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气耗吸干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40627发布日期:2024-01-16 12:5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气耗吸干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属于气体干燥装置的,尤其涉及一种零气耗吸干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压缩空气在使用前需要先进行干燥处理,以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汽。吸干机是用于干燥压缩空气的常用设备,其通常包括两个吸附塔,吸附塔内设置具有吸附功能的颗粒状的吸附剂,当压缩空气通过吸附塔时,吸附剂可吸附压缩空气中的水汽,从而输出干燥的压缩空气。

2、现有公开号为cn11399615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零气耗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包括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第一吸附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再生气动阀与第一出气气动阀,所述第一再生气动阀远离第一吸附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再生气动阀,所述第二再生气动阀远离第一再生气动阀的一端与第二吸附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气气动阀远离第一吸附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气气动阀,所述第二出气气动阀远离第一出气气动阀的一端与第二吸附塔的顶部固定连接。

3、上述吸干机虽然能够实现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但是,由于吸附塔分别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包括吸附和再生状态,再生状态包括加热再生和冷吹再生,当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时人需要使压缩空气通过再生状态的吸附塔,会使压缩空气所受的阻力增加,从而使输送压缩空气的压缩机功率增加,造成能源耗费耗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零气耗吸干机及其使用方法,实现吸干机对压缩空气的稳定干燥,且不影响压缩空气的输出功率。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零气耗吸干机,包括:

3、吸附塔组,用于吸附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所述吸附塔组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

4、再生循环模块,与吸附塔组连接,所述再生循环模块包括鼓风机、蒸发器、冷凝器;

5、进气管,用于压缩空气的输入;

6、出气管,用于压缩空气的输出;

7、液体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冷凝器产生的液态水;

8、其中,连续工作时,所述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分别处于吸附状态、加热再生状态、冷吹再生状态。

9、吸干机通过吸附塔组中的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吸附塔组中,干燥后的压缩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出,通过再生循环模块对处于加热再生状态、冷吹再生状态的吸附塔进行吸附剂再生处理,通过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分别处于吸附状态、加热再生状态、冷吹再生状态,使吸附塔组能够实现对压缩空气不间断的干燥,再生循环模块工作时与进行压缩空气干燥的吸附塔之间相互隔离,保证压缩空气的零损耗,再生循环模块中通过冷凝器使水汽冷凝,然后通过液体收集装置收集冷凝产生的液态水,通过鼓风机使再生循环模块中的空气流通,通过蒸发器对流通的气体加热,便于高温气体通入吸附塔中实现加热再生。

10、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塔组包括:

11、第一电磁阀,分别对应于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的进口端,且与进气管连接;

12、第二电磁阀,分别对应于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的出口端,且与出气管连接;

13、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单独控制。

14、通过第一电磁阀控制压缩空气进入对应的吸附塔,使该吸附塔与进气管连通,通过第二电磁阀控制经过干燥的压缩空气流通向出气管,实现吸附塔组中处于吸附状态和再生状态的吸附塔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实现零气耗。

15、进一步的,所述再生循环模块还包括:

16、第三电磁阀,分别对应于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的出口端,且与冷凝器连接;

17、第四电磁阀,分别对应于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的进口端,且与蒸发器连接;

18、其中,所述鼓风机置于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均单独控制。

19、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用于控制对应的吸附塔与再生循环模块连通,使其进入再生状态,可实现多个吸附塔进入再生状态。

20、进一步的,所述再生循环模块还包括:

21、分流器,置于鼓风机与蒸发器之间;

22、第五电磁阀,分别对应于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的进口端,且与分流器连接;

23、其中,所述第五电磁阀均单独控制。

24、通过分流器控制将鼓风机吹动的气流进行分流调节,使气流能够分别流通向蒸发器和对应的吸附塔,能够对两个吸附塔同时进行加热再生和冷吹再生,也能够控制气流单独流通向蒸发器或者对应的吸附塔,当气流单独流通向蒸发器时,仅能够对对应的吸附塔实现加热再生,当气流单独流通向对应的吸附塔时,仅能够对对应的吸附塔实现冷吹再生,通过第五电磁阀控制再生循环模块中的气流向吸附塔中的通断。

25、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器包括:

26、安装壳;

27、调节件,活动安装于安装壳中,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连通通孔;

28、驱动装置,安装于安装壳上,用于驱动调节件活动;

29、反馈组件,置于安装壳与调节件之间,用于判断空气流动的分流状态;

