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能系统的水循环过滤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59685发布日期:2023-04-26 16:25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热能系统的水循环过滤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热能系统的水循环过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能源消耗加大,而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资源,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不仅使得储量变少,并且燃烧也会带来环境污染,造成温室效应,此有必要开发利用新能源。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用于发电、供暖、农业等。地热能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水泵将地下水抽到地面的水源热泵机组中,进行制热或制冷,使用后的水再通过回灌井送到地下,再次与地球换热提高热能后重新利用。由于抽水井中存在砂石,如果不经过有效过滤直接输送到水源热泵机组中使用,会造成管路堵塞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水过滤。而现有的过滤器,其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或者更换,在这个过程中,机器停止运行,会严重影响地热能的使用率,并且会造成能源输出不稳定的问题,使得成本加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以不停机且长期具有过滤作用的过滤器。现有专利cn114405107a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其可以用水流冲击扇叶转动,带动刮扫面转动,对滤网上的杂物进行刮除,其转杆设置在滤网上。此外,专利cn108159764a中也公开了一种免更换自清洁型过滤器,通过扇叶刮片对滤网进行清洁,其中设置了转轴,转轴固定在金属滤网上。将转轴设置在滤网上,其结构复杂,并且由于水流的冲击,转轴与滤网连接部分应力集中,容易造成滤网破损,且转轴无限位部件,容易造成转杆倾斜,如果在滤网上增加限位部件,会降低滤网的过滤面积,影响过滤效率。此外,由于滤网上的颗粒受到水的冲击力,因此在刮取的过程中,颗粒可能会持续停留在滤网上。如果使得刮板贴在滤网上进行刮除,一是会增加转动摩擦力,进而增加了水的阻力,二是在摩擦刮除的时候,刮板可能将滤网上的颗粒压到滤网的另一侧,进而减弱了过滤效果,如果刮板与滤网不接触,滤网上的一部分杂质清除不了,影响过滤。且上述过滤器损坏后,需要停机维修,无法长期连续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长期使用且过滤效果稳定的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地热能系统的水循环过滤装置,包括主过滤器、副过滤器、总进水管、总出水管、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主过滤器和副过滤器均为圆筒状,高度一致,左右两端封闭,主过滤器左端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右端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副过滤器左端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四进水口,右端设有第三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总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与第一进水口和第四进水口的管路连接,总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阀与第一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的管路连接,第二进水口与第三进水口通过第一软管连通,第一软管上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二出水口与第三出水口通过第二软管连通,第二软管中间设置双向蠕动泵;第一进水口、第四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四出水口的直径相同,其用来进入待过滤的水和输出过滤完成的水,第二进水口、第三进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的直径相同,其用来分流一部分水对滤网进行反冲洗,第一进水口的直径大于第二进水口。

3、主过滤器中设置有旋转刮板和第一滤网,主过滤器底部设置出砂口,出砂口处设置有密封连接的接砂管,接砂管采用透明材质,可收集刮除的杂质,接砂管下方设置有收集桶。

4、主过滤器内壁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第一弧形凹槽中设置滚珠,旋转刮板包括圆环和多个刮片,多个刮片旋转布置于圆环中,可对第一滤网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圆环外侧壁设置有环形凸块,环形凸块插入到第一环形凹槽中,第一环形凹槽可对环形凸块进行限位,环形凸块外侧壁环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滚珠置于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之间,第一滤网设置有扇形凹槽,扇形凹槽具有两个侧壁,以及与侧壁连接的底板,底板不具有滤孔,扇形凹槽下方对应出砂口,旋转刮板转动,使得多个刮片对第一滤网的表面进行清理,当刮片将杂物刮到扇形凹槽部分时,杂物在水流的冲击下进入扇形凹槽,落入接砂管中。

5、优选地,刮片与第一滤网之间不是接触的,中间的间距很小,包括.-.mm,使得刮片不与第一滤网之间发生刚性摩擦,第一滤网上有一部分刮片清理不掉的杂物,可以利用双向蠕动泵进行反冲洗的方式以进行清理。

