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热回收的NMP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2542发布日期:2023-03-07 21: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热回收的nmp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1)、表冷器(2)、引风机(3)与回风机(4),所述换热器(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换热区(10),所述换热器(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气口(11)和第二出气口(12),两个所述换热区(10)的热流出口(102)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1)连通,两个所述换热区(10)的冷流出口(104)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气口(12)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口(12)与所述回风机(4)连通;所述换热器(1)的对角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3)与第二进气口(14),两个所述换热区(10)的热流进口(101)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3)连通,两个所述换热区(10)的冷流进口(103)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气口(14)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13)与所述引风机(3)连通;所述表冷器(2)用于对nmp气体降温,所述表冷器(2)设置有第三进气口(201)、第三出气口(202)与第四出气口(203),所述第三进气口(20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1)连通,所述第三出气口(202)与所述第二进气口(14)连通;nmp吸附装置(5),所述nmp吸附装置(5)与所述第四出气口(203)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nmp吸附装置(5)用于吸附处理所述nmp气体并排出废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mp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区(10)包括热流道和冷流道,所述热流道与所述冷流道接触且流体的流向相反,所述热流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连通所述热流道的热流进口(101)和所述热流出口(102),所述冷流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连通所述冷流道的冷流进口(103)和所述冷流出口(1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mp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和所述冷流道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热流道与多个所述冷流道依次交替层叠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nmp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与所述冷流道之间采用钎焊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mp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11)设置于两个所述换热区(10)的热流进口(101)之间,所述第二出气口(12)设置于两个所述换热区(10)的冷流进口(103)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mp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mp吸附装置(5)与多个所述换热装置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mp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13)通过所述引风机(3)连接至涂布机,所述第二出气口(12)通过所述回风机(4)连接至所述涂布机,所述引风机(3)的功率大于所述回风机(4)的功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mp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2)包括冷凝组件(21)与挡水板(22),所述挡水板(22)设置在所述冷凝组件(21)与所述第四出气口(203)之间,所述冷凝组件(21)设有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冷凝组件(21)内设有水道,所述水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连通,且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进水管的上方,所述进水管用于输送冷冻水,所述出水管用于排出冷冻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nmp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22)包括框体(221)和若干挡水折片(222),所述框体(221)的内部中空,所述挡水折片(222)间隔设置在所述框体(221)的内侧,且所述挡水折片(222)连续弯折,相邻两个所述挡水折片(222)之间形成弯折的通气曲道,所述框体(221)的底部依次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出所述表冷器(2)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mp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过滤器(6),所述过滤器(6)位于所述第二出气口(12)和所述回风机(4)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热回收的NMP回收系统,包括: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表冷器、引风机与回风机,换热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与回风机连通;换热器的对角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引风机连通;表冷器用于对NMP降温,表冷器设置有分别对应连通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的第三进气口与第三出气口,及第四出气口;NMP吸附装置,NMP吸附装置与第四出气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NMP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处理NMP气体并排出废气。本实用新型的NMP回收系统提高了热回收效率较低,减少了能量消耗,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节约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廖任飞 蒋永忠 郭少辉 林钟江 吴承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欧赛莱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3
技术公布日:2023/3/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