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型双效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75806发布日期:2023-12-22 06:5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颗粒型双效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脱氧剂,尤其是涉及一种颗粒型双效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脱氧剂又名去氧剂、吸氧剂,是可吸收氧气的一种添加剂。脱氧剂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包装容器内的氧气,防止被包装产品受氧气氧化、腐蚀、变质等情况产生,延长货架寿命或者保证产品质量。

2、脱氧剂多应用于食品行业以及电子行业。在食品行业中,多以月饼糕点类、红枣核桃等多糖高营养坚果类、肉类等高油脂熟食制品、水果蔬菜等多维生素新鲜食品等为应用市场,为了防止食品被氧气氧化腐败,通常会将脱氧剂一起放入包装容器内,利用脱氧剂吸收包装容器内的氧气,延缓食品腐败,加长食品保质期。在电子行业中,多以电子高精度原件、对氧气敏感金属零件、精密仪器等为应用场景,为了防止电子元器件被氧化,通常也会放置脱氧剂,利用脱氧剂吸收密闭环境中的氧气,避免电子元器件因氧化而损坏。

3、目前,现有的脱氧剂一般是以还原铁粉为主体的无机脱氧剂和以抗氧化有机物为主体的有机系脱氧剂,大多以粉末为主,虽然能使脱氧剂有效快速吸收氧气,但是在生产包装过程中容易与空气接触提前消耗部分吸氧能力,且对包装机械的封装能力要求较高,包装封边处容易出现夹粉、漏粉现象,产生较大的原料损耗,以及污染被包装产品的风险,甚至电子产品对防尘的系数也是有要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脱氧剂泄露,且防止污染产品,本技术提供一种颗粒型双效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颗粒型双效脱氧剂,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颗粒型双效脱氧剂,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a料30-40%、b料15-25%、碱性物质5-15%、二氧化碳吸收剂20-30%、粘结剂5-15%,其中,a料包括有机吸氧物质、溶剂和吸附剂,b料包括离子催化剂、溶剂和吸附剂。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颗粒型双效脱氧剂,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脱氧剂的吸氧量,减少了脱氧剂的泄露,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其中,单位克重物料24h吸氧量为80-90ml,污染率为0。

5、脱氧剂由a料、b料、碱性物质、二氧化碳吸收剂、粘结剂组成,且,a料包括有机吸氧物质、溶剂和吸收剂,a料为主要吸氧物质,有机吸氧物质的吸氧能力强,能够优先与环境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可通过还原反应,降低食品或电子元器件周围的氧含量,并释放出氢原子与油脂自动氧化反应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中断链锁反应,从而阻止氧化过程继续进行,从而避免了食品腐烂变质或者电子元器件被氧化。b料中的离子催化剂能够促进有机吸氧物质吸收氧气。碱性物质是为了给有机吸氧物质提供中强碱性的条件,促进有机吸氧物质吸收氧气,防止污染产品。二氧化碳吸收剂能够吸收密闭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有机吸氧物质吸氧后的副产物进一步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还能提供部分碱性环境,促进氧气的吸收。粘结剂能够将各原料粘合在一起,便于脱氧剂的制备,同时能够减少脱氧剂泄露,防止污染产品。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加强对氧气的吸收作用,脱氧剂成颗粒状,能够减少脱氧剂泄露,防止污染产品。

6、作为优选:a料中所述有机吸氧物质、溶剂、吸附剂的百分含量比为(35-45):(25-35):(25-35)。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a料中的有机吸氧物质、溶剂和吸附剂的添加量进行限定,便于各原料更好的发挥作用,能够是有机吸氧物质更好的与溶剂相融,与利用吸附剂吸附,能够减少脱氧剂的泄露,减少浪费,也减少对产品的污染。

8、作为优选:b料中所述离子催化剂、溶剂、吸附剂的百分含量比为(10-20):(40-45):(40-50)。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b料中的离子催化剂、溶剂、吸附剂的添加量进行限定,便于各原料更好的发挥作用,能够使离子催化剂更好的促进a料中有机吸氧物质对氧气的吸收,便于脱氧剂起到更优的吸收氧气的作用。

10、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吸氧物质为葡萄糖。

11、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吸氧物质还可以为月桂酸、茶多酚、儿茶酚、焦性没食子酸、丁基羟基茴香醚、tbhq中的一种或多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葡萄糖、月桂酸、茶多酚、儿茶酚、焦性没食子酸、丁基羟基茴香醚、tbhq均具有吸收氧气的能力,其中,葡萄糖成本较低,且与氧反应后无二氧化碳生成,不会对食品或电子元器件产生其他影响,因此选用葡萄糖作为有机吸氧物质更为合适。

