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式多肽合成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0232发布日期:2023-02-21 18:2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式多肽合成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转式多肽合成干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翻转式多肽合成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2.多肽是一种与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都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是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同理类推还有三肽、四肽、五肽等。通常由10~100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常常被应用于功能分析、抗体研究、药物研发等领域。
3.多肽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合成和液相法合成两种方式。其中固相合成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后处理简单、省时、省力,已被广泛用于多肽药物的制备合成。但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固相法合成往往需要单独配置合成设备同时也要配置一个氮气罐和氮气加热装置,用加热后的氮气对反应装置内的反应液进行搅拌,而且在加料和出料的环节也需要人工干预,导致生产出的多肽有被污染的危险,与此同时,场地需求大,劳动力密集,批间重现率不高也是其面临的问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翻转式多肽合成干燥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生产过程中加料和出料的环节需要人工干预,导致生产出的多肽有被污染的危险,同时也有,场地需求大,劳动力密集,批间重现率不高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翻转式多肽合成干燥设备。
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转式多肽合成干燥设备,包括u型支腿,所述u型支腿上连接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的右端连接反应容器组件,所述反应容器组件的上端连接有旋转组件;所述反应容器组件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侧壁连接有搅拌桨;所述反应容器组件的下端连接卡箍装置,所述卡箍装置的下端连接排液底盘组件,滤板和网孔板连接在所述排液底盘组件内。
6.优选的,所述翻转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连接在所述u型支腿上,所述支撑座的左侧连接翻转罩壳,所述翻转罩壳内设置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翻转减速机,所述翻转减速机连接传动轴;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轴承,所述传动轴右端穿过所述支撑座,所述传动轴右端连接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右侧壁连接所述反应容器组件。
7.优选的,所述反应容器组件包括料筒,所述料筒侧壁上设有进料口和取样口,还设有温度检测口和观察口,此外还设有料筒换热介质进口和料筒换热介质出口,所述料筒顶部设有连接封头,所述连接封头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外接无菌出料阀,所述连接封头上还设置有压力检侧口、安全泄压口、氮气口和清洗口。
8.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内设置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搅拌减速机,所述外罩下端连接支撑机架,所述搅拌减速机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下端穿过所述支撑机架连接到所述搅拌轴的上端;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支撑机架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轴
封。
9.优选的,所述卡箍装置包括三瓣卡箍、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所述三瓣卡箍的压紧面与所述料筒的下端接触,所述三瓣卡箍的两端固定凸耳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锁紧螺杆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锁紧螺母。
10.优选的,所述排液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法兰,所述底盘法兰连接在下底板上,所述下底板外侧设置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的下端面四周边缘处设置有支撑支腿,所述保温外壳的下端面中心设置有母液出口,所述保温外壳的外侧壁设置有底盘换热介质进口和底盘换热介质出口,所述保温外壳的外侧壁一周向内连接有多根卡箍支撑螺栓,所述底盘法兰的上端面设置有平板封头。
11.优选的,所述滤板由滤板法兰和不锈钢烧结滤网组成,所述不锈钢烧结滤网连接在所述滤板法兰上方,所述网孔板连接在所述滤板法兰下方,所述滤板法兰设置在所述底盘法兰上。
12.优选的,所述料筒内分为三个腔体,分别为内筒体、夹套筒体和常压保温腔体。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反应容器组件的下端连接卡箍装置,卡箍装置的下端连接排液底盘组件,滤板和网孔板连接在排液底盘组件内,此种结合的方式,使得比传统多肽合成上多出了更大的反应空间,在单位时间内能有更多的物质参与反应,提高了多肽合成的效率。
