行消毒,并且由于医疗器械需要定期进行内部消毒,从而不利于对于装置内壁进行消毒,继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一)实用新型目的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麻醉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以实现对麻醉气体进行消毒的同时方便装置本体内部定期消毒的目的。
7.(二)技术方案
8.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9.其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右侧壁下方固定连通有第一进气管,所述净化箱的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间隔板,所述第一间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间隔板,所述第二间隔板的其余侧壁与净化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间隔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间隔板,所述第三间隔板的其余侧壁与净化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间隔板的上方固定连通有曲型排气管,所述曲型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净化箱的右侧壁固定连通;
10.所述净化箱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麻醉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净化箱的内壁左侧设置有用于对麻醉气体进行二级消毒的消毒机构,所述净化箱的右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曲型排气管内侧麻醉气体进行温度调整的调温机构。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间隔板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三间隔板的左侧
壁固定连通有第三进气管,所述净化箱的底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移动净化箱的万向轮,所述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12.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多个过滤板,多个所述过滤板分别与净化箱的左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净化箱的左侧壁与内壁右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可供过滤板滑动的开口,多个所述过滤板的左侧共同设置有用于对过滤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13.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壁与多个过滤板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挡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挡板与净化箱的左侧壁分别开设有可供螺栓旋动的螺纹限位孔,多个所述过滤板均位于第一间隔板的下方。
14.优选的,所述第三间隔板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对麻醉气体进行一级消毒的紫外线消毒灯,两个所述紫外线消毒灯均位于第三间隔板的下方,两个所述紫外线消毒灯均位于第一间隔板的上方。
15.优选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排液管的左侧壁与净化箱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排液管的右侧壁固定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所述第二排液管的左侧壁固定连通有第二进液管,所述净化箱的左侧壁开设有可供第二进液管延伸至净化箱外侧的开口。
16.优选的,所述调温机构包括第一进液管和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的左侧壁与净化箱的右侧壁固定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的底部与净化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位于第二间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一进液管位于第一间隔板的上方。
17.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通过紫外线消毒灯对麻醉气体进行消毒,并通过设置有第二排液管和雾化喷头,可以通过第二排液管和雾化喷头对麻醉气体进一步的进行消毒,此外通过设置有曲型排气管、第一进液管、第一排液管,可以通过控制第一进液管内的液体温度改变对于曲型排气管内侧的气体进行降温或者升温,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并且可通过第一进液管、第三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实现对于装置内部整体的消毒。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多个过滤板,并通过设置有挡板和螺栓,可以实现对于过滤板的限位,并可根据实际需求对于过滤板进行更换,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2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5.附图说明:1、净化箱;2、第一间隔板;3、第二间隔板;4、第三间隔板;5、第一进气
管;6、第二进气管;7、第三进气管;8、曲型排气管;9、第一进液管;10、第一排液管;11、过滤板;12、挡板;13、螺栓;14、紫外线消毒灯;15、第二排液管;16、雾化喷头;17、第二进液管;1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公开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
27.参照图1-4:
28.实施例一
29.一种麻醉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1,净化箱1的右侧壁下方固定连通有第一进气管5,净化箱1的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间隔板2,第一间隔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间隔板3,第二间隔板3的其余侧壁与净化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间隔板3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间隔板4,第三间隔板4的其余侧壁与净化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间隔板3的上方固定连通有曲型排气管8,曲型排气管8的另一端与净化箱1的右侧壁固定连通。
30.净化箱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麻醉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净化箱1的内壁左侧设置有用于对麻醉气体进行二级消毒的消毒机构,净化箱1的右侧壁设置有用于对曲型排气管8内侧麻醉气体进行温度调整的调温机构。
31.需要说明的是,当多层过滤板11需要进行更换时,旋动螺栓13,改变挡板12的位置,将过滤板11移出净化箱1内,并可通过万向轮18改变净化箱1的位置。
32.具体的,第一间隔板2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进气管6,第三间隔板4的左侧壁固定连通有第三进气管7,净化箱1的底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移动净化箱1的万向轮18,第二进气管6和第三进气管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33.更具体的,第三间隔板4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对麻醉气体进行一级消毒的紫外线消毒灯14,两个紫外线消毒灯14均位于第三间隔板4的下方,两个紫外线消毒灯14均位于第一间隔板2的上方。
34.实施例二
35.一种麻醉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过滤机构包括多个过滤板11,多个过滤板11分别与净化箱1的左侧壁滑动连接,净化箱1的左侧壁与内壁右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可供过滤板11滑动的开口,多个过滤板11的左侧共同设置有用于对过滤板11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36.进一步的,调温机构包括第一进液管9和第一排液管10,第一进液管9的左侧壁与净化箱1的右侧壁固定连通,第一排液管10的底部与净化箱1的顶部固定连通,第一排液管10位于第二间隔板3的右侧,第一进液管9位于第一间隔板2的上方。
37.具体的,限位机构包括挡板12,挡板12的右侧壁与多个过滤板11的左侧滑动连接,挡板12的上下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栓13,挡板12与净化箱1的左侧壁分别开设有可供螺
栓13旋动的螺纹限位孔,多个过滤板11均位于第一间隔板2的下方。
38.更具体的,消毒机构包括第二排液管15,第二排液管15的左侧壁与净化箱1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第二排液管15的右侧壁固定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16,第二排液管15的左侧壁固定连通有第二进液管17,净化箱1的左侧壁开设有可供第二进液管17延伸至净化箱1外侧的开口。
39.需要说明的是,经过曲型排气管8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一进液管9往第二间隔板3、第一间隔板2与净化箱1形成的空腔内注入液体进行降温,多余的液体通过第一排液管10排出,可将经过雾化喷头16高温消毒的麻醉气体进行冷却,并可通过改变经过第一进液管9进入空腔内的液体温度实现对于排出曲型排气管8麻醉气体温度的控制。
40.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第一进气管5往净化箱1内注入麻醉气体,麻醉气体经过多层过滤板11进行过滤和吸附,接着麻醉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6进入第三间隔板4下方,紫外线消毒灯14开始工作,对麻醉气体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接着麻醉气体通过第三进气管7进入第三间隔板4上方,通过第二进液管17和第二排液管15以及雾化喷头16对麻醉气体进行充分高温消毒,麻醉气体通过曲型排气管8排出;
41.在经过曲型排气管8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一进液管9往第二间隔板3、第一间隔板2与净化箱1形成的空腔内注入液体进行降温,多余的液体通过第一排液管10排出,可将经过雾化喷头16高温消毒的麻醉气体进行冷却,并可通过改变经过第一进液管9进入空腔内的液体温度实现对于排出曲型排气管8麻醉气体温度的控制,当多层过滤板11需要进行更换时,旋动螺栓13,改变挡板12的位置,将过滤板11移出净化箱1内,并可通过万向轮18改变净化箱1的位置。
42.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公开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