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复合脱水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45369发布日期:2023-02-17 23:0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式复合脱水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生产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复合脱水净化器。


背景技术:

2.在钢铁冶炼行业中,在将矿石原料置于冶炼炉中进行冶炼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烟气,并且产生的烟气中还会夹杂着大量的灰尘,若将烟气不经除尘净化处理后直排大气中,则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故根据2018年国家环保部发布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环办大气函[2018]242号)要求,规定转炉一次烟气排放指标要低于10mg/m3;而目前国内最新转炉og除尘系统常规工艺流程为:转炉汽化冷却烟道

洗涤塔(粗除尘)

文氏管(精除尘)

脱水器

风机,除尘效果一般在30-50mg/m3;少部分环保企业致力于系统内部的优化提升,可以将烟气排放浓度控制在20-30mg/m3。
[0003]
因此,为了将烟气排风浓度控制在10mg/m3以下,有少部分钢铁冶炼企业通过在风机机前或机后增设湿电设备进行深度除尘,但改动量大,改动成本较高;并且除尘效果不稳定,还存在电火花爆燃危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式复合脱水净化器,用于解决现今的一些钢铁企业为了将烟气排风浓度控制在10mg/m3以下,通过在风机机前或机后增设湿电设备进行深度除尘,但该方式改动量大,改动成本较高;并且改进后的除尘效果不稳定,还存在电火花爆燃危险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湿式复合脱水净化器,包括重力脱水室与烟气旋流室,所述重力脱水室周侧壁设置有进气方管,所述重力脱水室底端口部设置有排水锥斗;
[0007]
所述重力脱水室位于进气方管上方的内腔中通过固定支架设置有文丘里排管组;所述重力脱水室位于文丘里排管组上方的内腔中设置有多根供水喷淋管;
[0008]
所述烟气旋流室底端口部设置有旋流组件,所述旋流组件通过连接部与重力脱水室顶端口部连接;所述烟气旋流室顶端口部设置有出气汇管,所述烟气旋流室与出气汇管结合处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挡水板。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0010]
进一步,所述旋流组件的流道腔口部倾斜设置有若干曲面旋流片。
[0011]
进一步,所述环形挡水板呈向下倾斜设置。
[0012]
进一步,所述供水喷淋管的喷口朝向排水锥斗设置。
[0013]
进一步,所述文丘里排管组由多个文丘里管组装成排式状,且每排文丘里管通过固定插销组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文丘里排管组下方设置有多个溢流水盆,所述文丘里排管组中的文丘里管的底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溢流水盆内。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
1、通过设置的文丘里排管组与溢流水盆组合,在供水喷淋管喷出除尘水后,除尘水可向下流动渗过文丘里排管组流至其下方的溢流水盆中,除尘水从溢流水盆四周壁上溢流而出,可向下流至排水锥斗排出,在除尘水从溢流水盆四周壁上溢流而出落到排水锥斗的过程中,可对向上运动的烟气进行洗涤,进而实现对烟气粗除尘作业;
[0016]
2、同时,由于洗涤过的烟气持续上涌,烟气又会反向进入溢流水盆,并分成许多支路,从多个文丘里管内向上运动,故借此运动烟气通过与水逆向的冲击洗涤和水粘性捕捉从而实现超低排放精除尘;
[0017]
3、通过设置的环形挡水板,当烟气经过精除尘处理后,向上涌动的烟气在旋流组件的作用下沿烟气旋流室的塔壁旋转向上进行脱水处理,当烟气旋转向上碰到环形挡水板后,烟气中的水汽可沾附在环形挡水板上,进而实现脱水作业;
[0018]
4、由于本净化器是组装在排烟管上,即仅实现在转炉高跨上进行改造,不占用厂房地面空间以及不会增加其他钢构件,改动成本相对较低;且仅在转炉高跨上进行改造,不与风机直接进行组装,规避了直接与风机组装所会产生的电火花爆燃危险的问题;并且不会额外增加浊环水和净环水的消耗,更用不上氮气、蒸汽等气体介质,以纯湿法实现超低排放处理。
附图说明
[0019]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式复合脱水净化器的结构图;
[0021]
图2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0022]
图3为图1中a处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0023]
图4为图1中c-c处的剖视图;
[0024]
图5为图1中d-d处的剖视图;
[0025]
