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克隆抗体蛋白纯化用柱层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0715发布日期:2023-10-21 16:4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克隆抗体蛋白纯化用柱层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蛋白质纯化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克隆抗体蛋白纯化用柱层析装置。


背景技术:

1、抗体纯化是抗体提纯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由于抗体也是蛋白质的一种,在抗体中含有很多杂质蛋白,在试验阶段为了得到单一抗体,必须对抗体进行提纯,目前抗体蛋白纯化主要采用柱层析技术,柱层析技术又称柱色谱技术,主要原理是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和中不同,经多次反复分配将组分分离开来。

2、目前,柱层析分离装置通常包括层析柱、设置于层析柱上方的溶剂瓶,以及多个用于收集分离液的容器;柱层析操作时,先在层析柱内填充不溶性基质,形成一个,将样品加到层析柱内,向溶剂瓶内加入溶剂,溶剂进入层析柱内形成,对样品进行洗脱,在对样品洗脱的过程中,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不同,经多次反复分配将组分分离,经分离纯化的蛋白质按一定顺序随溶剂流出形成分离液,并分别收集在不同的容器中;溶剂在进入层析柱内对样品洗脱的过程中,通常还需要对溶剂瓶内进行加压,加速溶剂在层析柱内的流动。

3、然而当溶剂瓶内的溶剂使用完后,需要将溶剂瓶打开,并向溶剂瓶内补充溶剂,在向溶剂瓶内补充溶剂的过程中,层析柱内的压力以及溶剂的流速均发生改变,从而严重影响对蛋白质的洗脱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对蛋白质的洗脱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克隆抗体蛋白纯化用柱层析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克隆抗体蛋白纯化用柱层析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单克隆抗体蛋白纯化用柱层析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层析柱,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存放溶剂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连通有多个进液管,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柱压管,所述进液管与柱压管一一对应,且所述进液管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柱压管连通,每个所述进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每个所述柱压管均连通有导液管,各所述导液管均与层析柱连通,且每个所述导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向各所述柱压管内加压的增压组件,所述层析柱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连通有用于收集分离液的集液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溶剂存放在储液罐内,将不溶性基质及样品依次加入到层析柱内,打开其中一个进液管的第一阀门,储液罐内的容积通过进液管进入对应的柱压管内,当柱压管内容器达到一定量后,关闭该柱压管对应的进液管上的第一阀门,打开该柱压管对应的导液管上的第二阀门,通过增压组件向该柱压管内加压,柱压管内的液体通过导液管进入层析柱内,对层析柱内的样品进行洗脱,经洗脱后的分离液通过出液管进入集液瓶内进行收集,工作人员通过更换集液瓶对不同分离态的分离液进行收集;

5、当正在使用的柱压管内溶剂量低于一定量时,打开另一个柱压管对应的进液管上的第一阀门,将储液罐内的溶剂导入另一个柱压管内,当正在使用的柱压管内的溶剂使用完后,关闭该柱压管对应的导液管上的第二阀门,并将已经装好溶剂的柱压管对应的导液管上的第二阀门打开,通过加压组件对该柱压管进行加压,从而完成对柱压管的更换,柱压管在更换的过程中,层析柱内的压力以及溶剂的流速均不易发生改变,从而有效提高对蛋白质的洗脱效果。

6、可选的,所述导液管与柱压管的连通端低于导液管与层析柱的连通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溶剂在进入柱压管时,溶剂内会产生一部分气泡,将柱压管内的溶剂通过导液管自下向上输送至层析柱内,有效避免柱压管内的空气随溶剂一同进入层析柱内,影响对样品的洗脱效果。

8、可选的,所述增压组件包括空压机和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空压机的出口端连通,所说导气管连通有多个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与柱压管一一对应,且所述分流管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柱压管连通,每个所述分流管上均设置有第三阀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对应分流管上的第三阀门,通过空压机将压缩空气输送至对应的柱压管内,即可对柱压管内进行加压。

