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对辊式高湿玉米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8603发布日期:2023-08-14 22:0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碎机,特别是一种双对辊式高湿玉米粉碎机。


背景技术:

1、玉米秸秆青储能够把玉米籽粒和玉米秸秆统一加工成青储饲料,是饲料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其存在的缺点是饲料存储、加工空间要大,对有场地局限的饲料加工企业,青储在这样的加工环境下产能上不去。因此,近年来有企业把刚收获的高湿玉米棒子(带玉米芯的玉米)进行粉碎后青储,对加工高湿玉米棒子的设备有需求。但是国内目前没有专门的高湿玉米棒子加工设备,只是使用玉米收割机把玉米棒子收获下来,再利用青储机(如claas青储机)进行加工,这样的操作麻烦费事,效率低,成本高。因此市场需要有专门的高湿玉米棒子加工设备。

2、本技术人针对高湿玉米的特点,结合当前同种原料处理设备,借用对辊面粉粉碎机的结构,做了多次试验,试验中发现,当使用一对辊子作为粉碎辊时所得物料的颗粒均匀度不高,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最终确定使用上下两对辊子串联作业,即上面的一对辊子作为破碎辊,下面的一对辊子作为粉碎辊。当破碎辊、粉碎辊的结构设计合理后,能确保二者工作相协调,所得物料的颗粒均匀度高,破碎、粉碎效果好。

3、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发明的双对辊式高湿玉米粉碎机相同或者相近似的相关报道。

4、相关专利文献:cn107754998a公开了一种上下双对辊式葛根破碎设备及其破碎方法,包括上对辊组、下对辊组、支架、壳体和调整装置,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连通,上壳体和下壳体底部均为锥形溜槽,上壳体的溜槽主要是为收集物料和为下对辊喂料;所述壳体内设有上对辊组和下对辊组,上对辊组和下对辊组分别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采用双对辊对物料进行挤压破碎和粉碎,上对辊为波浪式咬合齿,下对辊为波浪式不连续的细齿粉碎辊,同时下壳体上的冲水口出料方便。该葛根破碎机采用双对辊式和波浪式咬合齿的设计,不仅对逐步压扁的物料有下拉、剪切等作用,在咬合过程中还能实现剪切效果;波浪式咬合齿的设计还减少了操作人员对物料下压、按等操作,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5、cn212215673u公开了一种双对辊垃圾破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相连通的粗粉碎腔和细粉碎腔,粗粉碎腔位于细粉碎腔上方,在粗粉碎腔内设有由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组成的第一对辊组,在细粉碎腔内设有由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组成的第二对辊组,在壳体内顶部设有与粗粉碎腔对接的定量输入筒,定量输入筒上端具有输入口,定量输入筒下端设有定量口。该装置在进行垃圾的向内输入时,定速轴定速转动,两个定量板之间形成固定大小的分隔空间,垃圾向进入定量输入筒内会通过两侧的定量板进行定量分隔,并在定速轴的转动下,使得垃圾定量向粗粉碎腔中转移,从而避免单次输入大量的垃圾导致的设备运行不良,也保证了垃圾的充分粉碎。

6、以上技术方案并不能直接用来加工高湿玉米棒子,对本发明如何解决所得物料的颗粒均匀度不高的问题,并没有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对辊式高湿玉米粉碎机,它工作可靠,破碎辊、粉碎辊二者工作相协调,粉碎效果好,能自适应调节破碎辊之间、粉碎辊之间的间隙,以解决所得物料的颗粒均匀度不高的问题,从而满足所得物料的产量和质量要求。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双对辊式高湿玉米粉碎机,具有机身、入料口、动力源,其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双对辊式高湿玉米粉碎机还具有对高湿玉米粗碎的一对破碎辊、位于一对破碎辊下面对粗碎后的玉米进一步粉碎的一对粉碎辊、将一对破碎辊的间隙进行调整的位于机身左右两侧的(呈对称设置的)两个破碎辊间隙调整机构、将一对粉碎辊的间隙进行调整的位于机身左右两侧的(呈对称设置的)两个粉碎辊间隙调整机构、与动力源相连接的驱动一对破碎辊和一对粉碎辊旋转的动力传动装置;一对破碎辊分为有速差的破碎快辊和破碎慢辊,一对粉碎辊分为有速差的粉碎快辊和粉碎慢辊。