6、当需要对主过滤器的第一滤网进行反冲洗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一三通阀使得总进水管与第四进水口的管路连通,控制第二三通阀使得总出水管与第四出水口的管路连通;打开第一电磁阀,启动双向蠕动泵,使得水流从第三出水口流向第二出水口,以对主过滤器的滤网进行冲洗。

7、当副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利用双向蠕动泵进行清理,具体地,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总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与主过滤器的第一进水口的管路连通,总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阀与第一出水口的管路连通,打开第一电磁阀,启动双向蠕动泵,对第二滤网进行清理,副过滤器的杂质通过第二进水口流入到主过滤器中,进而流入到接砂管中。

8、主过滤器的下方设有摄像机,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接砂管和收集桶中杂质的量,当接砂管杂质的量堆集到设定的高度时,使用副过滤器进行过滤,关闭第一电磁阀,启动第二电磁阀,将杂质排放到收集桶,检测到排放完毕后,关闭第二电磁阀。

9、优选地,底板向水流动的方向倾斜设置,有利于杂质流入接砂管30。

10、优选地,第二出水口的高度高于第一出水口,第三出水口的高度高于第四出水口,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贴近出水口,使得蠕动泵输入的水可以从上到下对滤网进行冲洗,提高冲洗效果。

11、包括一种地热能系统的水循环过滤装置的过滤方法:

12、步骤一、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总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与主过滤器的第一进水口的管路连通,总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阀与第一出水口的管路连通。

13、步骤二、通过接砂管上摄像机识别接砂管中的杂质是否达到规定位置,若达到则控制第一三通阀使得总进水管与第四进水口的管路连通,控制第二三通阀使得总出水管与第四出水口的管路连通。

14、步骤三、打开第一电磁阀,启动双向蠕动泵,使得水流从第三出水口流向第二出水口,以对主过滤器的滤网进行冲洗,当摄像机识别到接砂管中杂物不再继续增加时,关闭双向蠕动泵和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将杂物排放到收集桶中,摄像机检测到杂物排放完毕后,关闭第二电磁阀。

15、步骤四、间隔设定的时间后,总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与主过滤器的第一进水口的管路连通,总出水管通过第二三通阀与第一出水口的管路连通;打开第一电磁阀,启动双向蠕动泵,使得水流从第二出水口流向第三出水口,对副过滤器的滤网进行冲洗,副过滤器中的水通过第二进水口流入到主过滤器中,进而使得杂质流入到接砂管中,间隔设定的时间后,关闭双向蠕动泵和第一电磁阀,完成一个自清洗过程,重复上述步骤。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发明在主过滤器内部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第一弧形凹槽中设置滚珠,旋转刮板包括圆环和多个刮片,多个刮片旋转布置于圆环中,可对第一滤网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圆环外侧壁设置有环形凸块,环形凸块插入到第一环形凹槽中,第一环形凹槽可对环形凸块进行限位,环形凸块外侧壁环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滚珠置于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之间,第一滤网设置有扇形凹槽,其不需要转动结构,结构更加稳定,利用水的冲击力使得刮片转动,刮取杂物,并且由于第一滤网设置有扇形凹槽,当刮片将杂物刮到扇形凹槽部位时,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以及重力作用下,使得杂物能够顺利落入接砂管中。

18、2.设置有主过滤器和副过滤器,主过滤器底部设置摄像机,当接砂管的杂质量到设置的量后,启用副过滤器,并且启动双向蠕动泵,对主过滤器的滤网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关闭第一电磁阀和蠕动泵,打开第二电磁阀,将接砂管的杂物排到收集桶中,进而提高滤网的清洁效果,当副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启用主过滤器,并且启动第一电磁阀和双向蠕动泵,对副过滤器的滤网进行冲洗,副过滤器无需额外设置刮片结构也可实现清洁,并且在清洁的过程中无需关停机器,可由程序自动控制,实现滤网的自清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