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料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0561发布日期:2023-01-20 18:3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料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料搅拌器。


背景技术:

2.搅拌器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搅拌器的类型、尺寸及转速,对搅拌功率在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之间的分配都有影响,一般说来,涡轮式搅拌器的功率分配对湍流脉动有利,而旋桨式搅拌器对总体流动有利,对于同一类型的搅拌器来说,在功率消耗相同的条件下,大直径、低转速的搅拌器,功率主要消耗于总体流动,有利于宏观混合。
3.在制备聚丙烯酸酯乳液时,需要多种配料组合在一起进行搅拌,例如公开号为cn112358591a提出的一种tpu热熔粉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将tpu热熔粉、低聚物多元醇在110-120℃脱水1-1.5h,降温至70℃再加入二异氰酸酯,在85-110℃搅拌反应1.5-2h,依次加入小分子扩链剂、亲水性扩链剂和催化剂,在60-70℃反应4.5-5.5h,整个反应过程中用丙酮调节反应体系的粘度,得到聚氨酯预聚体;但是在搅拌完成后,搅拌叶片上会粘附混合配料,造成配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料搅拌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料搅拌器,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搅拌罐,所述搅拌罐内固定套接有呈沙漏状的引导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多个搅拌单元;
6.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上的固定套和活动套,所述固定套的侧壁上铰接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和所述活动套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活动套之间设置有伸缩件。
7.优选地,所述伸缩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套上的外环板,所述外环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套接有内环板,所述内环板顶部与所述固定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活动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外环板的内侧。
8.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固定套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的外圈,所述活动套滑动套接在所述转轴的外圈。
9.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圈螺纹连接有螺管,所述螺管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顶板,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上。
10.优选地,所述搅拌罐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呈波浪状的阻尼板。
11.优选地,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框,所述搅拌罐滑动套接在外框内。
12.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搅拌叶片上粘附的配料被两个漏斗连接出的内壁刮除,减少配料的浪费,同时搅拌叶片能够自动脱离搅拌罐,便于对搅拌叶片进行清理,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配料搅拌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搅拌罐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搅拌单元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2、搅拌罐;3、外框;4、第一驱动电机;5、丝杆;6、引导斗;7、螺管;8、顶板;9、第二驱动电机;10、转轴;11、固定套;12、搅拌叶片;13、连接杆;14、活动套;15、内环板;16、外环板;17、复位弹簧;18、阻尼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参考图1-4所示的一种配料搅拌器,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搅拌罐2,搅拌罐2内固定套接有呈沙漏状的引导斗6,底座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多个搅拌单元。
22.当需要对配料进行搅拌时,通过升降机构使得搅拌机构向下运动,进而使得搅拌单元穿过引导斗6进入到搅拌罐2内,之后通过驱动单元使得搅拌单元转动,对配料进行搅拌。
23.如图3和图4所示,搅拌单元包括设置在驱动单元上的固定套11和活动套14,固定套11的侧壁上铰接有多个搅拌叶片12,搅拌叶片12和活动套1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3,固定套11和活动套14之间设置有伸缩件。
24.当需要对配料进行搅拌时,通过升降机构使得搅拌机构向下运动,进而使得搅拌叶片12在连接杆13和伸缩件的配合下穿过引导斗6进入到搅拌罐2内,之后通过驱动单元使得搅拌叶片12转动,对配料进行搅拌。
25.如图3和图4所示,伸缩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套14上的外环板16,外环板16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套接有内环板15,内环板15顶部与固定套11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套11和活动套14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位于外环板16的内侧。
26.当搅拌叶片12向下运动穿过引导斗6时,在引导斗6的作用下,使得搅拌叶片12逐渐呈现合拢的状态,在连接杆13的作用下使得活动套14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外环板16向下
运动并拉伸复位弹簧17,从而使得搅拌叶片12穿过引导斗6进入到搅拌罐2内,之后复位弹簧17复位,带动活动套14向上运动,使得搅拌叶片12在连接杆13的配合下呈现出展开的状态,更有利于对配料进行搅拌。
27.如图3所示,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固定套11固定套接在转轴10的外圈,活动套14滑动套接在转轴10的外圈。
28.当需要对搅拌罐2内的配料进行搅拌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9启动使得转轴10转动,进而使得固定套11随之转动,带动搅拌叶片12随之转动,对搅拌罐2内的配料进行搅拌。
29.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驱动电机4,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5,丝杆5的外圈螺纹连接有螺管7,螺管7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顶板8,第二驱动电机9固定连接在顶板8上。
30.当需要对搅拌罐2内的配料进行搅拌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4,使得丝杆5转动,在螺管7的作用下,使得顶板8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二驱动电机9向下运动,进而在引导斗6的作用下,使得搅拌叶片12向内收缩,进而在连接杆13的作用下使得活动套14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外环板16向下运动并拉伸复位弹簧17,从而使得搅拌叶片12穿过引导斗6进入到搅拌罐2内,对搅拌罐2内的配料进行搅拌。
31.当搅拌完成后,通过第一驱动电机4在丝杆5的作用下,使得螺管7向上运动,螺管7向上运动带动顶板8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二驱动电机9向上运动,进而使得搅拌叶片12穿过引导斗6,在穿过引导斗6的过程中,由于引导斗6呈沙漏状,而现有技术中沙漏是有两个漏斗构成,两个漏斗连接处的直径小于搅拌叶片12展开的直径,使得搅拌叶片12上粘附的配料被两个漏斗连接处的内壁刮除,减少配料的浪费;当搅拌单元完成脱离搅拌罐2时,即可将搅拌罐2取走,同时此举便于对搅拌单元进行清理。
32.如图2所示,搅拌罐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呈波浪状的阻尼板18,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搅拌过程中给边缘物料造成阻力使得物料在水平面上搅拌得更充分。
33.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框3,搅拌罐2滑动套接在外框3内,在本实施例中,外框3内开设有多个滑槽,搅拌罐2外圈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图中未画出),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避免在搅拌过程中,搅拌罐2发生偏移。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