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清杂装置。
背景技术:2.污水处理是从城市废水中去除污染物的过程,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一些工业废水,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用于去除污染物,并产生足以安全释放到环境中的经过处理的废水。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底部在一段时间后都会堆积大量的污泥,而为了保证污水处理的正常有效进行,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污水处理沉淀池内部的污泥进行清理。
3.授权公告号为cn21396531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侧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且所述丝杆的端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安装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上端的中部设置有内螺纹筒,且所述内螺纹筒旋合在丝杆的外部,所述刮泥板的侧表面安装有挡板;通过沉淀池内部安装的刮泥板,同时刮泥板上端中部设置的内螺纹筒旋合在丝杆的外部,且丝杆的端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便于刮泥板在沉淀池的内部移动,同时刮泥板侧表面通过扭力弹簧轴转动安装有挡板,且刮泥板的表面固定有限位板,便于刮泥板对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进行刮除。
4.但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装置存在一定不足:挡板在污泥的作用下偏转并与限位板接触,同时扭力弹簧轴进行扭转,使泥通过刮泥槽到达刮泥板的另一侧,导致在通过丝杆使挡板反向移动刮泥时,挡板在之前便有一定的角度,造成污泥不能完全到达刮泥板的另一侧,从而出现沉淀池污泥清除不彻底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清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清杂装置,包括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刮架,刮架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插槽,插槽内滑动连接有挡架,且挡架与沉淀池本体接触,所述刮架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穿过刮架并与挡架固定连接,所述刮架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分散槽,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刮架螺纹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穿过沉淀池本体并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排污口内固定连接有排污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
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受力架,受力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绳,且拉绳的一端穿过沉淀池本体并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且拉簧与沉淀池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刮架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块,且推块与受力架对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且弹簧与沉淀池本体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受力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推块对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刮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条,且橡胶条与沉淀池本体接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且导向杆与刮架滑动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且密封垫与沉淀池本体接触。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挡架和分散槽的配合使用,电动伸缩杆缩短带动挡架沿着插槽向上移动,从而使分散槽得到打开,伺服电机转动使螺纹杆带动刮架向左移动,从而通过分散槽对沉淀池本体底部的污泥进行分散,然后电动伸缩杆伸长带动挡架沿着插槽向下移动,使分散槽闭合,然后伺服电机反向转动使螺纹杆带动刮架向右移动,并通过挡架使沉淀池本体底部的污泥得到刮除,提高了装置的清除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受力架和挡板的配合使用,刮架通过推块使受力架向外移动,受力架向外移动使拉绳带动挡板向上移动,从而使排污口打开,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立体图。
21.图中标号说明:
22.1、伺服电机;2、螺纹杆;3、沉淀池本体;4、导向杆;5、刮架;6、推块;7、电动伸缩杆;8、橡胶垫;9、拉簧;10、受力架;11、拉绳;12、滑槽;13、排污管;14、排污口;15、密封垫;16、挡板;17、挡架;18、橡胶条;19、插槽;20、分散槽;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清杂装置,包括沉淀池本体3,沉淀池本体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刮架5,刮架5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插槽19,插槽19内滑动连接有挡架17,且挡架17与沉淀池本体3接触,刮架5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且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端穿过刮架5并与挡架17固定连接,刮架5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分散槽20,沉淀池本体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且螺纹杆2与刮架5螺纹连接,沉淀池本体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且伺服电机1输出轴的一端穿过沉淀池本体3并与螺纹杆2固定连接,沉淀池本体3的一侧开设有排污口14,排污口14内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3。
28.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沉淀池本体3底部的污泥进行刮除时,首先启动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缩短带动挡架17沿着插槽19向上移动,从而使分散槽20得到打开,然后启动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转动带动螺纹杆2转动,螺纹杆2转动带动刮架5向左移动,从而通过分散槽20对沉淀池本体3底部的污泥进行分散,直至刮架5移动至与沉淀池本体3的一侧内壁相接触,然后电动伸缩杆7伸长带动挡架17沿着插槽19向下移动,从而使分散槽20得到闭合,然后伺服电机1反向转动使螺纹杆2带动刮架5向右移动,并通过挡架17使沉淀池本体3底部的污泥得到刮除,并从排污口14排出。
29.具体的,请参阅图2-3,沉淀池本体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挡板16,沉淀池本体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受力架10,受力架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绳11,且拉绳11的一端穿过沉淀池本体3并与挡板16固定连接,受力架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9,且拉簧9与沉淀池本体3固定连接,刮架5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块6,且推块6与受力架10对应。
30.本实施例中,刮架5向右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刮架5通过推块6使受力架10向外移动,受力架10向外移动使拉绳11带动挡板16向上移动,从而使排污口14得到打开,拉簧9能够辅助受力架10向左移动复位。
31.具体的,请参阅图2,挡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21,且弹簧21与沉淀池本体3固定连接。
32.本实施例中,弹簧21能够辅助挡板16向下移动复位。
33.具体的,请参阅图2,两个受力架1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8,且橡胶垫8与推块6对应。
34.本实施例中,橡胶垫8能够对受力架10进行防护,避免受力架10直接与推块6接触碰撞而出现损坏。
35.具体的,请参阅图2,刮架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条18,且橡胶条18与沉淀池本体3接触。
36.本实施例中,橡胶条18能够对沉淀池本体3的侧壁上沾附的污泥进行刮除。
37.具体的,请参阅图1,沉淀池本体3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4,且导向杆4与刮架5滑动连接。
38.本实施例中,导向杆4能够对刮架5进行导向,避免刮架5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斜。
39.具体的,请参阅图2,挡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5,且密封垫15与沉淀池本体3接触。
40.本实施例中,密封垫15能够使挡板16与沉淀池本体3贴合的更加紧密。
41.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沉淀池本体3底部的污泥进行刮除时,首先启动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缩短带动挡架17沿着插槽19向上移动,从而使分散槽20得到打开,然后启动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转动带动螺纹杆2转动,螺纹杆2转动带动刮架5向左移动,从而通过分散槽20对沉淀池本体3底部的污泥进行分散,直至刮架5移动至与沉淀池本体3的一侧内壁相接触,然后电动伸缩杆7伸长带动挡架17沿着插槽19向下移动,从而使分散槽20得到闭合,然后伺服电机1反向转动使螺纹杆2带动刮架5向右移动,并通过挡架17使沉淀池本体3底部的污泥得到刮除,当刮架5向右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刮架5通过推块6使受力架10向外移动,受力架10向外移动使拉绳11带动挡板16向上移动,拉簧9能够辅助受力架10向左移动复位,从而使排污口14得到打开,进而使污泥从排污口14排出。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