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混合喷雾除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7664发布日期:2022-12-17 14:0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气液混合喷雾除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气液混合喷雾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2.气液混合喷雾除臭设备是一种新型净化除臭设备装置,其原理是在需要除臭的位置上方铺设多条管道,将除臭液雾化并通入该多条管道中,然后在每条管道上间距安装多个喷头,使除臭液经过喷头喷出,以除掉空气中的微量固体粉尘和臭气。
3.基于此,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2854176u中的一种气液混合喷雾除臭装置,包括水源系统、气源系统、控制主机、管路、液体管道、气体管道、喷头以及喷雾管道;喷雾管道分别通过液体管道与气体管道连通水源系统与气源系统,喷雾管道上还连接有伸缩架,伸缩架包括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的节臂组;节臂组上设置有伸缩气缸,管路一端连通喷雾管道,另一端连接喷头。
4.该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单个喷头所能喷射的范围,从而减少了整体管道的铺设量,但是,该专利技术中对除臭液进行配药的方式主要依靠原液箱和自动配药器的配合进行配置,而这种配药方式及配药装置均较为简单,容易使得每次配出的除臭液浓度误差较大,从而不利用除臭液对车间内的臭气进行处理。
5.综上,发明气液混合喷雾除臭系统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气液混合喷雾除臭系统,以解决该专利技术中对除臭液进行配药的方式主要依靠原液箱和自动配药器的配合进行配置,而这种配药方式及配药装置均较为简单,容易使得每次配出的除臭液浓度误差较大,从而不利用除臭液对车间内的臭气进行处理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液混合喷雾除臭系统,包括支撑架,还包括:
8.用于对除臭液体进行雾化的气源部件,所述气源部件设置在支撑架的外壁底端下方;
9.用于对除臭液体进行混合配制的混液配制部件,所述混液配制部件设置在支撑架的外壁顶端;
10.用于将雾化除臭液进行喷洒的喷洒部件,所述喷洒部件分别与混液配制部件和气源部件连通。
11.优选的,所述气源部件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外壁右侧设置有空压机,所述储气罐与空压机均设置在支撑架的外壁底端下方,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与空压机的进气口通过空气输送管道固定连连通,所述空压机的排气口固定连通有输气管。
12.优选的,所述混液配制部件包括混液箱,所述混液箱的外壁底端与支撑架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混液箱的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混液箱的外壁左侧且与搅
拌叶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伺服电机。
13.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外壁底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右端与混液箱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外壁右端通过输出轴与搅拌叶的外壁左端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混液箱的外壁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原液储存箱,所述原液储存箱的外壁底端与混液箱外壁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混液箱的内壁顶端在与原液储存箱对应位置处镶嵌有空心喷洒板,所述空心喷洒板的外壁底端连通有喷嘴,所述原液储存箱的外壁底端通过输液管与空心喷洒板的内壁顶端右侧连通,所述输液管的内壁固定有电磁控制阀。
15.优选的,所述混液箱的内壁顶端且远离原液储存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混液箱的一端与储水箱连通,所述混液箱的外壁顶端且位于进水管的左端连接有液位检测传感器,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口穿过混液箱的内壁顶端并设置在混液箱的内壁底端左侧。
16.优选的,所述混液箱的外壁右端通过支架固定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的吸水口通过管道与混液箱的内壁右侧底部连通,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输水管。
17.优选的,所述喷洒部件包括液体管道,所述液体管道的外壁上端设置有气体管道,所述气体管道与液体管道的相对一侧外壁通过短管连通,所述输气管的远离空压机的一端与气体管道的内壁连通,所述输水管远离高压水泵的一端与液体管道的内壁连通,所述液体管道的内侧壁固定连通有喷洒管,所述喷洒管的内壁底端固定连通有雾化喷头。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液位检测传感器可对混液箱内液位实时进行检测,而通过设置的原液储存箱和空心喷洒板可向混液箱内补充除臭原液,通过设置的储水箱与进水管可向混液箱内补充稀释水,通过对除臭原液和稀释水补充前后的液位高度进行测量,再乘于混液箱的底面积即可得出补充的除臭原液和稀释水的量,通过将除臭原液和稀释水按照所测的比例进行添加,配合设置的伺服电机和搅拌叶对其进行混合搅拌,通过上述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对所喷洒的除臭液的浓度进行把控,避免每次喷洒的除臭液存在浓度差距较大的情况,进而更有利于除臭液对车间内的臭气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液箱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液体管道与喷洒管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洒管与雾化喷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00、支撑架;200、储气罐;210、空压机;211、输气管;220、气体管道;300、混液箱;310、伺服电机;320、搅拌叶;330、高压水泵;331、输水管;340、液体管道;341、喷洒管;342、雾化喷头;350、进水管;360、液位检测传感器;370、原液储存箱;371、空心喷洒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混合喷雾除臭系统,包括支撑架100,还包括用于对除臭液体进行雾化的气源部件,气源部件设置在支撑架100的外壁底端下方,气源部件包括储气罐200,设置的储气罐200内储存有空气,储气罐200的外壁右侧设置有空压机210,设置的空压机210是为了对空气进行增压,使得空气能以高压的方式进入到气体管道220内,储气罐200与空压机210均设置在支撑架100的外壁底端下方,储气罐200的出气口与空压机210的进气口通过空气输送管道固定连连通,空压机210的排气口固定连通有输气管211,设置的输气管211是为了将高压空气输送至气体管道220内,设置的输气管211材质优选为不锈钢;