15.2.通过设置料筒,料筒内分为三个腔体,分别为内筒体、夹套筒体和常压保温腔体。料筒外壁设置换热介质进口和料筒换热介质出口,能保证多肽在进行缩合反应时提供一个稳定的恒温环境,同时在反应完全后,能将物料完全干燥。
16.3.通过设置料筒内设置搅拌轴,搅拌轴的侧壁连接有搅拌桨,搅拌桨的快速旋转使反应器内部的固液两相进行混合,避免了因传统多肽合成中需专门设置一套氮气储存罐和氮气加热装置,节约了成本,缩小了场地的需求。
17.4.通过设置翻转组件的右端连接反应容器组件,反应完毕后,通过翻转组件使得反应容器组件翻转将其内的物料利用重力或者外接真空从出料口落出,同时搅拌桨正转,利用搅拌桨的锐角面将残留在料筒内壁面上的物料刮掉,反复翻转几次,根本上提高了出料率,避免了人工的干预,保证出料时物料的纯净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搅拌桨位置细节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网孔板的位置细节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底板仰视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料筒细节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旋转组件细节图。
24.图中:1、翻转组件;2、u型支腿;3、旋转组件;4、料筒;5、卡箍装置;6、滤板;7、排液底盘组件;8、搅拌轴;9、搅拌桨;10、网孔板;101、翻转电机;103、支撑座;104、传动轴;105、轴承;106、翻转板;107、翻转罩壳;301、外罩;302、搅拌电机;303、搅拌减速机;304、支撑机架;401、料筒换热介质进口;402、料筒换热介质出口;403、进料口;404、连接封头;405、取样
口;406、温度检测口;407、出料口;408、出料阀;409、压力检侧口;410、安全泄压口;411、观察口;412、氮气口;413、清洗口;501、三瓣卡箍;502、锁紧螺杆;503、锁紧螺母;601、滤板法兰;602、不锈钢烧结滤网;701、底盘法兰;702、支撑支腿;703、平板封头;704、下底板;705、保温外壳;706、母液出口;707、底盘换热介质进口;708、底盘换热介质出口;709、卡箍支撑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如图1-6所示,一种翻转式多肽合成干燥设备,包括u型支腿2,u型支腿2上连接有翻转组件1,翻转组件1的右端连接反应容器组件,反应容器组件的上端连接有旋转组件3;反应容器组件内设置有搅拌轴8,搅拌轴8的侧壁连接有搅拌桨9;反应容器组件的下端连接卡箍装置5,卡箍装置5的下端连接排液底盘组件7,滤板6和网孔板10连接在排液底盘组件7内,此种结合的方式,使得比传统多肽合成上多出了更大的反应空间,在单位时间内能有更多的物质参与反应,提高了多肽合成的效率,通过设置料筒4内设置搅拌轴8,搅拌轴8的侧壁连接有搅拌桨9,搅拌桨9的快速旋转使反应器内部的固液两相进行混合,避免了因传统多肽合成中需专门设置一套氮气储存罐和氮气加热装置,节约了成本,缩小了场地的需求。
28.具体的,翻转组件1包括支撑座103,支撑座103连接在u型支腿2上,支撑座103的左侧连接翻转罩壳107,翻转罩壳107内设置翻转电机101,翻转电机101的输出端连接翻转减速机,翻转减速机连接传动轴104;支撑座103内设置有轴承105,传动轴104右端穿过支撑座103,传动轴104右端连接翻转板106,翻转板106的右侧壁连接反应容器组件,启动翻转电机101,翻转电机101带动翻转减速机,翻转减速机带动传动轴104转动,传动轴104转动使得料筒4转动,使得出料阀408垂直向下,将多肽由出料口407倒出。
29.具体的,反应容器组件包括料筒4,料筒4侧壁上设有进料口403和取样口405,还设有温度检测口406和观察口411,此外还设有料筒换热介质进口401和料筒换热介质出口402,料筒4顶部设有连接封头404,连接封头404上设置有出料口407,出料口407上外接无菌出料阀408,连接封头404上还设置有压力检侧口409、安全泄压口410、氮气口412和清洗口413,料筒4内分为三个腔体,分别为内筒体、夹套筒体和常压保温腔体,通过设置料筒,料筒内分为三个腔体,分别为内筒体、夹套筒体和常压保温腔体。料筒4外壁设置料筒换热介质进口401和料筒换热介质出口402,能保证多肽在进行缩合反应时提供一个稳定的恒温环境,同时在反应完全后,能将物料完全干燥。
30.具体的,旋转组件3包括外罩301,外罩301内设置搅拌电机302,搅拌电机302连接搅拌减速机303,外罩301下端连接支撑机架304,搅拌减速机303连接转动轴,转动轴下端穿过支撑机架304连接到搅拌轴8的上端;转动轴与支撑机架304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轴封,搅拌
电机302带动搅拌减速机303转动,搅拌减速机303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搅拌轴8转动,使得搅拌桨9转动。
31.具体的,卡箍装置5包括三瓣卡箍501、锁紧螺杆502和锁紧螺母503,三瓣卡箍501的压紧面与料筒4的下端接触,三瓣卡箍501的两端固定凸耳处开设有通孔,锁紧螺杆502穿过通孔连接锁紧螺母503。
32.具体的,排液底盘组件7包括底盘法兰701,底盘法兰701连接在下底板704上,下底板704外侧设置保温外壳705,保温外壳705的下端面四周边缘处设置有支撑支腿702,保温外壳705的下端面中心设置有母液出口706,保温外壳705的外侧壁设置有底盘换热介质进口707和底盘换热介质出口708,保温外壳705的外侧壁一周向内连接有多根卡箍支撑螺栓709,底盘法兰701的上端面设置有平板封头703。滤板6由滤板法兰601和不锈钢烧结滤网602组成,不锈钢烧结滤网602连接在滤板法兰601上方,网孔板10连接在滤板法兰601下方,滤板法兰601设置在底盘法兰701上。
33.工作原理:在进行固相多肽合成时,打开进料口403,将反应液和树脂通入到料筒4中,打开料筒换热介质进口401,让换热介质进入夹套筒体内,反应液和树脂位于内筒体内,为容器内部提供一个恒温环境,静置一段时间,等待树脂膨胀。打开搅拌电机302,转动搅拌轴8,使树脂与反应溶液充分混合,直至通过观察口411反应完全后停止搅拌,加入碱性溶液冲洗,接着再加入反应液,重新打开搅拌桨9进行混合,重复多次,待获得足够的多肽链长后,添加切割液桨固相多肽与树脂分离。最后打开连接封头404上的氮气口412和底盘上母液出口706的真空阀,对反应容器进行增压,反应合成的固相多肽会滞留在不锈钢烧结滤网602的上端,未反应的反应液与树脂通过母液出口706流出。继续通入换热介质,开启搅拌,让反应容器内的固相多肽充分干燥,待干燥完成后,翻转料筒4,让出料阀408垂直向下,将多肽由出料口407倒出,同时继续轻微转动搅拌桨9将料筒4内筒体筒壁粉料刮出,收集多肽至收集盒内。
34.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