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6648发布日期:2023-03-07 23:0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24孔过滤板本体,其中只装配有滤膜,用于过滤样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而完成对多组分中的样液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目的。但样液在通过过滤板本体上的滤膜过滤时,需要先对样液进行过滤或萃取等,筛除样液中的杂质成分等,然后再转移到24孔过滤板本体中进行过滤,步骤繁多,操作不便且在样液转移过程中容易造成样液污染或浪费,导致实验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装置,用于解决操作不便、转液过程中易造成污染和浪费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组件和导流组件;
5.所述过滤组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过滤组件上设有多个沿第一侧贯通至第二侧的滤孔,所述滤孔内设有至少两层筛板,相邻所述筛板之间设有吸附层;
6.所述导流组件设置在过滤组件的第二侧,所述导流组件上设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与所述滤孔连通,所述导流腔内设置有滤膜,待过滤的样液能够从第一侧进入,依次通过筛板、吸附层,经第二侧流向导流组件,再经滤膜过滤。
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滤孔内设有导入部,所述导入部沿所述滤孔延伸至所述筛板上方,所述导入部沿靠近吸附层的方向逐渐收缩,所述导入部与所述筛板连通。
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腔具有侧壁和底板,所述滤膜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导流孔,过滤后的样液经导流孔流出。
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二侧可拆卸式连接。
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围合成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滤孔靠近第二侧端可拆卸地卡接。
11.一种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滤孔靠近第二侧端的侧面之间具有凹陷结构,所述侧壁可拆卸地卡接在至少两个相邻侧面之间。
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靠近滤孔端设有凸起的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与所述过滤组件的第二侧抵接,滤膜设置在所述环状结构上,能够支撑滤膜。
1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层的材质为mgso4、psa、gcb中的一种或几种。
1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筛板与所述滤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腔设有多个,所述导流腔与滤孔一一对应,所述导流腔阵列布设。
16.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由于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组件和导流组件,过滤组件的滤孔内部装设有筛板和吸附层,能够对待过滤样液进行筛选和杂质吸附,导流组件设置
在过滤组件的第二侧,导流组件内设有滤膜,能够将筛选吸附后的样液再次进行过滤,实现了样液过滤、吸附及滤膜滤除一步到位,操作简单且通量较大,可以实现多个样液同时操作,还可避免样液转液过程中导致的污染或浪费,提高了实验成功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多孔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多孔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多孔过滤板的结构俯视图;
20.图4为一种实施例中多孔过滤板的结构仰视图;
21.图5为图3中a-a截面示意图;
22.图6为图5中b处放大示意图;
23.其中:1、过滤组件,11、导入部,12、上层筛板,13、吸附层,14、下层筛板,15、凹陷结构,2、导流组件,21、导流孔,22、底板,23、侧壁,24、滤膜,25、环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25.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操作步骤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组成和/或顺序。
