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改善治理用河道污水斜管沉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2855发布日期:2023-04-21 02:3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环境改善治理用河道污水斜管沉淀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改善治理用河道污水斜管沉淀器。


背景技术:

1、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组装形式有斜管和支管两种。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

2、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020424134.7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斜管沉淀器,其通过进水口注入污水,之后污水通过斜管上的通孔进入到斜管内部,与内部的絮凝剂相配合进行沉淀,当长时间使用后,通过启动电机带动支撑板进行晃动,使内部的活动杆通过海绵体进行清理,避免发生堵塞。

3、还有如申请号为cn202121338838.3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斜管沉淀器,在对污水沉淀的过程中,不用将水放完再对沉淀箱本体内壁底端进行清理,只需要将清水接入进水管,水流通过进水管进入连接管内壁,随后从连接管分支流向四个分支水管,随后通过高压喷头进行加压,然后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二锥形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连接管、分支水管、第一连接杆以及螺旋桨叶转动,分支水管转动能够带动高压喷头做圆周运动,从而均匀地对沉淀箱本体底端的沉淀物进行清理冲刷,使沉淀物从排污口流出。

4、以及如申请号为cn202220603358.3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自冲洗高密沉淀设备,其具有自冲洗功能;共有四个冲洗器,能够有效防止斜管被沉淀物所堵住,保证沉淀工作正常进行。

5、上述专利分别通过海绵体、增大水流流速以及水流的冲击的方式,对斜管内部的沉淀物进行清洁,但这些清洁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却存在局限性,因为斜管内部的沉淀物大多聚集在底部的一端(由于重力的影响斜管顶部的沉淀物会沿着斜管内壁滑动,故而斜管顶部区域就不会出现沉淀物),此时若采用海绵体、增大水流流速以及水流的冲击的方式清洁沉淀物,就容易出现部分区域清洁度不够导致斜管边缘出现沉淀物残留的现象,待后期使用时短时间内便会出现二次积聚现象。

6、因为,若采用海绵体插入斜管的方式进行清洁,由于海绵体长度和外形无法很好的匹配斜管内径,导致斜管内壁只有与海绵体匹配的区域被清扫,而对于斜管拐角(当斜管呈四方形时)处,却会存在清扫量不足的现象,也就是存在沉淀物残留的现象;而采用增大水流流速的情况,在具体实施时,由于斜管内壁是呈倾斜状态的,当通过螺旋桨等装置驱动水流快速流动以引导水面的水流快速流动时,倾斜状态的空间能够减缓水流的流动冲击力(因为水流流动时越靠近螺旋桨等装置流动性越大,越远离则斜管会阻挡水流流动,此时一旦水流进入斜管内,因斜管内的空间是呈倾斜状态,故而水流就需要沿着斜管内壁流动),而这样就容易出现水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被斜管内壁限制,斜管内壁的沉淀物无法被冲刷下来的现象;而采用水流冲击就需要面临一些问题,第一若是排出沉淀器内的水进行冲刷,虽然可以保证水流冲刷的效率,但需要花费时间排水,同时还需要调整水流冲击的方向和角度,其效率较低;第二,若是不排出沉淀器内的水进行冲刷,由于斜管内部的水流的影响,当冲击用的水流被喷出后,斜管内部的水流就会快速卸去冲击用的水流的冲击力,导致斜管内壁的沉淀物存在无法被冲刷下来的现象。综上可知,由于斜管内壁呈倾斜状,在清洁沉淀物时,容易出现部分区域清洁度不够导致斜管边缘出现沉淀物残留的现象,待后期使用时短时间内便会出现二次积聚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由于斜管内壁呈倾斜状,在清洁沉淀物时,容易出现部分区域清洁度不够导致斜管边缘出现沉淀物残留的现象,待后期使用时短时间内便会出现二次积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改善治理用河道污水斜管沉淀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境改善治理用河道污水斜管沉淀器,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沉淀物的排污口;

