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脱料球形石墨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21407发布日期:2023-05-19 22:2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脱料球形石墨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滤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脱料球形石墨压滤机。


背景技术:

1、在酸碱法提纯球形石墨的生产工艺中,石墨需经碱融及酸浸提纯后水洗,水洗后的提纯石墨一般需要经过压滤机除水,进而得到较为干燥的提纯球形石墨。

2、相关技术中用于提纯球形石墨的板式压滤机,其固液分离的基本原理是:相邻滤框之间形成滤室,悬浊液充满滤室后进行压缩过滤,固体停留于所有滤板相互靠近一侧,并逐渐堆积成为滤泥饼,而滤液则通过渗透进入滤框内部,成为较清的出滤液。在打开各组滤室后,较为干燥的滤泥饼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滤框,下落入集料槽。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因为滤泥饼脱离其附着滤框的过程仅依靠重力作用,因此会有部分滤泥残渣仍然牢固附着于滤框不能完全脱离;此外,在部分压滤机压滤不彻底时,湿润的滤泥更容易粘附于滤框而不能完全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一步使滤泥残渣能够更彻底地脱离其附着滤框,进一步提升球形石墨压滤机的脱料量,本技术提供一种易脱料球形石墨压滤机。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易脱料球形石墨压滤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易脱料球形石墨压滤机,包括:

4、机架,所述机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机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机架之间滑动连接有多个滤框,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滤框之间共同构成一个滤室,所述滤框对应每个所述滤室位置处均连通有进料口,每个所述滤框内部均连通有出料口;

5、凸轮,所述凸轮设置为多个,所述凸轮与所述滤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凸轮转动连接于对应所述滤框,所述凸轮包括第一部与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相互连接的两端分别形成阶梯;

6、辅助板,所述辅助板连接于两个所述机架之间,脱料过程中,所述凸轮能够抵接于所述辅助板转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各组滤室时,相邻滤框做相互远离运动,该过程中,凸轮抵接于辅助板并发生转动,凸轮转动一周,阶梯抵接于辅助板时,滤框完成抖动。即在打开滤室时,滤泥饼除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部分原本粘附于滤框的滤泥残渣,也会因其附着的滤框上下抖动,进而掉落。该设计有助于使滤泥残渣能够更彻底地脱离其附着滤框,改善滤框的脱料效果。

8、可选的,包括:

9、横梁,所述横梁固接于两个所述机架之间,所述横梁平行于地面设置;

10、主套杆,所述主套杆设置为多个,所述主套杆与所述滤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主套杆滑设于所述横梁,所述主套杆能够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滑动;

11、辅套杆,所述辅套杆设置为多个,所述辅套杆与所述主套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辅套杆套设于所述主套杆,所述辅套杆能够沿所述滤框高度方向滑动,所述辅套杆固接于对应所述滤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滤室的过程中,主套杆能够沿滤框的打开方向滑移,同时,由于凸轮的转动,会带动对应滤框沿自身高度方向抖动,滤框抖动的过程中,主套杆继续沿滤板打开方向滑移而不脱离横梁,而辅套杆将沿滤框抖动方向滑移于主套杆。该设计使得主套杆在滤框打开与抖动的过程中始终滚动于横梁,保证了滤框在自身打开过程中的稳定性。

13、可选的,包括:

14、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为多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凸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滤框固接于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接于所述凸轮;

15、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固接于两个所述机架之间,所述支撑梁滚动连接有多个滚筒,所述滚筒能够沿所述支撑梁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滚筒与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杆套设于对应所述滚筒。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滤框打开的过程中,滚筒沿滤框打开方向滚动,同时,支撑杆滑移于滚筒,支撑杆能够沿滤框高度方向伸缩。在滤框打开的过程中。支撑杆滤框移动,支撑杆在水平方向上对凸轮施力,驱动凸轮滚动,支撑杆在竖直方向上对滤框施力,驱动滤框沿自身高度方向滚动;而滚筒的设计,有助于分担凸轮在水平方向上对支撑杆施加的反作用力,降低了支撑杆折断的概率,同时滚筒滚动于滑移架之间所受的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降低了在滤框开合过程中,滤框滑移时所受到的阻力。

17、可选的,包括:

18、滚轮,滚轮设置为多个,滚轮与主套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对应所述主套杆,所述滚轮滚动连接于所述横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滤框沿横梁滑动的过程中,滚轮的设计有助于减小滤框在滑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使得滤框的滑动过程更加流畅。

20、可选的,包括:

21、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辅套杆,所述弹簧能够对所述辅套杆提供靠近所述主套杆的作用力。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在滤框的下落过程中,间接对滤框施加远离地面的弹力,能够对滤框进行缓冲,能够有效降低滤框各连接零件撞击时的磨损程度,减小了滤框抖动过程中的噪音。

23、可选的,所述辅助板靠近所述凸轮一侧固接有辅助条,所述辅助条开设有多个翻转槽,每个所述翻转槽对应所述第二部远离所述第一部一端与所述辅助条的抵接点设置,所述翻转槽沿所述凸轮径向设置。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轮由第一部翻转至第二部的过程中,第二部远离第一部一端抵接于翻转槽的槽体,顺利完成翻转,翻转槽降低了凸轮在抵接于辅助板滚动的过程中的打滑概率,进一步保证了滤框的抖动效果,有利于使滤框维持良好的脱料能力。

25、可选的,所述机架固接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连接于所述辅助板,所述气缸能够带动所述辅助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凸轮。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滤室压缩的过程中,气缸活塞杆带动辅助板向远离滤框方向移动,直至辅助板与凸轮脱离;在完成压滤,需要打开滤室脱料前,重新启动气缸,气缸带动辅助板向靠近凸轮方向移动,直至凸轮抵接于辅助板,由此在打开滤室脱料的过程中,凸轮可以发生转动,带动滤框抖动脱料。

27、可选的,包括:

28、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滤框,一个所述滤框对应两个所述小齿轮,每个所述滤框对应的两个所述小齿轮相互啮合;每个所述小齿轮均固接有传动杆,相邻的所述滤框对应的相邻所述传动杆之间转动连接。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滤框相互靠近,进行压缩脱水过滤的时候,推动一端滤框向靠近另一端滤框方向移动,转动连接于同一滤框上的小齿轮相互啮合并同时依次驱动转动,连接于相邻滤框上的传动杆共同做相互靠近运动,传动杆与小齿轮之间为依次驱动关系。与传统压缩过程中滤框逐个的移动过程不同,上述设计可以使所有滤框在压滤前后同时做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能够增加装置的脱水效率,也能够加快装置的脱料速率。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辅助板与凸轮的阶梯状设计,使得滤框能够沿自身高度方向抖动,使得附着于滤框的滤泥能够更轻松地与其对应滤框脱离,增大了压力机的脱料效果;

32、2.滚筒与滚轮与对应槽体之间皆为滚动连接关系,有助于降低滤框在移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使滤框的移动过程更加顺滑流畅;

33、3.小齿轮与传动杆的设计,可以使所有滤框在压滤前后同时做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能够增加装置的脱水效率,也能够加快装置的脱料速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