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端面研磨机冷却液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7901发布日期:2023-01-04 04:1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端面研磨机冷却液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双端面研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端面研磨机冷却液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双端面研磨机在对工件进行研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冷却液对工件进行冷却并带走研磨出的金属碎屑,通过循环装置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循环,提高冷却液的使用效果,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现有的冷却液循环装置在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循环的过程中,其金属碎屑容易在过滤板上堆积堵塞,影响冷却液的循环效果;
4.2.现有的冷却液循环装置在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循环的过程中,不便于对过滤出的金属碎屑进行清理,需要停机并对金属碎屑进行处理,影响工件的加工效率。
5.因此,现有的一种双端面研磨机冷却液循环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端面研磨机冷却液循环装置,通过冷却液循环筒、冷却液循环水泵、衔接杆、三通管、阀门、拼接管、l形限位槽、过滤网筒、对接管和限位柱,解决了现有的冷却液循环装置在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循环的过程中,其金属碎屑容易在过滤板上堆积堵塞,影响冷却液的循环效果,需要停机并对金属碎屑进行处理,影响工件加工效率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端面研磨机冷却液循环装置,包括冷却液循环筒,所述冷却液循环筒的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循环水泵,所述冷却液循环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下端固定连有一对阀门,一对所述阀门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拼接管,所述拼接管的下端嵌设有过滤网筒,所述过滤网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与拼接管之间相嵌合,所述对接管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柱,所述拼接管的内壁开设有一对l形限位槽,所述限位柱与l形限位槽之间相匹配,冷却液通过三通管进入过滤网筒后,过滤网筒能够过滤出金属碎屑并对其进行收纳,因过滤网筒呈长筒状,当金属碎屑在在过滤网筒的内部收纳堆积并对其底部进行堵塞时,其冷却液以及能够从过滤网筒的外圆周析出,相对于传统的过滤板,不仅不易形成堵塞现象,还能对金属碎屑进行收纳,便于人员对其进行清理,设置两个过滤网筒,当其中一个过滤网筒内部的金属碎屑即将满溢时,另一个过滤网筒才刚刚参与过滤作业,此时关闭满溢过滤网筒所对应的阀门,并对过滤网筒进行拆卸,从而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对金属碎屑进行清理,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
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循环筒的内壁开设有一对槽口,一对所述槽口与衔接杆的
两端相匹配,槽口对衔接杆的两端进行限位,提高衔接杆在固定安装完毕后的稳定性。
10.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循环筒的外圆周面贯穿有一对螺栓,衔接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与螺纹孔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便于将衔接杆以及衔接杆上的各部件从冷却液循环筒上进行拆卸,方便人员对其进行检修。
11.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管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限位柱远离对接管的一端贯穿橡胶层,提高对接管与拼接管之间的密封效果。
12.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循环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层,提高冷却液循环筒放置的稳定性。
13.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循环筒的外圆周面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明观察窗,便于人员观察冷却液循环筒内部冷却液的状态。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冷却液循环筒、冷却液循环水泵、衔接杆、三通管和过滤网筒,解决了现有的冷却液循环装置在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循环的过程中,其金属碎屑容易在过滤板上堆积堵塞,影响冷却液的循环效果的问题,三通管的上端接通双端面研磨机的出水管,冷却液循环水泵接通双端面研磨机的进水管,从而实现对冷却液的循环使用,冷却液通过三通管进入过滤网筒后,过滤网筒能够过滤出金属碎屑并对其进行收纳,因过滤网筒呈长筒状,当金属碎屑在在过滤网筒的内部收纳堆积并对其底部进行堵塞时,其冷却液以及能够从过滤网筒的外圆周析出,相对于传统的过滤板,不仅不易形成堵塞现象,还能对金属碎屑进行收纳,便于人员对其进行清理。