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樟脑的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3826发布日期:2023-03-10 22:1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樟脑的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然樟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然樟脑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2.樟脑是二环单帖莰族类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0h16o,室温下为白色或透明的固体,易升华。樟脑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等症状。天然樟脑具有独特的樟脑气息,并略带薄荷香气,为樟科植物樟树的枝、干、叶及根部,经提炼制得的颗粒状结晶。
3.公开号为cn 216934782 u的专利申请,一种天然樟脑的提取装置,所述包括:提取釜、超声波探头、冷凝器、油水分离器、粗油釜、冷凝管和储油罐。所述超声波探头伸入提取釜的内腔底部。所述提取釜管道连通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管道连通油水分离器。所述油水分离器上设有出油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油口管道连通粗油釜,所述出水口管道连通提取釜。所述粗油釜经冷凝管管道连通储油罐。所述冷凝管中设有栅板。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取樟脑和樟油,樟脑和樟油的总提取率达到2.9%以上,结晶樟脑的一次质量收率达到1%以上,具有樟脑和樟油提取率高,能耗低的优势。
4.但是该公开文件中的油水分离器并未公开如何对油水进行分离的步骤,进而造成对油水分离器公开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樟脑的提取装置,解决了现有油水分离器公开不充分的技术问题。
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天然樟脑的提取装置,包括桶体、盖子,桶体的开口处装设有第一漏斗,方便了油水通过第一漏斗流入桶体的内部,第一漏斗的开口处装设有环形板,环形板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方便了油流入环形槽的内部;
8.且盖子位于环形板的一侧,盖子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道、与第一滑道相连通的第二滑道,第二滑道的内部滑动配合有滑动板,第一滑道的内部弹性且滑动配合有第二漏斗,且第二漏斗的下端位于第一漏斗的上侧。
9.可选的,桶体上连接并连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内部装设有阀门,环形槽的内部连接并连通有第二管道,盖子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第二滑道相连通,滑动板的一侧装设有滑动块,且滑动块位于滑槽的内部,方便了滑动块在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
10.可选的,第二漏斗的外侧壁装设有两个连接板,盖子的一侧装设有两个固定筒,固定筒的一端滑动配合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装设在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板与盖子之间装设有弹簧,方便了连接板在弹簧弹性的作用下复位。
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的环形槽,通过油会漂浮在水面上的原理,随
着油水在桶体、第一漏斗内部增多而流入环形板的环形槽内,并通过第二管道对其进行排出并收集,以使对油水进行分离,使得油水分离的过程更加的便捷。
13.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桶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9.桶体1,第一管道101,阀门102,第一漏斗103,环形板104,环形槽105,第二管道106;
20.盖子2,第二滑道201,滑动板202,滑槽203,滑动块204,固定筒205,滑动杆206,弹簧207,第一滑道208;
21.第二漏斗3,连接板301。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3.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4.请参阅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天然樟脑的提取装置,包括:桶体1、盖子2,桶体1的开口处装设有第一漏斗103,方便了油水通过第一漏斗103流入桶体1的内部,第一漏斗103的开口处装设有环形板104,环形板104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105,方便了油流入环形槽105的内部;
25.且盖子2位于环形板104的一侧,盖子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道208、与第一滑道208相连通的第二滑道201,第二滑道201的内部滑动配合有滑动板202,第一滑道208的内部弹性且滑动配合有第二漏斗3,方便了第二漏斗3在第一滑道208的内部滑动,且第二漏斗3的下端位于第一漏斗103的上侧。
26.当需要对油水进行分离时,首先滑动滑动板202,滑动板202从第二漏斗3的一端滑出,滑动板202解除对第二漏斗3的定位,弹簧207在弹性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板301复位,连接板301带动第二漏斗3的一端从第一滑道208内滑出,然后把油水通过第二漏斗3、第一漏斗103放置在桶体1内部,因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故油会漂浮在水的上侧,随着桶体1、第一漏斗103油水的增多,油会流入环形板104的环形槽105的内部并通过第二管道106流出,进而对流出的油进行收集,然后通过转动阀门102,桶体1内部的水通过第一管道101排出并对
其进行收集;
27.当需要对油水分离后,按压第二漏斗3并滑动滑动板202,滑动板202把第二漏斗3定位在盖子2的底部。
28.设置的环形槽105,通过油会漂浮在水面上的原理,随着油水在桶体1、第一漏斗103内部增多而流入环形板104的环形槽105内,并通过第二管道106对其进行排出并收集,以使对油水进行分离,使得油水分离的过程更加的便捷。
29.具体的,桶体1上连接并连通有第一管道101,第一管道101的内部装设有阀门102,环形槽105的内部连接并连通有第二管道106,方便了通过第二管道106对环形槽105内部的油进行排出,盖子2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03,且滑槽203与第二滑道201相连通,滑动板202的一侧装设有滑动块204,且滑动块204位于滑槽203的内部,方便了滑动块204在滑槽203的内部进行滑动,环形板104的上侧装设有固定环,且盖子2装设在固定环的一侧。
30.具体的,第二漏斗3的外侧壁装设有两个连接板301,盖子2的一侧装设有两个固定筒205,固定筒205的一端滑动配合有滑动杆206,方便了滑动杆206在固定筒205内滑动,提高了滑动杆206在滑动时的稳定性,滑动杆206的一端装设在连接板301的一侧,连接板301与盖子2之间装设有弹簧207,方便了连接板301在弹簧207弹性的作用下复位。
31.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3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