26.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27.参考图1和2,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组件1(如过滤板)和导流组件2(如导流板),过滤组件1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导流组件2设置在过滤组件1的第二侧,待过滤的样液能够从第一侧进入,经第二侧流向导流组件2,再经,导流组件2导出。过滤组件1用于对样液进行筛选和杂质吸附,导流组件2用于对样液进行过滤,并进行样液导流,简化了样液过滤提纯或者分离的步骤,实现过滤、吸附及滤除一步到位,避免了样液转液过程中导致的污染或浪费。
28.具体的,所述过滤组件1上设有多个沿第一侧贯通至第二侧的滤孔,所述导流组件2上设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与所述滤孔连通,所述导流腔内设置有滤膜24,待过滤的样液能够从第一侧进入,依次通过筛板、吸附层13,经第二侧流向导流组件2,再经滤膜24过滤。
29.优选的,所述滤孔为沿厚度方向贯通,多个所述滤孔分布在一个平面内,并且呈阵
列布设,依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过滤组件1上可以设有不同数量的滤孔,可以实现多个样液的同时操作,提高样液过滤效率。以24孔过滤板为例,参考图3和4,其沿厚度方向贯通设有24个滤孔,24个滤孔呈4*6阵列布设,可以同时完成24组样液过滤。
30.参考图5和6,所述滤孔内设有至少两层筛板,包括所述上层筛板12和下层筛板14,所述上层筛板12和下层筛板14均与所述滤孔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上层筛板12和下层筛板14之间固定填设有吸附层13,样液从滤孔进入至其底端上层筛板12,过滤掉样液中的杂质颗粒,再通过吸附层13吸附样液中的特定物质(如大分子物质),通过下层筛板14再次过滤,过滤后的样液进入导流组件2中。
31.本实施例中,所述滤孔内设有导入部11,所述导入部11沿所述滤孔延伸至所述上层筛板12上方,所述导入部11沿靠近吸附层13的方向逐渐收缩,所述导入部11与所述上层筛板12连通。
32.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腔具有侧壁23和底板22,所述滤膜24设置在底板22上,所述底板22上设有导流孔21,优选的,导流孔21设置在底板22中心位置,滤膜24用于过滤样液中的非目标物质,过滤后的样液经导流孔21流出,所述导流孔21的内径小于所述导入部11的开口内径,导流孔21和开口的圆心处于同一轴线上。
3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组件2与所述过滤组件1的第二侧可拆卸式连接。
34.具体的,所述侧壁23围合成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滤孔靠近第二侧端可拆卸地卡接。优选的,侧壁23的内径大于滤孔底端的内径,使得滤孔底端卡设在侧壁23围合成的开口结构的内侧,即保证滤孔的底端位于导流腔内
35.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滤孔靠近第二侧端的侧面之间具有凹陷结构15,所述侧壁23可拆卸地卡接在至少两个相邻侧面之间。具体的,所述滤孔靠近第二侧的内径小于第一侧的内径,相邻滤孔外壁之间存在间隙,形成凹陷结构15。
36.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2靠近滤孔端设有凸起的环状结构25,所述环状结构25与所述过滤组件1的第二侧抵接,所述滤膜24设置在环状结构25上,能够支撑滤膜24。也可为多个凸起沿环状分布能够形成对滤膜24的支撑。
37.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层13的材质为mgso4、psa、gcb中的一种或几种,适用于质谱上机检测时,mgso4用于吸附水分,psa用于吸附有机酸,gcb用于吸附色素。具体的,psa(乙二胺-n-丙基)具有弱阴离子交换和正相保留作用,psa的两个氨基,提供了更大的离子交换容量,并能通过氢键萃取极性化合物。此外,psa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可保留某些金属离子,因此,可以去除有机酸和金属离子。carb-gcb(石墨化炭黑)由无孔片状分子组成,带有芳香性的正六元环结构,且呈正电性,具备反相和离子交换双重保留机制,既能保留非极性化合物(如有机氯杀虫剂),也能保留强极性化合物(如表面活性剂),能充分地去除色素。
38.本实施例中,所述筛板与所述滤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39.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腔设有多个,所述导流腔与滤孔一一对应,所述导流腔阵列布设。如24孔过滤板的导流组件2上呈4*6阵列布设24个柱状导流腔。
40.本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由于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组件1和导流组件2,过滤组件1的滤孔内部装设有上层筛板12、下层筛板14和吸附层13,过滤组件1的第二侧可拆卸的设有导流组件2,导流组件2的导流腔内设有滤膜24,使得样液从过滤组件1的滤孔加入,经上层筛板12过滤后进入吸附层13中,经吸附层13吸附特定物质后,流经下层筛板14,再从滤孔底部
流出到导流组件2的导流腔内,流经滤膜24过滤后经导流组件2的导流孔21流出,实现过滤、吸附及滤膜滤除一步到位,操作简单且通量较大,可以实现多个样液同时操作,还可避免样液转液过程中导致的污染或浪费。
41.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