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恒水位溶盐供水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6478发布日期:2023-06-15 13:4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恒水位溶盐供水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消毒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恒水位溶盐供水罐。


背景技术: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在水处理消毒设备中,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制备次氯酸钠溶液时通常需要约2%-3%浓度的盐水,而溶盐罐溶解的盐水浓度为饱和盐水,约为26.5%的浓度。因此需要再配备一个清水罐作为稀释用水,通过盐水泵和清水泵的比例稀释混合,达到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制备次氯酸钠溶液所需的盐水浓度。

3、目前工艺设计通常采用两个储罐的形式作为盐水罐和清水罐,传统的盐水罐和清水罐液位控制方式通常以液位开关、浮球液位计、超声波液位计等形式设定高低液位的方法,控制电磁阀开关来间歇补水;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此类传统方式至少存在有以下问题:

4、1、通常采用两个储罐的形式作为盐水罐和清水罐,在集成化或非集成化的安装使用中,占地面积大,安装工艺较为繁琐,设备成本高。

5、2、由于需要通过配套设备来满足设定高低液位、来控制进行间歇补水,配套设备较多,设备成本高、维护维修繁琐。

6、3、且由于液位高低的变化,对盐水泵及清水泵的进口吸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浓盐水流量和清水流量的波动,进而造成稀释后盐水浓度和总盐水流量的波动影响电解效果。

7、在一些农村饮用水、二次供水站等小型供水站点的消毒设备使用中,以上形式的设计方式往往因为设备间安装空间不足、繁琐的安装工艺及电解效果的波动等原因,给现场维护及消毒管理造成不便。有鉴于此,如何解决上述盐水供应装置存在的一些问题,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一体化恒水位溶盐供水罐,替代了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制备次氯酸钠溶液时既要配备溶盐罐,又要配备清水罐的工艺。不仅减小了溶盐和供水设备40%以上的总体积;而且避免了液位波动带来的盐水流量及浓度的波动,消除了液位波动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并且其工艺安装简捷,使用及维护方便,性能更稳定。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恒水位溶盐供水罐,用于次氯酸钠发生器的溶液供应,其创新点在于:

3、所述一体化恒水位溶盐供水罐包括溶盐供水罐主体,所述溶盐供水罐主体上具有相互隔开的清水区和溶盐区,在所述溶盐供水罐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可开合的并且与所述溶盐区相通的加盐口;

4、所述清水区上设置有清水进水口、清水溢流口;所述清水进水口与外部带压水管连接,并且在所述清水区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清水进水口开合的清水液位阀,以进行自动补水来保持清水区内的液位恒定;所述清水溢流口与外部溢流管连接,所述清水溢流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清水进水口的位置;

5、所述溶盐区上设置有溶盐进水口、盐水出口,所述溶盐进水口联通至所述清水区,并且溶盐进水口的位置低于所述清水进水口的位置,所述溶盐区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溶盐进水口开合的溶盐液位阀,以进行自动补水来保持溶盐区内的液位恒定;在所述溶盐区的底部铺设有盐水过滤器,所述盐水过滤器与所述盐水出口活动连接;所述盐水出口与外部盐水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盐水泵向所述次氯酸钠发生器提供浓盐水溶液。

6、本实用新型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7、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其基本原理为:在清水区处,清水进水口与外部带压水管连接,水流以水压为动力经过清水液位阀进入溶盐供水罐主体内置的清水区,清水区内的液位受清水液位阀实时控制,自动补水,保持清水区内的液位基本恒定,当浮球液位阀故障损坏时,过多的水经过清水溢流口经溢流管道排出;在溶盐区处,清水区内的清水通过溶盐进水口、溶盐液位阀进入溶盐供水罐主体内的溶盐区,溶盐区内的液位受溶盐液位阀实时控制,自动补水,保持溶盐区内的液位基本恒定,溶盐区处的盐水通过盐水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由盐水出口、盐水泵向次氯酸钠发生器提供浓盐水溶液;加盐时,从可开合的加盐口处加盐。通过以上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在一个一体化恒水位溶盐供水罐中进行清水、盐水的存储,以及固体盐的溶解过滤,占用体积大大减小,减小了溶盐和供水设备40%以上的总体积;通过对于清水区的清水进水口、清水溢流口、清水液位阀以及溶盐区中的溶盐进水口、盐水出口、溶盐液位阀、盐水过滤器的设置,清水区和溶盐区的液位能够始终保持基本恒定,避免了液位波动,以此来避免了液位波动带来的盐水流量及浓度的波动(先引起流量波动,流量波动的同时,浓度也会波动),消除了液位波动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另外,采用此种结构作为次氯酸钠发生器的溶液供应,其工艺安装简捷,使用及维护方便,性能更稳定。

