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6504发布日期:2022-12-21 04:4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塑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


背景技术:

2.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包括塑料、橡胶、粘合剂、纤维素、树脂、医疗器械、电缆等成千上万种产品中,环保增塑剂是指增加塑料的可塑剂,改善在成型加工时树脂的流动性,并使制品具有柔韧性的有机物质,如doa(己二酸二辛酯)是聚氯乙烯的优良耐寒增塑剂,赋予制品优良的低温柔软性,并具有一定的光热稳定性和耐水性,totm(偏苯三酸三辛酯)可以提高产品的耐热性和耐久性。
3.在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2021845947.x”提出的一种环保增塑剂生产用混合装置,通过连接杆倾斜设置,连接杆下部的翻料叶片在随往复螺母上下移动时翻料范围更广,该混合设备无法进行需要对翻料件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翻料件只能固定在相同的角度。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混合结构无法根据需要对翻料件的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包括混合设备主体,所述混合设备主体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盘,所述混合设备主体上转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混合设备主体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盘,并且转动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翻料件,所述混合设备主体上滑动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升降盘,并且齿板上设置有复位件。
7.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混合设备主体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调节杆的内部,并且调节杆与所述混合设备主体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杆对称分布在所述螺纹筒的两侧。
9.优选的,所述螺纹盘套设在所述螺纹筒的表面,并且螺纹盘与所述螺纹筒的表面螺纹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翻转件位于所述转动槽的内部,并且翻转件与所述转动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升降盘的上方,并且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盘转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齿板位于所述齿盘的一侧,并且齿板的表面与所述齿盘的表面啮合。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通过旋转螺纹筒,使得螺纹筒带动螺纹盘移动,螺纹盘移动会带动连接板和调节杆向下移动,进而由调节杆向下推动升降盘,使得升降盘带动齿板向下移动,齿板向下移动会带动齿盘旋转,齿盘旋转会带动转动杆旋转,转动杆旋转会带动翻料件旋转,进而便可以对翻料件的角度进行调整,避免了现有的翻料件的角度为固定时,使得无法根据需要对翻料件角度进行调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混合设备主体的剖视图;
17.图3为图2所示的翻料件的立体图;
18.图4为图3所示的a处放大图。
19.图中标号:1、混合设备主体,2、调节组件,21、调节杆,22、连接板,23、螺纹盘,24、螺纹筒,25、转动槽,26、转动杆,27、齿盘,28、翻料件,29、齿板,210、升降盘,211、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混合设备主体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翻料件的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的a处放大图。一种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包括混合设备主体1,所述混合设备主体1上设置有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调节杆21,所述调节杆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盘23,所述混合设备主体1上转动连接有螺纹筒24,所述混合设备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25,所述转动槽2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6,所述转动杆2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盘27,并且转动杆2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翻料件28,所述混合设备主体1上滑动连接有齿板29,所述齿板2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升降盘210,并且齿板29上设置有复位件211。
22.混合设备主体1采用现有技术。
23.当齿板29向下移动时,会使得复位件211收缩,而当调节杆21向上移动不再对升降盘210进行推动时,会使得由复位件211对齿板29进行推动,使得齿板29带动翻料件28进行复位。
24.所述调节杆21的一端贯穿所述混合设备主体1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调节杆21的内部,并且调节杆21与所述混合设备主体1滑动连接。
25.调节杆21可以在混合设备主体1的内部上下移动。
26.所述调节杆21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杆21对称分布在所述螺纹筒24的两侧。
27.两个调节杆21上的结构可以使得两个调节杆21可以由升降盘210的两侧对升降盘210进行推动。
28.所述螺纹盘23套设在所述螺纹筒24的表面,并且螺纹盘23与所述螺纹筒24的表面螺纹连接。
29.螺纹筒24旋转时,会使得螺纹盘23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并且螺纹筒24上设置有定
位件,定位件可以对转动后的螺纹筒24进行定位。
30.所述翻转件28位于所述转动槽25的内部,并且翻转件28与所述转动槽25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31.转动槽25可以使得翻转件28在混合设备主体1的内部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对翻转件28的角度进行调节。
32.翻转件28角度的大小可以控制对物料的翻转速度,进而可以根据需要对翻转件28的角度进行控制。
33.所述调节杆21的一端位于所述升降盘210的上方,并且调节杆21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盘210转动连接。
34.调节杆21向下移动时,会使得调节杆21对升降盘210进行推动。
35.所述齿板29位于所述齿盘27的一侧,并且齿板29的表面与所述齿盘27的表面啮合。
36.齿板29移动时,会带动齿盘27进行同步移动。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38.当需要对翻料件28的角度进行调节时,旋转螺纹筒24,螺纹筒24旋转会使得螺纹盘23向下移动,螺纹盘23向下移动会带动连接板22向下移动,连接板22向下移动会带动调节杆21向下移动,调节杆21向下移动会使得调节杆21推动升降盘210,进而会使得升降盘210向下移动,升降盘210向下移动会带动齿板29向下移动,齿板29向下移动会带动齿盘27旋转,齿盘27旋转会带动转动杆26旋转,转动杆26旋转会带动翻料件28旋转,进而便可以对翻料件28的角度进行调整。
3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塑剂生产用混合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0.通过旋转螺纹筒24,使得螺纹筒24带动螺纹盘23移动,螺纹盘23移动会带动连接板22和调节杆21向下移动,进而由调节杆21向下推动升降盘210,使得升降盘210带动齿板29向下移动,齿板29向下移动会带动齿盘27旋转,齿盘27旋转会带动转动杆26旋转,转动杆26旋转会带动翻料件28旋转,进而便可以对翻料件28的角度进行调整,避免了现有的翻料件28的角度为固定时,使得无法根据需要对翻料件28角度进行调整的问题。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