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反应釜的物料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15004发布日期:2023-04-19 15:2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反应釜的物料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温度测量,尤其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的物料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

2、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混合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而现有的化工反应釜中的测温装置,测温过程繁琐且只能对釜体内局部进行测温,无法针对釜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测温,且当温度变化超过预设范围时无法进行有效干预,导致釜体物料报废甚至威胁到周围人员的生命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的物料测温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一种化工反应釜的物料测温装置,包括化工反应釜、搅拌组件以及两个温感组件,搅拌组件及两个温感组件安装于化工反应釜中;化工反应釜包括控温外筒、密封内胆以及封盖,控温外筒内部中空形成有控温腔体,密封内胆固定安装于控温腔体中,封盖安装于密封内胆顶面,密封内胆内部中空形成有搅拌腔体,封盖顶面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通过孔,封盖顶面中心贯穿开设有第二通过孔,搅拌组件的一端穿设通过第二通过孔安装于搅拌腔体内,两个温感组件分别穿设通过第一通过孔安装于搅拌腔体内。

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控温外筒包括上密封圈、外筒、圆形的外封头以及三个支脚,上密封圈的顶部内壁与密封内胆的顶部外周壁固定连接,上密封圈底面与外筒的顶面固定连接,外筒的底面与外封头的顶面固定连接,三个支脚分别等距的固定安装于外筒底部的外周面,外筒两侧外壁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注液孔,第一注液孔与控温腔体连通,外封头底面中心贯穿开设有第一出液孔,第一出液孔与控温腔体连通,第一出液孔上凸设有第一出液管,外封头底面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二出液孔,第二出液孔与控温腔体连通,第二出液孔上凸设有第二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中设置有调节阀。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密封内胆包括内筒、圆形的内封头以及固定元件,内筒的顶面与封盖的底面固定连接,内筒的底面与内封头的顶面固定连接,固定元件固定安装于内封头顶面的中心,内封头底面中心贯穿开设有第三出液孔,第三出液孔中设置有电磁阀,第三出液孔与搅拌腔体连通,且第三出液孔与第一出液孔孔配合。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固定元件包括固定管以及四个固定支腿,四个固定支腿的一端分别等距的固定安装于固定管底部的外周面上,四个固定支腿的另一端分别等距的固定安装于内封头顶面的中部,固定管顶面贯穿开设有第三转动孔,第三转动孔与第三出液孔孔配合。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封盖的第二通过孔向上凸设有安装管,封盖顶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注液孔,第二注液孔中设置有单向阀,且第二注液孔与搅拌腔体连通。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搅拌组件包括固定架、驱动轴、驱动电机以及搅拌器,固定架底面固定安装于封盖顶面中心,固定架底面凹设形成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顶面中心凹设形成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动孔中部贯穿凹设形成有第二转动孔,且第一转动孔及第二转动孔均与第二通过孔孔配合,驱动轴的一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转动孔中,驱动电机底面固定安装于固定架顶面,且驱动电机输出轴穿设通过第二转动孔与驱动轴一端端壁固定连接,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设通过第二通过孔进入搅拌腔体内,且其转动地安装于第三转动孔中,驱动轴中部及邻近固定管一端分别向外凸设形成有第一卡环,搅拌器固定安装于第一卡环中。