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的破碎快辊、破碎慢辊呈轴线平行方式并排设置且二者之间留有间隙,破碎快辊、破碎慢辊是以相反方向相对向内转动,所述的破碎快辊的外圆周表面、破碎慢辊的外圆周表面皆设置有36个轮齿,即齿数为36;在垂直于相应的破碎快辊或破碎慢辊的中心线的横截面内,每个所述轮齿所对应的圆心角α为10º,圆心角α为每个所述轮齿的齿根两侧底端与相应的破碎快辊或破碎慢辊的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相邻的两个轮齿之间的齿根夹角为β,60º≤β<90º。上述破碎快辊与破碎慢辊的间隙为l1,0<l1≤5mm;上述破碎快辊的外径、破碎慢辊的外径皆为d0,d0为φ290毫米;破碎快辊的齿根直径、破碎慢辊的齿根直径皆为d,d为φ270毫米;在垂直于相应的第一辊轮或第二辊轮的中心线的横截面内,相邻的两个轮齿之间的缺口即齿型间隙的外轮廓形成一个三角形,该三角形的边a长度为20mm,边b长度为11.1mm,所述边a、边b与上述齿型间隙的外轮廓相对应;上述破碎快辊轮齿齿型、破碎慢辊轮齿齿型为斜齿;破碎快辊轮齿的螺旋角、破碎慢辊轮齿的螺旋角皆为30 º;破碎快辊轮齿左旋,破碎慢辊轮齿右旋;或者破碎快辊轮齿右旋,破碎慢辊轮齿左旋;上述破碎快辊与破碎慢辊为等轮径。

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粉碎快辊、粉碎慢辊呈轴线平行方式并排设置且二者之间留有间隙,粉碎快辊、粉碎慢辊是以相反方向相对向内转动,粉碎快辊的外圆周表面、粉碎慢辊的外圆周表面皆设置有144个轮齿,即齿数为144,在垂直于相应的粉碎快辊或粉碎慢辊的中心线的横截面内,每个所述轮齿所对应的圆心角α1为2.5º,圆心角α1为每个所述轮齿的齿根两侧底端与相应的粉碎快辊或粉碎慢辊的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每个所述轮齿齿型角度β1为60º。上述粉碎快辊与粉碎慢辊的间隙为l2,0<l2≤2mm;上述粉碎快辊的外径、粉碎慢辊的外径皆为d1,d1为φ290毫米;粉碎快辊的齿根直径、粉碎慢辊的齿根直径皆为d2, d2为φ282.8毫米;在垂直于相应的第一辊轮或第二辊轮的中心线的横截面内,每个所述轮齿的外轮廓形成一个三角形,该三角形的一个边a3的延长线经过相应的第一辊轮或第二辊轮的中心线,边a3为形成所述轮齿齿型角度β1的一个边;上述粉碎快辊轮齿齿型、粉碎慢辊轮齿齿型为斜齿;粉碎快辊轮齿的螺旋角、粉碎慢辊轮齿的螺旋角皆为30 º;粉碎快辊轮齿左旋,粉碎慢辊轮齿右旋;或者粉碎快辊轮齿右旋,粉碎慢辊轮齿左旋;上述粉碎快辊与粉碎慢辊为等轮径。