27.用于对除臭液体进行混合配制的混液配制部件,混液配制部件设置在支撑架100的外壁顶端,混液配制部件包括混液箱300,混液箱300的外壁底端与支撑架100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混液箱300的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有搅拌叶320,混液箱300的外壁左侧且与搅拌叶320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伺服电机310,伺服电机310的外壁底端固定有支撑板,设置的支撑板是为了将伺服电机310与混液箱300的外壁左侧进行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外壁右端与混液箱300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310的外壁右端通过输出轴与搅拌叶320的外壁左端固定连接,设置的伺服电机310可通过输出轴带动搅拌叶320进行旋转,而设置的搅拌叶320的在旋转时可将混液箱300内的除臭原液与水进行混合稀释,从而得到所需的除臭液;
28.混液箱300的外壁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原液储存箱370,原液储存箱370的外壁底端与混液箱300外壁顶端右侧固定连接,设置的原液储存箱370是为了储存除臭原液,而设置的除臭原液是生物制剂,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种组成,混液箱300的内壁顶端在与原液储存箱370对应位置处镶嵌有空心喷洒板371,空心喷洒板371的外壁底端连通有喷嘴,原液储存箱370的外壁底端通过输液管与空心喷洒板371的内壁顶端右侧连通,输液管的内壁固定有电磁控制阀,设置的原液储存箱370可通过输液管将除臭原液输送至空心喷洒板371内,而设置的空心喷洒板371可通过喷嘴将除臭原液输送在混液箱300内部不同位置处,从而能够提高混液箱300对除臭原液与水的混合效果,混液箱300的内壁顶端且远离原液储存箱370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50,进水管350远离混液箱300的一端与储水箱连通,设置的进水管350是为了将储水箱储存的水输送至混液箱300内,从而能对混液箱300内的除臭原液进行稀释,混液箱300的外壁顶端且位于进水管350的左端连接有液位检测传感器360,液位检测传感器360的检测口穿过混液箱300的内壁顶端并设置在混液箱300的内壁底端左侧,设置的液位检测传感器360是为了对混液箱300内的液面高度进行实时检测,这样不仅能够实时地对混液箱300内的除臭液的量进行检测,同时也能检测出原液储存箱370添加的除臭原液的数量与储水箱输送的稀释水的数量,通过这种方式可对配制出的除臭液的浓度把握更精准,设置的液位检测传感器360优选为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或者投入式液位传感器,其优选型号为双申公司生产的jh-803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或者hhcoh的华测60060投入式液位传感器,设置的液位检测传感器360均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箱电连接,混液箱300的外壁右端通过支架固定有高压水泵330,高压水泵330的吸水口通过管道与混液箱300的内壁右侧底部连通,高压水泵330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输水管331,设置的高压水泵330是为了将配制好的除臭液输送至液体管道340内;
29.用于将雾化除臭液进行喷洒的喷洒部件,喷洒部件分别与混液配制部件和气源部
件连通,喷洒部件包括液体管道340,液体管道340的外壁上端设置有气体管道220,气体管道220与液体管道340的相对一侧外壁通过短管连通,输送的高压空气在进入到气体管道220后可通过短管进入到液体管道340内,从而能对液体管道340内的除臭液进行雾化,输气管211的远离空压机210的一端与气体管道220的内壁连通,而设置的液体管道340可与喷洒区域的内壁顶端边缘处进行固定连接,输水管331远离高压水泵330的一端与液体管道340的内壁连通,液体管道340的内侧壁固定连通有喷洒管341,喷洒管341的内壁底端固定连通有雾化喷头342,而雾化的除臭液可通过喷洒管341并由雾化喷头342喷出至环境中来对车间的空气进行除臭净化,设置的雾化喷头342具体为气液双流体雾化喷头。
3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首先通过控制箱根据液位检测传感器360测量出混液箱300内现在的液位高度,当需要对除臭液进行配制时,首先需要提前实验测量输除臭原液与稀释水之间的比例,接着打开输液管上的控制电磁阀,设置的原液储存箱370可通过输液管将除臭原液输送至空心喷洒板371内,而设置的空心喷洒板371可通过喷嘴将除臭原液喷洒在混液箱300内,从而设置的液位检测传感器360在对喷洒除臭原液后的液面高度进行测量,减去原有混液箱300内液面高度在乘于混液箱300的底面积即可得出添加的除臭原液的体积量,根据提前计算的比例,在通过上述相同的方式添加所需的稀释水,然后由伺服电机310通电驱动搅拌叶320进行旋转,使得搅拌叶320在旋转时能将除臭原液与稀释水进行混合,从而得到所需浓度的除臭液;
31.当需要对车间进行喷洒除臭时,工人可对高压水泵330进行通电,设置的高压水泵330在通电后可通过输水管331将混液箱300内的除臭液输送至液体管道340内,同时设置的气体管道220可将空气输送至空压机210内,而设置的空压机210在通电后可对空气进行加压,加压后的空气会通过输气管211进入到气体管道220内,而气体管道220内的高压空气可通过短管进入到液体管道340内,从而能对液体管道340内的除臭液进行雾化,而雾化的除臭液可通过喷洒管341并由雾化喷头342喷出来对车间的空气进行除臭净化;
32.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电气设备均由控制箱进行控制,工人可通过控制箱来对除臭液的配制和除臭液的喷洒进行操控,而电气设备均通过输电线缆与控制箱进行电连接。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