13、葡萄糖作为有机吸氧物质时,能够与环境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在适宜的环境下经离子催化剂催化氧化之后,葡萄糖的醛基能够氧化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及副产物,均属于葡萄糖氧化的中间产物,且无二氧化碳生成,选用葡萄糖作为有机吸氧物质,能够减少脱氧剂的泄露,避免食品腐烂变质或电子元器件被氧化,防止产品污染。

14、作为优选: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甘油、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吸附剂为硅藻土、活性炭、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更优选的,所述吸附剂为二氧化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溶剂、吸附剂的成分进行限定,且吸附剂选择二氧化硅更优,二氧化硅的成本比硅藻土和活性炭低,且比硅藻土和活性炭的耐久性强,因此吸附剂选用二氧化硅更为合适。

17、二氧化硅作为吸附剂,二氧化硅的表面存在羟基,羟基可以和分子以氢键的形式结合,且二氧化硅的表面疏松多孔,具有极强的吸附性,不仅能够吸附氧气,还能够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

18、作为优选:所述碱性物质为磷酸钠、磷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19、更优选的:所述碱性物质为磷酸钠。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强碱性条件下,即9<ph<12的条件下,有利于葡萄糖吸收氧气的反应,但是碱性过强,反而会抑制葡萄糖吸收氧气,且会导致葡萄糖反应后的副产物进一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会对产品造成污染。

21、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为氢氧化钙、氧化钙、过氧化钙、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22、更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为氧化钙。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氢氧化钙、氧化钙、过氧化钙、氧化镁均具有吸附二氧化碳的作用,但是氧化钙还能够吸收水,因此选用氧化钙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更优。

24、氧化钙能够吸收密闭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有机吸氧物质吸氧后的副产物进一步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能够提供部分碱性环境,便于脱氧剂更好的脱氧。

25、作为优选:所述粘结剂为糊精、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26、更优选的:所述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羧甲基纤维素是由天然纤维素经羧甲基化得到的,天然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糖类,来源十分广泛,因此选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粘结剂,来源广,便于获得。

28、利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粘结剂,能够起到粘结的作用,使脱氧剂的各原料粘结在一起,并不会影响吸收氧气的性能,同时减少脱氧剂泄露,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

2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颗粒型双效脱氧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0、一种颗粒型双效脱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s1:制备a料和b料,且将a料和b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32、s2:将碱性物质、二氧化碳吸收剂、粘结剂放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在氮气的保护下,挤压造粒,经筛分、包装,得到颗粒型双效脱氧剂。

33、进一步的,一种颗粒型双效脱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4、s1.1:将葡萄糖放入水中,加入二氧化硅,混合均匀,静置,得到a料;

35、s1.2:将硫酸锰放入水中,加入二氧化硅,混合均匀,静置,得到b料;且将a料和b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36、s2:将碱性物质、二氧化碳吸收剂、粘结剂放入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在氮气的保护下,挤压造粒,经筛分、包装,得到颗粒型双效脱氧剂。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制备a料和b料,便于a料和b料的各原料混合的更加均匀,然后再与碱性物质、二氧化碳吸收剂、粘结剂混合,制成颗粒状,固化装袋,能够保证吸氧量的稳定性,避免在制造过程中出现损耗;在造粒的过程中全程充氮,尽量避免接触氧气,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通过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达到了更优的脱氧效果,且能够减少脱氧剂泄露,防止污染产品。

3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9、1、由于本技术中采用a料、b料、碱性物质、二氧化碳吸收剂、粘结剂制成颗粒状脱氧剂,能够减少泄露,防止污染产品,且此脱氧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可有效的防止食品或电子元器件被氧化,还能够避免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的碳酸腐蚀电子元器件,可使单位克重物料24h吸氧量达到90ml,污染率达到0。

40、2、本技术中优选采用葡萄糖作为有机吸氧物质,葡萄糖作为有机吸氧物质时,能够与环境中的氧气反应反应,在适宜的环境下经离子催化剂催化氧化之后,葡萄糖的醛基能够氧化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及副产物,均属于葡萄糖氧化的中间产物,且无二氧化碳生成,能够减少脱氧剂的泄露,避免食品腐烂变质或电子元器件被氧化,防止产品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