8、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水区上还设置有清水配水口,所述清水配水口的位置低于所述清水进水口的位置,所述清水配水口与外部清水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清水泵向所述次氯酸钠发生器提供稀释配比用的清水。进一步特征,用于为所述次氯酸钠发生器提供稀释配比用的清水,取消清水罐设备的工艺配置,减小了次氯酸钠发生器配套溶盐供水设备的总体积。

9、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溶盐供水罐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加盐盖,所述加盐盖为漏斗式结构;所述加盐口设置在所述加盐盖上,所述加盐口处安装有加盐封盖,为加盐口的开合提供具体实现的方案,具有防止盐水潮气溢出及灰尘进入的作用。

10、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溶盐供水罐主体内部固定有隔板,由所述隔板将所述清水区和溶盐区隔开,所述清水进水口、清水溢流口以及清水配水口开设在所述清水区与所述溶盐供水罐主体的共用罐壁上,隔板特征,减少配件数量,结构更加简化及优化。

11、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水区设于所述溶盐供水罐主体的上部,且所述清水区的深度为所述溶盐供水罐主体总深度的1/2至3/5;所述清水区的容积占所述溶盐供水罐主体总容积的5%-10%,有效的深度比和容积比,可以在不影响溶盐区溶盐效果的情况下,通过隔板隔离清水区的方式充分利用罐内盐水空间,降低溶盐供水设备的总体积。

12、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水溢流口距溶盐供水罐主体顶部距离为溶盐供水罐主体总深度的1/20-1/15范围;

13、所述清水进水口距溶盐供水罐主体顶部距离为溶盐供水罐主体总深度的1/15-1/10范围;

14、所述清水配水口距溶盐供水罐主体顶部距离为溶盐供水罐主体总深度的1/5-2/5范围;

15、所述溶盐进水口位于清水区与溶盐区之间的隔板上,所述溶盐进水口距溶盐供水罐主体顶部距离为溶盐供水罐主体总深度的1/8-1/5范围;

16、所述盐水出口位于溶盐区底部,所述盐水出口距溶盐供水罐主体罐底100-200mm范围;

17、采用上述有效的深度比,在清水区、溶盐区保持足够的液位恒定的同时,使其比例更合理,保障溶盐供水设备的稳定运行。

18、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盐水过滤器由耐腐蚀管连接组成,所述耐腐蚀管管壁均布设置打孔,所述打孔的直径为4mm-10mm,所述打孔中的孔与孔之间的中心点间距为10-20mm;所述耐腐蚀管包裹有耐腐蚀网,所述耐腐蚀网的网孔为50-80目,提供具有良好过滤作用的盐水过滤器,并且盐水过滤器与所述盐水出口通过活结连接,便于维护管理。

19、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溶盐供水罐主体内部设置有清水容器,由清水容器的内部空间构成清水区,由所述溶盐供水罐主体内部中除了清水容器之外的其他空间构成溶盐区,清水区构成的又一特征。

20、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水液位阀和溶盐液位阀均采用浮球液位阀,采用浮球液位阀,安装方便、使用简易,成本低、性能可靠,维护维修或替换方便。

21、1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2、11.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中心”、“上”、“下”、“轴向”、“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装配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3、由于上述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24、1.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通过以上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在一个一体化恒水位溶盐供水罐中进行清水、盐水的存储,以及固体盐的溶解过滤,占用体积大大减小,减小了溶盐和供水设备40%以上的总体积。

25、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通过对于清水区的清水进水口、清水溢流口、清水液位阀以及溶盐区中的溶盐进水口、盐水出口、溶盐液位阀、盐水过滤器的设置,清水区和溶盐区的液位能够始终保持基本恒定,避免了液位波动,以此来避免了液位波动带来的盐水流量及浓度的波动,消除了液位波动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26、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采用此种结构作为次氯酸钠发生器的溶液供应,其工艺安装简捷,使用及维护方便,性能更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