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阀门、拼接管、l形限位槽、过滤网筒、对接管和限位柱,解决了现有的冷却液循环装置在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循环的过程中,不便于对过滤出的金属碎屑进行清理,需要停机并对金属碎屑进行处理,影响工件加工效率的问题,当双端面研磨机开始运行时,打开其中一个阀门,当双端面研磨机双端面研磨机一段时间后,打开另一个阀门,从而使得过滤网筒能够交替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处理,当其中一个过滤网筒内部的金属碎屑即将满溢时,另一个过滤网筒才刚刚参与过滤作业,此时关闭满溢过滤网筒所对应的阀门,并对过滤网筒进行拆卸,从而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对金属碎屑进行清理,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且过滤网筒的对接端通过对接管和限位柱嵌入旋接在拼接管的内腔,便于人员对过滤网筒快速进行拆卸,提高过滤网筒的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液循环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拼接管和过滤网筒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2.100、冷却液循环筒;101、槽口;102、螺栓;103、橡胶防滑层;104、方孔;105、透明观察窗;200、冷却液循环水泵;300、衔接杆;301、螺纹孔;400、三通管;500、阀门;600、拼接管;601、l形限位槽;700、过滤网筒;701、对接管;702、限位柱;703、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端面研磨机冷却液循环装置,包括冷却液循环筒100,冷却液循环筒100的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循环水泵200,冷却液循环筒10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衔接杆300,衔接杆30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400,三通管400的下端固定连有一对阀门500,一对阀门500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拼接管600,拼接管600的下端嵌设有过滤网筒700,过滤网筒70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对接管701,对接管701与拼接管600之间相嵌合,对接管701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柱702,拼接管600的内壁开设有一对l形限位槽601,限位柱702与l形限位槽601之间相匹配,三通管400的上端接通双端面研磨机的出水管,冷却液循环水泵200接通双端面研磨机的进水管,从而实现对冷却液的循环使用,冷却液通过三通管400进入过滤网筒700后,过滤网筒700能够过滤出金属碎屑并对其进行收纳,因过滤网筒700呈长筒状,当金属碎屑在在过滤网筒700的内部收纳堆积并对其底部进行堵塞时,其冷却液以及能够从过滤网筒700的外圆周析出,相对于传统的过滤板,不仅不易形成堵塞现象,还能对金属碎屑进行收纳,便于人员对其进行清理,当双端面研磨机开始运行时,打开其中一个阀门500,当双端面研磨机双端面研磨机一段时间后,打开另一个阀门500,从而使得过滤网筒700能够交替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处理,当其中一个过滤网筒700内部的金属碎屑即将满溢时,另一个过滤网筒700才刚刚参与过滤作业,此时关闭满溢过滤网筒700所对应的阀门500,并对过滤网筒700进行拆卸,从而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对金属碎屑进行清理,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且过滤网筒700的对接端通过对接管701和限位柱702嵌入旋接在拼接管600的内腔,便于人员对过滤网筒700快速进行拆卸,提高过滤网筒700的拆卸效率。
25.其中如图2-3所示,冷却液循环筒100的内壁开设有一对槽口101,一对槽口101与衔接杆300的两端相匹配,槽口101对衔接杆300的两端进行限位,提高衔接杆300在固定安装完毕后的稳定性,冷却液循环筒100的外圆周面贯穿有一对螺栓102,衔接杆300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301,螺栓102与螺纹孔301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便于将衔接杆300以及衔接杆300上的各部件从冷却液循环筒100上进行拆卸,方便人员对其进行检修。
26.其中如图4所示,对接管701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层703,限位柱702远离对接管701的一端贯穿橡胶层703,提高对接管701与拼接管600之间的密封效果。
27.其中如图3所示,冷却液循环筒10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层103,提高冷却液循环筒100放置的稳定性,冷却液循环筒100的外圆周面开设有方孔104,方孔1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明观察窗105,便于人员观察冷却液循环筒100内部冷却液的状态。
28.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三通管400的上端接通双端面研磨机的出水管,冷却液循环水泵200接通双端面研磨机的进水管,从而实现对冷却液的循环使用,冷却液通过三通管400进入过滤网筒700后,过滤网筒700能够过滤出金属碎屑并对其进行收纳,因过滤网筒700呈长筒状,当金属碎屑在在过滤网筒700的内部收纳堆积并对其底部进行堵塞时,其冷却液以及能够从过滤网筒700的外圆周析出,相对于传统的过滤板,不仅不易形成堵塞现象,还能对金属碎屑进行收纳,便于人员对其进行清理,当双端面研磨机开始运行时,打开其中一个阀门500,当双端面研磨机双端面研磨机一段时间后,打开另一个阀门500,从而使
得过滤网筒700能够交替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处理,当其中一个过滤网筒700内部的金属碎屑即将满溢时,另一个过滤网筒700才刚刚参与过滤作业,此时关闭满溢过滤网筒700所对应的阀门500,并对过滤网筒700进行拆卸,从而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对金属碎屑进行清理,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且过滤网筒700的对接端通过对接管701和限位柱702嵌入旋接在拼接管600的内腔,便于人员对过滤网筒700快速进行拆卸,提高过滤网筒700的拆卸效率。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