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2474发布日期:2023-03-14 22:4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多罐式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主要应用在柴油、汽油、煤焦油、煤油、渣油等各种加氢装置后的原料油的过滤、催化裂化装置(fcc)外甩油浆过滤系统以及高粘度、高固含量液固分离系统,目前现场一般多采用列管式或者多罐式过滤器的过滤形式,此种过滤形式需要配置大量的自动阀门,这样会造成控制系统繁琐,操作系统不稳定,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投入成本,工人操作及检修的成本费用过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系统稳定性能好、一次性投入低、人工操作成本低的多罐式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能够简化操作系统,提高操作系统稳定性,降低投入成本和人工维护成本。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包括多台反冲洗过滤器、两台切换阀、控制系统和管道;
6.具体地,反冲洗过滤器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其中一台切换阀,反冲洗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另一台切换阀;
7.两台所述切换阀均电性连接控制系统。
8.进一步地,切换阀的中部设有上阀板、下阀板和阀杆,上阀板、下阀板和阀杆连接形成切换阀的双阀板转子。
9.进一步地,上阀板与所述下阀板之间设有密封件,上阀板、下阀板和密封件构成动密封,阀杆和切换阀的壳体的顶部连接处构成动密封,防止阀杆转动时物料泄漏,上阀板、下阀板和密封件对称布置,有利于力平衡和操作稳定。
10.进一步地,上阀板的上方以及下阀板的下方均设有腔室。
11.进一步地,上阀板的上方的腔室设有第一进出口。
12.进一步地,下阀板的下方的腔室设有第二进出口。
13.进一步地,上阀板和下阀板之间垂直设有多个通道,通道的中部与连接反冲洗过滤器的管道一一对应连接,通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密封件与上阀板和下阀板构成动密封。
14.进一步地,下阀板对应其中一个通道的位置开设有一个通孔,上阀板对应其他通道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
15.进一步地,反冲洗过滤器内安装有金属滤芯,需要过滤的物料从金属滤芯的外部流向金属滤芯的内部。
16.进一步地,金属滤芯的直径为50~60mm。
17.进一步地,金属滤芯为非对称金属烧结滤芯,非对称金属烧结滤芯具有强度高的
性能特点,适用于反冲洗或反吹的方法进行清洗滤芯,同时非对称金属烧结滤芯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抗腐蚀性能强。
1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台反冲洗过滤器,一台反冲洗过滤器处于反洗工位,剩余反冲洗过滤器处于过滤工位,配合控制切换阀自动切换并保持两台切换阀工作同步的伺服控制系统,使得反冲洗过滤装置可以根据压差和时间两种方式进行切换,当系统达到压差或者到达指定时间后,控制系统向切换阀发出指令,令其旋转一个工位,自动将过滤工位的反冲洗过滤器的其中一台切换到反洗工位,对其进行反洗,而反洗工位的反冲洗过滤器切换至过滤工位,当切换阀将反冲洗过滤器切换至反洗工位时,上方切换阀的反吹气口对反洗工位的反冲洗过滤器进行加压,当压力达到指定值时,打开下端切换阀的排污口的阀门,对反冲洗过滤器进行爆破反洗,从而提高反洗效率;在反冲洗过滤器内安装有非对称金属烧结滤芯,非对称金属烧结滤芯具有强度高的性能特点,适用于反冲洗或反吹的方法进行清洗滤芯,同时非对称金属烧结滤芯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抗腐蚀性能强。
20.通过上阀板、下阀板和密封件构成动密封有效的减轻了内部串料的风险,阀杆与切换阀的顶部连接处采用动密封防止泄漏。双阀板和密封件对称布置,有利于力平衡和操作稳定。
2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切换阀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切换阀的正视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切换阀的俯视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切换阀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反冲洗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反冲洗过滤器;11、金属滤芯;2、切换阀;21、上阀板;22、下阀板;23、阀杆;24、密封件;3、控制系统;4、管道;5、通道;6、第一进出口;7、第二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包括多台反冲洗过滤器1、两台切换阀2、控制系统3和管道4。