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动力源为(一台132kw)电机,上述动力传动装置具有固定安装于动力源上的位于机身的后侧(主动侧)的主动带轮、固定安装于粉碎快辊的动力输入端的位于机身的后侧的第一从动带轮、固定安装于粉碎慢辊的动力输入端的位于机身的后侧的第二从动带轮、连接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的第一三角带(三角带即皮带)、固定安装于粉碎快辊的动力输出端的位于机身的前侧(从动侧)的第三带轮、固定安装于粉碎慢辊的动力输出端的位于机身的前侧的第四带轮、固定安装于破碎快辊的动力输入端的位于机身的前侧的第五带轮、固定安装于破碎慢辊的动力输入端的位于机身的前侧的第六带轮、连接第三带轮和第五带轮的第二三角带、连接第四带轮和第六带轮的第三三角带,第一三角带经过第二从动带轮的一部分。此结构使得第一从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的转速不同,第一从动带轮的转速大于第二从动带轮的转速,一对粉碎辊形成有速差的粉碎快辊和粉碎慢辊。动力源(动力源即电机)经主动带轮、第一三角带带动第二从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固定安装于粉碎慢辊的动力输入端的轴头上)和第一从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固定安装于粉碎快辊的动力输入端的轴头上)旋转。(位于机身下部的)第三带轮、第四带轮分别通过第二三角带、第三三角带将动力传递给(位于机身上部的)第五带轮、第六带轮。第一涨紧轮机构的涨紧轮和第二涨紧轮机构的涨紧轮分别抵住第二三角带、第三三角带,确保第二三角带、第三三角带这两组三角带始终处于涨紧状态,不会出现丢转现象,四个皮带轮(第三带轮、第四带轮、第五带轮、第六带轮)的直径相同,这就确保了粉碎辊和对应的破碎辊有相同的转速,且粉碎辊的两辊之间、破碎辊的两辊之间同样有速差,一对破碎辊形成有速差的破碎快辊和破碎慢辊。破碎快辊与破碎慢辊,粉碎快辊与粉碎慢辊有一定的速差,速差的作用保证了两个辊子(破碎快辊与破碎慢辊,粉碎快辊与粉碎慢辊)不总是在一个位置咬合,使玉米的粒度更细小,破碎、粉碎效果更好。

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每个所述破碎辊间隙调整机构具有将破碎快辊的(一个)轴头限位支撑的第一固定轴承座、将破碎慢辊的(一个)轴头限位支撑的第一活动轴承座、用于第一活动轴承座转动的第一销轴、与第一活动轴承座固定连接的第一伸出臂、固定在机身上的第一支座、(由第一伸出臂和第一支座支撑的)第一螺杆、套装在第一螺杆上的第一弹簧、套装在第一螺杆上的第一碟簧、第一螺母(调整螺母)、第一锁母,第一销轴固定于机身上,第一活动轴承座的下部与第一销轴铰接,第一伸出臂位于第一活动轴承座的上端,第一活动轴承座能绕第一销轴转动,第一螺杆穿过第一伸出臂上的横向孔,第一碟簧的一端(的套垫)由第一伸出臂的一侧限位,第一伸出臂的另一侧由第一螺杆上的第一轴间限位,第一碟簧的另一端(的套垫)由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一锁母限位,第一螺杆穿过第一支座的侧壁上的横向孔并从第一支座的侧壁向外伸出形成伸出端,该伸出端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第一弹簧的一端由第一支座的侧壁限位,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由第一螺杆上的第二轴间限位。

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每个所述粉碎辊间隙调整机构具有将粉碎快辊的(一个)轴头限位支撑的第二固定轴承座、将粉碎慢辊的(一个)轴头限位支撑的第二活动轴承座、用于第二活动轴承座转动的第二销轴、与第二活动轴承座固定连接的第二伸出臂、固定在机身上的第二支座、(由第二伸出臂和第二支座支撑的)第二螺杆、套装在第二螺杆上的第二弹簧、套装在第二螺杆上的第二碟簧、第二螺母(调整螺母)、第二锁母,第二销轴固定于机身上,第二活动轴承座的下部与第二销轴铰接,第二伸出臂位于第二活动轴承座的上端,第二活动轴承座能绕第二销轴转动,第二螺杆穿过第二伸出臂上的横向孔,第二碟簧的一端(的套垫)由第二伸出臂的一侧限位,第二伸出臂的另一侧由第二螺杆上的第三轴间限位,第二碟簧的另一端(的套垫、堵头)由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二锁母限位,第二螺杆穿过第二支座的侧壁上的横向孔并从第二支座的侧壁向外伸出形成伸出端,该伸出端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由第二支座的侧壁限位,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由第二螺杆上的第四轴间限位。上述第三带轮、第四带轮、第五带轮、第六带轮的直径相同。上述动力传动装置还具有安装于机身的后侧的第一涨紧轮机构和第二涨紧轮机构,第一涨紧轮机构的涨紧轮抵住第二三角带,第二涨紧轮机构的涨紧轮抵住第三三角带。

