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入式搅拌机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2321发布日期:2024-03-28 18:2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入式搅拌机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侧入式搅拌机,特别涉及一种侧入式搅拌机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侧入式搅拌机是将搅拌装置安装在设备筒体的侧壁上的搅拌器,广泛应用于脱硫、除硝吸收塔或工业大型储罐等工业中。

2、现有技术中,大多侧入式搅拌机没有对传动杆进行保护的装置,导致传动杆连接处容易搅拌物渗入,造成传动杆堵塞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入式搅拌机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入式搅拌机,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于筒体上并且安装板中部设有穿孔,包括:

3、传动杆,一端位于安装板外部,另一端穿过穿孔位于筒体内;

4、防堵机构,套置于传动杆的外侧壁上,并且防堵机构的一端设置于安装板朝向于筒体的一侧,另一端插入筒体内;

5、搅拌结构,安装于传动杆的端部并且位于筒体内;

6、驱动装置,固定端设置于安装板上,输出端连接于传动杆背离筒体的一端;

7、其中,所述传动杆通过第一转动轴承与穿孔连接,所述防堵机构用于防止筒体内的搅拌物渗入传动杆与安装板连接处,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传动杆进行转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的设置,能够将传动杆进行转动,从而使搅拌结构进行对搅拌物搅拌,通过防堵机构的设置,能够防止搅拌物渗入安装板的穿孔内,首先能够防止搅拌物泄漏,然后还能防止搅拌物渗入穿孔内,从而造成传动杆的堵塞卡死现象。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

10、套管,套置于传动杆的外部,且套管一端连接于安装板朝向于筒体的一侧,另一端插接于筒体内;

11、密封盘,套置于传动杆的外侧壁上,所述密封盘通过螺栓安装于套管背离安装板的一端;

12、以及密封结构,设置于传动杆的外侧壁上并且位于套管内;

13、其中,所述密封结构用于防止筒体内的搅拌物渗入安装板与传动杆之间。

1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套管的设置,能够使得密封结构得到安装,通过密封盘的设置,能够使得密封结构得到稳定使用,通过密封结构的设置,能够防止搅拌物泄漏导致传动杆硬化卡死现象。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16、若干石墨环,内壁间隔贴合于传动杆的外侧壁上,外壁均贴合于套管内壁上;

17、若干弹性件,分别设置于若干石墨环之间;

18、其中,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石墨环相背离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板和密封盘抵触。

19、本技术方案中,首先若干石墨环能够防止搅拌物的通行,上述弹性件为自紧弹簧,能够在石墨环磨损时自动补给,增强防泄漏和防堵。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

21、圆柱块,一端壁上设有供传动杆插接的插接槽,另一端设有安装槽;

22、若干搅拌叶,环向设置于圆柱块外侧壁上;

23、垫片,设置于安装槽内;

24、以及螺杆,连接部贯穿圆柱块与传动杆螺纹连接,固定部抵触于垫片上;

25、其中,所述传动杆上设有供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槽。

26、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插接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圆柱块插在传动杆上,通过安装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垫片得到放置,通过螺杆的设置,能够使得圆柱块被安装在传动杆上,通过搅拌叶的设置,能够使得搅拌物被搅拌。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28、散热管,套置于传动杆背离筒体一端的外部,且散热管连接于安装板背离筒体的一侧,所述散热管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用于散热的散热孔;

29、两个第二转动轴承,间隔设置于传动杆上并且位于传动杆背离筒体的一端;

30、支撑冷却机构,套置于传动杆外侧和两个转动轴承上,且支撑冷却机构与散热管可拆卸连接;

31、驱动机构,固定端设置于支撑冷却机构上,输出端连接于传动杆上;

32、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杆进行转动,所述支撑冷却机构用于支撑传动杆稳定及对传动杆进行降温散热。

3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散热管与散热孔的设置,能够使得空气流通,还能够使支撑冷却机构得到支撑,通过支撑冷却机构的设置,能够使第二转动轴承得到安装并且还能够进行冷却,通过两个第二转动轴承的设置,能够使传动杆得到稳定支撑还能够稳定转动,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能够驱动传动杆进行转动。

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冷却机构包括:

35、两个固定环块,套置于两个第二转动轴承的外侧壁上,并且两个第二转动轴承靠近于两个固定环块相对的一端开口处;

36、冷却桶,端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两端开口分别可拆卸连接于两个固定环块的外侧壁上;

37、以及两个密封盖,均套置于传动杆上,且两个密封盖分别密封连接于两个固定环块背离第二转动轴承的一端开口处;

38、其中,所述冷却桶内设有冷却液,所述固定环块上设有连通入冷却桶内的入液孔,所述固定环块中的密封盖与第二转动轴之间形成流通腔,所述冷却桶、固定环块及传动杆上设有使冷却液来回流通于流通腔和冷却桶内的循环结构。

39、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冷却桶的设置,能得到安装与拆卸,能够使得通过固定环块的设置,能够使第二转动轴得到安装,通过密封盖的设置,能够形成流通腔,通过循环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冷却液流通于第二转动轴上,从而对第二转动轴在转动后产生的温度进行降低。

4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结构包括:

41、两个流入孔,一端开口分别位于冷却桶底端的两侧,另一端开口分别贯穿对应的固定环块及连通于连通腔内;

42、两个环槽,分别设置于转动杆的外侧壁上并且位于两个流通腔内;

43、若干流出孔,一端分别环向设置于环槽槽壁上,另一端均连通于传动杆的外侧壁上并且位于冷却桶内,;

44、以及若干驱动叶,分别环向设置于传动杆外侧壁上并且每个驱动叶位于两个流出孔之间;

45、其中,所述驱动叶通过转动产生气流差使冷却液循环于流入孔、连通腔及流出孔。

46、本技术方案中,当传动杆进行转动后,驱动叶进行转动,从而冷却桶内压力降低,流入孔内产生负压,冷却液从流入孔流入,然后进入到流通腔内进行对第二转动轴冷却,最后通过流出孔返回冷却桶内。

4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48、支撑架,连接端设置于冷却桶外侧壁上,支撑端背离冷却桶延伸;

49、驱动电机,固定端设置于支撑架上,输出端与传动杆平行延伸;

50、以及皮带传送结构,两个连接端分别连接于传动杆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51、其中,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送结构进行对传动杆转动。

5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支撑架的设置,能够使得驱动电机得到安装,通过驱动电机的设置,能够驱动皮带传送结构运动从而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

5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

54、s1:在传动杆上加工出环槽、流出孔及螺纹槽,且在传动杆上焊接驱动叶,在冷却桶和固定环块上加工流入孔,在固定环块上加工出入液孔;

55、s2:首先传动杆上分别安装第一转动轴承和第二转动轴承,然后将两个固定环块安装于第二转动轴承上,安装完固定环块后安装冷却桶,最后安装密封盖;

56、s3:首先将第一转动轴承安装于穿孔内,然后将散热管与冷却桶进行可拆卸连接;

57、s4:首先将圆柱块的安装槽插入传动杆上,然后在将垫片放入安装槽内,最后将螺杆螺纹连接于螺纹槽内;

58、s5:首先将支撑架安装于冷却桶上,然后在将驱动电机安装于支撑架上,最后将皮带传送结构安装于传动杆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59、本技术方案中,通过s1的设置,加工出需要的结构从而后续安装,通过s2的设置,能够使支撑冷却机构得到安装,通过s3的设置,能够使安装板和散热管安装,通过s4的设置,能够使搅拌结构得到安装,通过s5的设置,能够使驱动机构得到安装,从而整体完成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