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搅拌器包括四个搅拌齿以及两个连接轴,四个搅拌齿分别等距固定安装于两个连接轴的外周面上,两个连接轴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第一卡环上,每个搅拌齿包括横轴齿、竖轴齿以及曲轴齿,横轴齿一端端面与竖轴齿一侧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横轴齿另一端与邻近驱动轴中部的连接轴外周面固定连接,曲轴齿一端与竖轴齿一侧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曲轴齿另一端与邻近驱动轴底部的连接轴外周面固定连接,且曲轴齿的弯曲弧度与内封头的弯曲弧度相等,使得曲轴齿及竖轴齿与内筒及内封头之间围绕形成有层流空间,横轴齿、曲轴齿及竖轴齿与驱动轴之间围绕形成有过渡空间,竖轴齿顶部及横轴齿与驱动轴顶部之间围绕形成有湍流空间。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温感组件包括固定筒、抵持元件以及扰流柱,固定筒顶部固定安装于第一通过孔中,固定筒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底部凹设有螺旋槽,抵持元件固定安装于安装腔顶部,扰流柱通过旋转配合于固定筒的底部。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抵持元件包括抵持筒、导电卡块、移动柱及缓冲弹簧,抵持筒固定安装于安装腔顶部,抵持筒内部中空形成有移动腔,导电卡块固定安装于移动腔顶部,移动腔一侧侧壁中部凸设有卡块,卡块一侧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设置有记忆卡块,记忆卡块一端与第一安装槽侧壁固定连接,且记忆卡块的另一端凸出于第一安装槽外,移动柱滑动地安装于移动腔中,移动柱包括强磁块、凸设于强磁块顶面两端的滑柱及导电板,强磁块底面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两个滑柱的内壁分别抵持于卡块两侧侧壁,两个滑柱的外壁分别抵持于移动腔内壁,其中一个滑柱一侧侧壁的中部凹设形成有卡槽,且卡槽与第一安装槽相对设置,使得记忆卡块凸出第一安装槽的一端卡设进入卡槽中,导电板底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柱的顶面固定连接,导电板与导电卡块电性连接,且均与第二出液管的调节阀电性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扰流柱包括柱体、惯性杆及椭圆形状的扰流块,柱体顶部制作材料为强磁材料,且其磁极与强磁块磁极相同,柱体整体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柱体的顶部外周面凸设有螺旋部,柱体通过螺旋部旋转配合于安装腔底部螺旋槽内,且柱体的螺旋部顶部及底部凸设有停止块,柱体中部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惯性杆穿设通过第二安装槽,使得惯性杆中部固定安装于柱体中,且惯性杆垂直于搅拌腔体直径方向,扰流块的顶面固定安装于柱体底面,且扰流块的长轴方向与惯性杆长度方向平行,扰流块的底面与驱动轴中部的连接轴顶面平行,扰流块内部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与第二出液管的调节阀电性连接。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运用搅拌器,产生强烈的涡流扩散作用,使得在过渡空间与湍流空间之间产生连续的物质交换,从而使得反应物混合溶液达到混合的效果,同时扰流柱能够产生持续的多维度地扰流晃动,使得湍流空间中的湍流层水流的大涡流微团分裂为小尺度的漩涡,通过小尺度的漩涡之间的涡流扩散进一步提升混合的效果,将不均匀程度降低,同时分裂出的多个小尺度的漩涡由于湍流运动不断减小,加剧了反应物混合溶液中的分子扩散进行,使得反应物混合溶液混合速率提升,混合效果加剧。

14、2.运用温感组件预防反应中过高温度出现,当出现过高温度时,记忆卡块回缩,记忆卡块的一端脱离卡槽,使得扰流块沿扰流柱沿螺旋槽顺时针向上旋转,推动强磁块向上移动,使得两个滑柱卡块两侧侧壁向上移动,直至导电板抵持导电卡块,使得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同时惯性杆由于扰流柱顺时针旋转而跟随旋转,使得惯性杆一端将击打其中一个搅拌齿的竖轴齿,使得由于惯性而继续旋转的搅拌器暂停,进而使得反应的混合暂停,实现过高温度控制反应的进行,而且控制效率高效有力,控制效果显著,重复程度高。

15、3.将控温液体从外筒的第一注液孔中倾倒进入控温腔体后,扰流块中的温度控制器中将根据温度变化控制第二出液管的调节阀的流速,以此达到对反应釜反应过程中整体的温度进行控温,保证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的稳定,加速了反应的进行,保证反应效果形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