32.进一步地,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反冲洗过滤器1的一端通过管道4连接一台切换阀2,反冲洗过滤器1的另一端通过管道4连接另一台切换阀2,两台切换阀2均电性连接控制系统3,控制系统3为控制切换阀2进行自动切换,并保持两台切换阀2工作同步的伺服控制系统。
33.进一步地,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切换阀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切换阀2的中部设有上阀板21、下阀板22和阀杆23连接形成的双阀板转子,上阀板21与下阀板22之间设有密封件24,阀杆23和切换阀2的顶部连接处通过密封圈构成动密封,防止阀杆23转动时物料泄漏,上阀板21、下阀板22和密封件24对称布置,有利于力平衡和操作稳定。
34.进一步地,上阀板21的上方以及下阀板22的下方均设有腔室。
35.进一步地,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切换阀2的正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切换阀2的俯视图,如图4、图5所示,上阀板21的上方的腔室设有第一进出口6,下阀板22的下方的腔室设有第二进出口7,位于反冲洗过滤器1上方的切换阀2的第一进出口6和第二进出口7分别为滤清液出口和反吹气口,位于反冲洗过滤器1下方的切换阀2的第一进出口6和第二进出口7分别为原料入口和排污口。
36.进一步地,上阀板21和下阀板22之间垂直设有多个通道5,通道5与连接反冲洗过滤器1的管道4一一对应,贴合上阀板21的密封件24和贴合下阀板22的密封件24之间通过通道5连接,图6为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切换阀2的密封件24的正视图,如图6所示,密封件24套接在通道5的表面,密封件24的一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通道5的表面对应弹簧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环,弹簧套在通道5的表面,通道5与上阀板21和下阀板22通过密封件24构成动密封,从而有效减轻切换阀2内部串料的风险。
37.进一步地,下阀板22对应其中一个通道5的位置开设有一个通孔,上阀板21对应其他通道5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正常工作时,下阀板22上的通孔连通的反冲洗过滤器1处于反洗工位,剩下的反冲洗过滤器1处于过滤工位,通过控制系统3控制切换阀2进行反冲洗过滤器1的切换,将过滤工位中的一台反冲洗过滤器1切到反洗工位并进行清洗,同时将反洗工位的反冲洗过滤器1切出使用。
38.进一步地,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反冲洗过滤器1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反冲洗过滤器1内装有金属滤芯11,需要过滤的物料从金属滤芯11的外部流向金属滤芯11的内部。
39.进一步地,金属滤芯11的直径为50~60mm,例如50mm或60mm,金属滤芯11对于指定粒度的过滤效率达到99.9%及以上。
40.进一步地,金属滤芯11为非对称金属烧结滤芯,非对称金属烧结滤芯具有强度高的性能特点,适用于反冲洗或反吹的方法进行清洗滤芯,同时非对称金属烧结滤芯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抗腐蚀性能强。
41.实际过滤过程中,物料自下向上流动,需要过滤的物料自外界引入,从原料入口进入上阀板21上方的腔室,由上阀板21的通孔进入处于过滤工位的反冲洗过滤器1,对物料进行过滤,物料从外向内穿过金属滤芯11,将物料中的机械杂质拦截在金属滤芯11的外表面,过滤以后的清洁物料通过反冲洗过滤器1上方的管道,进入反冲洗过滤器1上方切换阀2的上阀板21的上方的腔室,最后从滤清液出口流出装置,当过滤时长达到设定值后,控制系统
3控制切换阀2进行反冲洗过滤器1的切换,将过滤工位上的反冲洗过滤器1中的一台切换至反洗工位,将反冲洗过滤器1内部的液体通过排污口排掉,排料时先对反冲洗过滤器1进行放空处理,卸掉反冲洗过滤器1内的压力,再通过反吹气口,利用氮气对反洗工位的反冲洗过滤器1进行加压,当压力达到指定值后,瞬时打开排污口的排污阀,物料从排污口排掉,当反洗工位的反冲洗过滤器1爆破反洗后,浸泡液从排污口进入反洗工位的反冲洗过滤器1,并充液到指定液位,对金属滤芯11进行浸泡,当浸泡到一定时间后,打开排污口的阀门,此时完成反洗工位的反冲洗过滤器1的反洗,反洗工位的反冲洗过滤器1处于备用状态。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