10、可选的,所述集液瓶的顶部开口设置,所述集液瓶的开口端设置有瓶塞,所述瓶塞上穿设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与出液管相适配且用于套设在所述出液管上,所述集液瓶的底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集液瓶内滑动设置有活塞。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出液管插入通液管内,完成出液管与通液管的对接,分离液通过依次通过出液管和通液管进入集液瓶内,随着分离液在进入集液瓶内,分离液挤压活塞从而将溶剂装填在集液瓶内,溶剂在装填到集液瓶时,减少分离液与空气接触,从而避免空气与分离液内各物质发生反应。

12、可选的,所述机架上且位于层析柱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多个放置架,每个所述放置架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集液瓶的放置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放置架滑动的驱动组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集液瓶分别放置在转动架上的各放置架上,在需要更换集液瓶时,使集液瓶与出液管脱离,通过旋转转动架将需要更换的集液瓶旋转至层析柱的下方,通过驱动组件驱使该集液瓶对应的放置架滑动,使出液管插入该集液瓶上的通液管内,完成集液瓶的更换,集液瓶在更换时方便快捷。

14、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顶块和驱动件,所述顶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机架上,且所述顶块设置在层析柱的下方,所述顶块用于抵接放置架并推动放置架向靠近层析柱方向滑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顶块滑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的集液瓶移动至层析柱的下方后,通过驱动件驱使顶块滑动,顶块与该集液瓶对应的放置架抵接,推动放置架向靠近层析柱方向滑动。

16、可选的,所述转动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放置架向远离层析柱方向滑动的第一弹性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块向远离层析柱方向移动时,放置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层析柱方向滑动,从而便于出液管从通液管内脱离。

18、可选的,所述通液管位于集液瓶内的一端沿通液管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用于封闭通液管,所述瓶塞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密封塞向靠近通液管方向滑动的第二弹性件,所述密封塞上固定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穿设于通液管内且用于抵接出液管。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液管在插入通液管时,与顶杆抵接,并随着出液管的插入,通过顶杆推动密封塞向远离通液管方向滑动,使通液管打开,熔液即可进入集液瓶内,当出液管在脱离通液管时,密封塞在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向靠近通液管方向滑动,对通液管进行封堵,从而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对通液管进行封堵,增加实用性。

20、可选的,所述通液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用于套设在出液管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垫圈增加出液管与通液管对接后的密封性,避免集液瓶内的分离液从出液管与通液管之间的缝隙出溢出。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 将溶剂存放在储液罐内,将不溶性基质及样品依次加入到层析柱内,打开其中一个进液管的第一阀门,储液罐内的容积通过进液管进入对应的柱压管内,当柱压管内容器达到一定量后,关闭该柱压管对应的进液管上的第一阀门,打开该柱压管对应的导液管上的第二阀门,通过增压组件向该柱压管内加压,柱压管内的液体通过导液管进入层析柱内,对层析柱内的样品进行洗脱,经洗脱后的分离液通过出液管进入集液瓶内进行收集,工作人员通过更换集液瓶对不同分离态的分离液进行收集;当正在使用的柱压管内溶剂量低于一定量时,打开另一个柱压管对应的进液管上的第一阀门,将储液罐内的溶剂导入另一个柱压管内,当正在使用的柱压管内的溶剂使用完后,关闭该柱压管对应的导液管上的第二阀门,并将已经装好溶剂的柱压管对应的导液管上的第二阀门打开,通过加压组件对该柱压管进行加压,从而完成对柱压管的更换,柱压管在更换的过程中,层析柱内的压力以及溶剂的流速均不易发生改变,从而有效提高对蛋白质的洗脱效果;

24、2. 将出液管插入通液管内,完成出液管与通液管的对接,分离液通过依次通过出液管和通液管进入集液瓶内,随着分离液在进入集液瓶内,分离液挤压活塞从而将溶剂装填在集液瓶内,溶剂在装填到集液瓶时,减少分离液与空气接触,从而避免空气与分离液内各物质发生反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