30、其中,所述安装壳设置有连接进口,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与连接进口连接,所述安装壳设置有第一连接出口,所述蒸发器通过管道与第一连接出口连接,所述安装壳设置有第二连接出口,所述第五电磁阀通过管道与第二连接出口连接。

31、调节件安装于安装壳内,通过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调节件转动,通过调节件上的连通通孔与第一连接出口、第二连接出口的对应情况控制再生循环模块中的气流流动情况,通过反馈组件判断调节件的位置状态,便于调节件的调节。

32、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组件包括:

33、定位件,安装于调节件上;

34、第一定位座,安装于安装壳上;

35、第二定位座,安装于安装壳上;

36、第一传感器,分别对应于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用于检测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的状态;

37、第一弹簧,分别安装于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上;

38、活动件,活动连接于第一定位座的两侧;

39、第二弹簧,一端与活动件相抵;

40、第二传感器,置于第一定位座上,所述第二传感器与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相抵;

41、其中,第一定位座对应于第一连接出口、第二连接出口与连通通孔均连通,所述第二定位座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于第一连接出口或第二连接出口与连通通孔连通。

42、定位件安装于调节件上,随调节件同时转动,当定位件与第一定位座配合时,第一定位座移动与对应的第一传感器相抵,进行信号反馈,此时气流同时向第一连接出口、第二连接出口流通,当定位件与第二定位座配合时,第二定位座移动与对应的第一传感器相抵,进行信号反馈,此时气流仅向第一连接出口或者第二连接出口流通,当定位件与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分离时,通过第一弹簧使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复位,当定位件与第一定位座配合时,通过驱动装置使调节件转动进行微调,控制流通向第一连接出口、第二连接出口的空气比例进行调节,通过定位件移动与活动件相抵,使第一定位座两侧的活动件偏转角度发生改变,两个活动件对应的第二弹簧对第二传感器的压力不同,用于计算分析调节件的具体位置,便于气体流通向第一连接出口、第二连接出口的比例分配。

43、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收集装置包括:

44、收集箱,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连接,所述收集箱设置有出气口;

45、连接器,置于鼓风机的出风口;

46、收缩部,置于连接器内壁面;

47、其中,所述连接器通过管道与出气口连接,且连接位置与收缩部对应。

48、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至收集箱中,收集箱的出气口连接连接器,连接器上通过收缩部形成文丘里结构,对收集箱进行气体抽取,对收集箱中的气压进行平衡,同时能够加快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向收集箱中流动。

4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零气耗吸干机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50、s1,当吸干机启动时,开启第一吸附塔对应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

51、s2,当第一吸附塔吸附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切换至第二吸附塔吸附,打开第二吸附塔对应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吸附塔对应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关闭,然后打开第一吸附塔对应的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控制定位件与第一连接出口对应的第二定位座配合,使第一吸附塔与再生循环模块连接,使第一吸附塔进入加热再生状态;

52、s3,当第二吸附塔吸附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切换至第三吸附塔吸附,打开第三吸附塔对应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吸附塔对应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关闭,然后关闭第一吸附塔的第四电磁阀,打开第一吸附塔的第五电磁阀,同时打开第二吸附塔对应的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控制定位件与第一定位座配合,使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均与再生循环模块连接,使第一吸附塔进入冷吹再生状态,使第二吸附塔进入加热再生状态;

53、s4,当吸干机持续工作时,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上的吸附状态、加热再生状态、冷吹再生状态循环切换;

54、s5当吸干机关闭时,先使最后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进入加热再生状态,使前一个吸附塔进入冷吹再生状态,然后再使最后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进入冷吹再生状态,此时控制定位件与第二连接出口对应的第二定位座配合,将吸附塔组均完成干燥。

55、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中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与出于再生状态的吸附塔相互独立,其内空气均为独立循环,能够保证压缩气体的持续稳定干燥。

5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57、1、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吸附塔组中,干燥后的压缩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出,通过再生循环模块对处于加热再生状态、冷吹再生状态的吸附塔进行吸附剂再生处理,使吸附塔组能够实现对压缩空气不间断的干燥,再生循环模块工作时与进行压缩空气干燥的吸附塔之间相互隔离,保证压缩空气的零损耗。

58、2、调节件安装于安装壳内,通过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调节件转动,通过调节件上的连通通孔与第一连接出口、第二连接出口的对应情况控制再生循环模块中的气流流动情况,通过反馈组件判断调节件的位置状态,便于调节件的调节。

59、3、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至收集箱中,收集箱的出气口连接连接器,连接器上通过收缩部形成文丘里结构,对收集箱进行气体抽取,对收集箱中的气压进行平衡,同时能够加快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向收集箱中流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