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茶饮冲泡颗粒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4494发布日期:2023-03-31 15:1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茶饮冲泡颗粒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饮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茶饮冲泡颗粒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绿茶、红茶、熟茶、普洱茶、乌龙茶粉碎后,加0.2%左右的乙基纤维素(粘合剂),制成小颗粒,该颗粒入水会膨胀,但不会散,颗粒中水溶性成分能有效快速释放融入水中,但不会出现悬浮物,人喝不到粉末颗粒。
3.现有技术中制备颗粒茶饮会有如下缺陷:
4.1、现有技术中主要以切削形式将茶叶粉碎,切削粉碎后其茶叶放入水中进行泡制,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等有效成分,释放不充分。
5.2、现有技术中粉碎和制粒没有进行一体设置,粉碎后没有及时进行制粒,会导致茶叶中挥发性物质容易散失,茶香味也特别容易挥发,挥发性物质残留在颗粒茶饮中就变得极其地少。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茶饮冲泡颗粒制备装置,采用碾压轮进行碾压粉碎,粉碎后直接将其传送至流化床进行流化制粒处理,碾碎后其茶叶中存有的茶多酚等物质能充分释放,并且将其及时制粒等有效保留其挥发性物质于颗粒物中。
7.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一种复合茶饮冲泡颗粒制备装置,包括流化制粒床、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装置包括碾碎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传送带、接料板,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上部设有碾碎轮,所述碾碎轮与传送带相接触,所述第二传动轮下方设有接料板接入流化制粒床;
9.所述流化制粒床包括流化塔,所述流化塔顶部设有除尘布袋、出风口,除尘布袋固定连接于流化塔侧壁,所述流化塔中间设有喷头通过管路连接于侧壁,并且流化塔下方还设有出料口和进风口;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和传送带均为v形设置,并且碾碎轮也为v形设置配合传送带的v形口相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进料箱,进料箱的下端口设有料阀;
12.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下方设有电机,通过皮带连接第二传送轮;
13.进一步地,所述流化塔外侧还设有负压风机、加热器、水泵,负压风机设有负压管连接于出风口,所述水泵通过管路连接于流化塔内的喷头,所述加热器设有负压管连接于进风口。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设置碾碎轮以v形接触v形传送带上表面,通过碾碎轮和第二传动轮
之间的滚动挤压碾碎传送带上的茶叶。以此种碾碎形式能将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放入水中泡制时,茶多酚等物质溶解更充分。
16.2、本实用新型在在第二传动轮下方设置出料板,将碾碎出来的茶叶直接传送进入流化塔内进行制粒,防止粉末状的茶叶放置过久,从而损失掉茶叶中的挥发性物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一种复合茶饮冲泡颗粒制备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一种复合茶饮冲泡颗粒制备装置侧视图。
20.图3是一种复合茶饮冲泡颗粒制备装置流化塔剖面图
21.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流化塔,2-负压管,3-负压风机,4-加热器,5-管路,6-水泵,7进料口,8-电机,9-第一传动轮,10-传送带,11-料阀,12-进料箱,13-碾碎轮,14-第二传动轮,15-出料口,16-喷头,17-除尘布袋,18-流化支架,19-碾碎支架,20-进风口,21-接料板,22-皮带,23-出风口,301-风机电机,401-加热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参阅图1至图3一种复合茶饮冲泡颗粒制备装置,包括粉碎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粉碎成粉末状。粉碎装置包括碾碎轮13、第一传动轮9、第二传动轮14、传送带10、接料板21,第一传动轮9、第二传动轮14通过传送带10连接,传送带10上方设有进料箱12,进料箱12的下端口设有料阀11,将茶叶放入进料箱12,打开料阀11,让茶叶均匀落入传送带10上,传送带10将茶叶传送至第二传动轮14。第二传动轮14的上部设有碾碎轮13,碾碎轮13与传送带10相接触。并且第一传动轮9、第二传动轮14和传送带10均为v形设置,并且碾碎轮13也为v形设置配合传送带10的v形口相接触,对传送带10上的茶叶进行碾碎,碾碎后通过接料板21接入将粉末状的茶叶送至流化制粒床内。传送带10下方设有电机8,通过皮带22连接第二传送轮14,用于传送带10运动及碾碎提供动力。
25.实施例2
26.本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2提供一种复合茶饮冲泡颗粒制备装置,包括流化制粒床,所述第二传动轮14下方设有接料板21接入流化制粒床,用于对粉末状的茶叶制成微颗粒状。流化制粒床包括流化塔1,流化塔1外设有负压风机3,负压风机3设有负压管2连接于出风口23,流化塔1顶部设有除尘布袋17,用于过滤出风口的茶叶粉末,避免茶叶粉末随着气体流出流化塔1造成浪费。除尘布袋17固定连接于流化塔1侧壁,流化塔1中间设有喷头16通
过管路5连接于侧壁,用于在流化塔1内喷入水分和乙基纤维素(粘合剂)使得粉末颗粒融入液滴中进行固化形成微颗粒物。流化塔1设有水泵6,给喷头16处的水提供压力。流化塔1下方还设有进风口20,加热器4设有负压管2连接于进风口20提供热风对固化颗粒物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流化塔1下方的出料口15排出成品。
27.综上所述,1、本实用新型设置碾碎轮以v形接触v形传送带上表面,通过碾碎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的滚动挤压碾碎传送带上的茶叶。以此种碾碎形式能将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放入水中泡制时,茶多酚等物质溶解更充分。
28.2、本实用新型在在第二传动轮下方设置出料板,将碾碎出来的茶叶直接传送进入流化塔内进行制粒,防止粉末状的茶叶放置过久,从而损失掉茶叶中的挥发性物质。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0.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