9、本发明具有机身、入料口、动力源、对高湿玉米粗碎的一对破碎辊、位于一对破碎辊下面对粗碎后的玉米进一步粉碎的一对粉碎辊、将一对破碎辊的间隙进行调整的位于机身左右两侧的两个破碎辊间隙调整机构、将一对粉碎辊的间隙进行调整的位于机身左右两侧的两个粉碎辊间隙调整机构、与动力源相连接的驱动一对破碎辊和一对粉碎辊旋转的动力传动装置;一对破碎辊分为有速差的破碎快辊和破碎慢辊,一对粉碎辊分为有速差的粉碎快辊和粉碎慢辊。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带来了如下技术效果:

10、一、一对破碎辊之间的咬合、一对粉碎辊之间的咬合不总是在一个位置咬合,使玉米的粒度更细小,破碎、粉碎效果更好。

11、本发明设置了一对破碎辊和一对粉碎辊,工作时高湿玉米(经刮板输送机输送过来后)由入料口7进入粉碎机上面的破碎室,通过破碎快辊102与破碎慢辊101的挤压、磋碾、切削达到粗破碎要求,粗料流入下面的粉碎室内,再由粉碎快辊202与粉碎慢辊201的进一步加工成为成品,进入下一道工序,即所得物料进入粉碎机底部的出料绞龙,输送裹包工序(青储)。所述的破碎快辊与破碎慢辊,粉碎快辊与粉碎慢辊有一定的速差,速差的作用保证了两个辊子(破碎快辊与破碎慢辊,粉碎快辊与粉碎慢辊)不总是在一个位置咬合,使玉米的粒度更细小,破碎、粉碎效果更好。

12、二、一对破碎辊之间的间隙(即两破碎辊咬合面之间间距)、一对粉碎辊之间的间隙(即两粉碎辊咬合面之间间距)都是自适应调节两个破碎辊之间、两个粉碎辊之间的间隙,以生产颗粒均匀度更高的产品。

13、本发明中一对破碎辊(即破碎快辊102和破碎慢辊101这两个破碎辊)之间的间隙是通过两个破碎辊间隙调整机构来完成的,破碎快辊(102)的两端(轴头)由两个第一固定轴承座81限位支撑,破碎慢辊101的两端(轴头)由两个第一活动轴承座88限位支撑(当然,破碎快辊也可以安装在第一活动轴承座上,破碎慢辊安装在第一固定轴承座上)。具体是两个破碎辊之间的间隙通过手动旋转第一螺母、借助第一弹簧和第一碟簧的弹力来自适应调节两个破碎辊之间的间隙。更具体的是机身上面的两个破碎辊通过第一螺母82、第一螺杆85、第一弹簧83和第一碟簧87来完成间隙的调整。

14、本发明中一对粉碎辊(即粉碎快辊202和粉碎慢辊201这两个粉碎辊)之间的间隙是通过两个粉碎辊间隙调整机构来完成的,粉碎快辊202的两端(轴头)由两个第二固定轴承座91限位支撑,粉碎慢辊201的两端(轴头)由两个第二活动轴承座98限位支撑(当然,粉碎快辊也可以安装在第二活动轴承座上,粉碎慢辊安装在第二固定轴承座上)。具体是两个粉碎辊之间的间隙通过手动旋转第二螺母、借助第二弹簧和第二碟簧的弹力来自适应调节两个粉碎辊之间的间隙。更具体的是机身下部的两个粉碎辊通过第二螺母92、第二螺杆95、第二弹簧93和第二碟簧97来完成间隙的调整。

15、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对辊式高湿玉米粉碎机,它工作可靠,破碎辊、粉碎辊二者工作相协调,粉碎效果好,能自适应调节破碎辊之间、粉碎辊之间的间隙,解决了所得物料的颗粒均匀度不高的问题,满足了所得物料的产量和质量要求。经试验,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粉碎机工效提高了18%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