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0050发布日期:2022-12-14 02:4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用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除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2.除尘装置是用来除去空气中灰尘的装置,在建筑工地施工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灰尘产生,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所以施工场场地需要进行除尘。常见的除尘方式有喷雾除尘,通过设备喷出大量的水雾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达到除尘的效果。在需要对不同范围的施工场地进行喷雾除尘的时候,常见的喷雾除尘设备的喷雾管是固定角度的,需要改变整个设备的角度来改变喷雾除尘设备的除尘范围,达到对不同大小的施工场地进行适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喷雾除尘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为解决喷雾除尘设备不方便通过调节喷雾管的角度,来改变喷雾除尘设备除尘范围的问题所提出一种建筑工地用除尘设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用除尘设备,包括控制箱和喷雾管,所述控制箱的表面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控制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滑动连接有调控板,所述调控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控制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调节块。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面对不同的施工场地的除尘范围时,可以通过改变喷雾管的角度,达到改变喷雾除尘设备喷出水雾的范围,达到适应不同要求的施工除尘范围的效果。
6.优选的,所述调节块靠近调控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珠,所述圆珠与调控板转动连接。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可以减小调节块与调控板之间的摩擦力,使调节板更轻松的在调控板上移动。
8.优选的,所述调节块远离调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与喷雾管转动连接。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可以减小调节块与喷雾管之间的摩擦力,使调节块更容易的在喷雾管上移动。
10.优选的,所述调控板靠近调节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轨,所述限位轨的尺寸与调节块的尺寸相适配。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可以限制调节块在调控板上的移动轨迹,提升调节块在调控板上移动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表面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l形板,所述l形板与控制箱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四角固定连接有移动轮。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可以通过控制移动轮接触地面,来达到更方便的改变喷雾除尘设备的位置的效果,减小工作人员移动喷雾除尘设备的难度。
14.优选的,所述连接板是“u”形板,所述连接板的两臂与底板固定连接。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可以将齿条对底板的力进行分散,使底板受力更加均匀,更不容易受力弯曲。
16.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齿条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尺寸与限位块的尺寸相适配。
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可以限制齿条的移动轨迹,提升齿条移动的稳定性。
18.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面对不同的施工场地的除尘范围时,可以通过改变喷雾管的角度,达到改变喷雾除尘设备喷出水雾的范围,达到适应不同要求的施工除尘范围的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技术移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技术图1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箱;2、喷雾管;3、调节装置;31、支撑架;32、气缸;33、调控板;34、支撑块;35、调节块;36、圆珠;37、支架;38、转动管;39、限位轨;4、移动装置;41、l形板;42、伺服电机;43、齿轮;44、齿条;45、连接板;46、底板;47、移动轮;4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除尘设备,包括控制箱1和喷雾管2,控制箱1的表面设有调节装置3,控制箱1的表面设有移动装置4。
25.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调节装置3包括支撑架31,支撑架31与控制箱1固定连接,支撑架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32,气缸32的输出端滑动连接有调控板33,调控板3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块34,支撑块34与控制箱1固定连接,支撑架3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调节块35。在面对不同的施工场地的除尘范围时,可以通过改变喷雾管2的角度,达到改变喷雾除尘设备喷出水雾的范围,达到适应不同要求的施工除尘范围的效果。
26.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调节块35靠近调控板3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珠36,圆珠36与调控板33转动连接。可以减小调节块35与调控板33之间的摩擦力,使调节板更轻松的在调控板33上移动。调节块35远离调控板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37,支架37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管38,转动管38与喷雾管2转动连接。可以减小调节块35与喷雾管2之间的摩擦力,使调节块35更容易的在喷雾管2上移动。调控板33靠近调节块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轨39,限位轨39的尺寸与调节块35的尺寸相适配。可以限制调节块35在调控板33上的移动轨迹,提升调节块35在调控板33上移动的稳定性。
27.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移动装置4包括l形板41,l形板41与控制箱1
固定连接,l形板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2,伺服电机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43,齿轮43的表面啮合有齿条44,齿条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5,连接板4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46,底板46的四角固定连接有移动轮47。可以通过控制移动轮47接触地面,来达到更方便的改变喷雾除尘设备的位置的效果,减小工作人员移动喷雾除尘设备的难度。
28.参照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连接板45是“u”形板,连接板45的两臂与底板46固定连接。可以将齿条44对底板46的力进行分散,使底板46受力更加均匀,更不容易受力弯曲。控制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8,齿条44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尺寸与限位块48的尺寸相适配。可以限制齿条44的移动轨迹,提升齿条44移动的稳定性。
29.工作原理为:通过控制箱1来控制喷雾除尘机上的喷雾管2喷出水雾,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达到除尘的效果。在需要对喷雾管2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时候,先启动支撑架31上的气缸32,使气缸32的输出端改变支撑块34上的调控板33与控制箱1之间的角度,使调控板33有限位轨39的一端翘起,然后调控板33会与有圆珠36的调节块35接触,然后带着调节块35在支撑架31上向上移动,然后调节块35上支架37套着的转动管38就会与喷雾管2接触,将喷雾管2的喷雾口向上顶起,改变喷雾管2喷出水雾的角度,进而改变喷雾管2的除尘范围。通过调节装置3,在面对不同的施工场地的除尘范围时,可以通过改变喷雾管2的角度,达到改变喷雾除尘设备喷出水雾的范围,达到适应不同要求的施工除尘范围的效果。
30.再需要移动喷雾除尘机的位置的时候,可以先启动l形板41上的伺服电机42,然后伺服电机42的输出端带着齿轮43转动,齿轮43转动会带着齿轮43移动,齿条44被限位块48限制者移动轨迹,齿条44移动会带着连接板45移动,连接板45移动会带着底板46向下移动,然后使底板46上的移动轮47接触地面,并使控制箱1原本的支撑腿脱离地面。通过移动装置4,可以通过控制移动轮47接触地面,来达到更方便的改变喷雾除尘设备的位置的效果,减小工作人员移动喷雾除尘设备的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