3、斜管组,所述斜管组设置于主框架内,所述斜管组内呈直线阵列设置有多组沉淀浅层,每组沉淀浅层包括多个斜向道,所述沉淀浅层用于增大沉淀物沉淀面积;

4、多组清扫带,每组所述清扫带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每组所述沉淀浅层内,每组所述清扫带靠近排污口的一侧设有与主框架内壁转动连接的动柱组,且每组所述清扫带远离排污口的一侧设有与主框架内壁转动连接的缠柱组;

5、其中,所述清扫带包括多个能够沿斜向道内壁滑动的刮除带,所述刮除带的表面与斜向道对应位置处设有通过槽,所述通过槽用于引导处于斜向道内的沉淀物朝排污口掉落,所述刮除带的一端与动柱组固定连接,所述刮除带的另一端卷绕在缠柱组的侧壁,所述通过槽内设有多个推移条,所述推移条能够在刮除带沿斜向道内壁滑动时对斜向道内壁进行清洁。

6、进一步的,当动柱组旋转时,所述缠柱组同时旋转并放开卷绕于其上的每个刮除带的一端;

7、当动柱组旋转时,每个被放开的所述刮除带的另一端均卷绕于动柱组的侧壁并在卷绕过程中牵引对应的推移条对每个斜向道进行清洁。

8、进一步的,所述刮除带包括两个滑动带体,两个所述滑动带体关于斜向道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9、所述缠柱组包括多对设置在斜管组远离排污口一侧的支柱,多对所述支柱与多组沉淀浅层分别一一对应设置;

10、所述动柱组包括多个设置在斜管组靠近排污口一侧的牵带柱,多个所述牵带柱与多组沉淀浅层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牵带柱能够与对应的一对支柱同时转动;

11、当两个所述滑动带体穿过某一个斜向道时,两个所述滑动带体的一端均固定安装于与该斜向道对应的牵带柱的侧壁,且两个所述滑动带体的另一端分别卷绕连接于与该斜向道对应的一对支柱侧壁。

12、进一步的,所述斜向道靠近排污口的一端内壁设有一对施压柱,此对所述施压柱能够推着两个滑动带体分别与斜向道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抵接;

13、所述刮除带的表面与通过槽对应位置处设有限制条,所述限制条能够被施压柱卡住以引导刮除带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斜向道内壁。

14、进一步的,所述施压柱包括与斜向道内壁连接的施压支轴,所述施压支轴的侧壁套接有压带轴,所述压带轴的侧壁与通过槽对应位置处设有导污槽,所述压带轴的端部能够卡住限制条。

15、进一步的,所述推移条包括设置于通过槽内的压条,所述压条的表面设有斜刮区,所述斜刮区能够推着附着于斜向道内壁的沉淀物流向排污口,所述压条的表面设有多个防粘头,相邻所述防粘头之间设有容纳间隔,当压条跟随刮除带卷绕于动柱组的侧壁时,所述压条绕着动柱组侧壁发生弹性形变并张大容纳间隔。

16、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推移条呈直线阵列设置于通过槽内,相邻两个所述推移条表面的斜刮区呈交错设置。

17、进一步的,所述斜刮区包括多个设置于压条表面的弹性头罩,多个所述弹性头罩呈直线阵列设置,每个所述弹性头罩内均安装有刮片。

18、进一步的,所述刮片至少呈“一”字形、“v”字形或“l”字形中的一种。

19、进一步的,所述刮片的长度小于弹性头罩的内径,所述弹性头罩内设有容纳内腔。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刮除带带动推移条对斜向道进行清洁的方式,不会受到斜向道内壁的影响(包括斜向道内壁长度和斜向道的倾斜角度),能够对斜向道内壁各个位置进行清洁,其清洁效率较高;

21、其次,本发明中通过刮除带的运动进行清洁的方式不会受到水流的影响,即斜管沉淀器内有无水流的存在刮除带都可使用,其使用不受影响;

22、本发明中压条和防粘头的设置可以起到预防沉淀物积聚在压条上的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