图6为图5中f-f处的剖视图;
[0026]
图7为图1中e-e处的剖视图;
[0027]
图8为溢流水盆的结构图;
[0028]
图9为文丘里管的结构图;
[0029]
图10为图1中b处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0030]
图11为供水喷淋管的结构图。
[0031]
附图标注如下:
[0032]
1、进气方管;2、重力脱水室;3、排水锥斗;4、文丘里排管组;40、固定支架;41、文丘里管;42、固定插销;43、溢流水盆;5、供水喷淋管;6、连接部;7、旋流组件;71、曲面旋流片;8、烟气旋流室;9、环形挡水板;10、出气汇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湿式复合脱水净化器,包括重力脱水室2与烟气旋流室8,重力脱水室2周侧壁设置有进气方管1,通过设置的进气方管1,进气方管1的入口与转炉一次除尘og系统之后的烟气主管道连接,使得将烟气引入到重力脱水室2内;重力脱水室2底
端口部设置有排水锥斗3,设置的排水锥斗3可排出除尘水;
[0034]
参阅图1,重力脱水室2位于进气方管1上方的内腔中通过固定支架40设置有文丘里排管组4;重力脱水室2位于文丘里排管组4上方的内腔中设置有多根供水喷淋管5,供水喷淋管5的喷口朝向排水锥斗3设置,设置的供水喷淋管5与外部水管连接,将外部除尘水引入供水喷淋管5内后,可从供水喷淋管5的喷口向下喷出;
[0035]
参阅图6、图7、图8以及图10,文丘里排管组4由多个文丘里管41组装成排式状,且每排文丘里管41通过固定插销42组装在固定支架40上,文丘里排管组4下方设置有多个溢流水盆43,文丘里排管组4中的文丘里管41的底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溢流水盆43内,通过设置的溢流水盆43,可实现盛装从供水喷淋管5喷出的除尘水;在供水喷淋管5喷出除尘水后,除尘水可向下流动渗过文丘里排管组4流至其下方的溢流水盆43中,除尘水从溢流水盆43四周壁上溢流而出,可向下流至排水锥斗3排出,而在除尘水从溢流水盆43四周壁上溢流而出落到排水锥斗3的过程中,除尘水可实现洗涤与沾附位于文丘里排管组4下方的烟气中的灰尘,并协同除尘水从排水锥斗3一并排出,以对烟气进行粗除尘作业;
[0036]
参阅图10,经过粗除尘的烟气又会持续上涌,烟气则会反向进入溢流水盆43内,并被分成许多支路,从各个文丘里管41内向上运动,故借此运动经过粗除尘的烟气通过与溢流水盆43中的水逆向的冲击洗涤和水粘性捕捉,可实现对烟气超低排放精除尘作业;
[0037]
参阅图1,烟气旋流室8底端口部设置有旋流组件7,旋流组件7通过连接部6与重力脱水室2顶端口部连接,旋流组件7的流道腔口部倾斜设置有若干曲面旋流片71,由于经过精除尘的烟气中仍含有部分细小的颗粒水,而颗粒水中含有极细的灰尘,易被气流向上带走,故通过设置的连接部6与旋流组件7,经过精除尘后的烟气向上运动,烟气可从旋流组件7中的各曲面旋流片71之间的空隙涌出,能使经过精除尘后的烟气呈旋转向上运动,以加快烟气的运动速度,同时烟气呈旋转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烟气与烟气旋流室8的塔壁充分接触,使得烟气中的水分及极细的灰尘沾附汇集在塔壁上,进而完成除尘与脱水;
[0038]
参阅图1与图3,烟气旋流室8顶端口部设置有出气汇管10,烟气旋流室8与出气汇管10结合处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挡水板9,环形挡水板9呈向下倾斜设置;设置环形挡水板9,当烟气持续旋转向上运动碰到环形挡水板9后,烟气中的水汽可沾附在环形挡水板9上,从而实现脱水作业。
[0039]
参阅图1至图11,使用时,通过将进气方管1的入口与转炉一次除尘og系统之后的烟气主管道连接,使得将烟气引入到重力脱水室2内;然后将除尘水从供水喷淋管5的喷口向下喷出;在供水喷淋管5喷出除尘水后,除尘水向下流动渗过文丘里排管组4流至其下方的溢流水盆43中,除尘水从溢流水盆43四周壁上溢流而出,向下流至排水锥斗3排出,而在除尘水从溢流水盆43四周壁上溢流而出落到排水锥斗3的过程中,除尘水可实现洗涤与沾附位于文丘里排管组4下方的烟气中的灰尘,并协同除尘水从排水锥斗3一并排出,以对烟气进行粗除尘作业;
[0040]
经过粗除尘的烟气又会持续上涌,烟气则会反向进入溢流水盆43内,并被分成许多支路,从各个文丘里管41内向上运动,故借此运动经过粗除尘的烟气通过与溢流水盆43中的水逆向的冲击洗涤和水粘性捕捉,可实现对烟气超低排放精除尘作业;经过精除尘后的烟气持续向上运动,烟气可从旋流组件7中的各曲面旋流片71之间的空隙涌出,使经过精除尘后的烟气呈旋转向上运动,烟气呈旋转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烟气与烟气旋流室8的塔壁
充分接触,使得烟气中的水分及极细的灰尘沾附汇集在塔壁上,进而完成除尘与脱水;当烟气持续旋转向上运动碰到环形挡水板9后,烟气中的水汽可沾附在环形挡水板9上,从而实现脱水作业,经过处理后的烟气可从出气汇管10排出。
[0041]
故由于本净化器是组装在排烟管上,即仅实现在转炉高跨上进行改造,不占用厂房地面空间以及不会增加其他钢构件,改动成本相对较低;且仅在转炉高跨上进行改造,不与风机直接进行组装,规避了直接与风机组装所会产生的电火花爆燃危险的问题;并且不会额外增加浊环水和净环水的消耗,更用不上氮气、蒸汽等气体介质,以纯湿法实现超低排放处理。
[0042]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