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4894发布日期:2023-03-29 15:1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2.在药物制备时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水需要检测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含量,toc的测定一般采用燃烧法,此法能将水样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可以很直接地用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
3.但是,水在受热时会产生水蒸气,与二氧化碳混合在一起,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而,会使用气液分离器将二氧化碳与水蒸气分离。
4.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气液分离器通过对温度的控制,当分离器内的温度低于100摄氏度时水蒸气液化变为水,将水蒸气与二氧化碳分离,使用的常规冷源为水。但是,通过此种操作,分离器内部温度一般在20至40摄氏度之间,液态水在蒸发的作用下,使得分离器内的湿度较大,进而不能完全将水汽去除,导致检测的误差较大。
5.申请号为202121266555.2的专利揭示了一种水蒸气分离装置,包括制冷单元以及设于制冷单元内的冷凝玻璃管,冷凝玻璃管通过制冷单元降温,冷凝玻璃管内插入有螺旋棒,螺旋棒的螺旋部分与冷凝玻璃管之间构成用于气体流动的气体通道,使得气体在从冷凝玻璃管的气体入口进入冷凝玻璃管后,在气体通道内流动。本实用新型在冷凝玻璃管内插入螺旋棒,使水蒸气与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的混合气体从冷凝玻璃管的气体入口进入冷凝玻璃管后,贴着冷凝玻璃管的管壁进行流动,而冷凝玻璃管的内壁在整个冷凝玻璃管中的温度是最低的,因此,水蒸气在气体通道内流动时,更容易产生冷凝的效果,使气态的水蒸气高效率的转变为液态水,实现水蒸气和其他气体的完全分离。
6.申请号为202121266555.2的专利为新一代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气液分离器,其通过帕尔贴将分离器内的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可以将水蒸气变为冰,能将水汽去除。
7.然而,申请号为202121266555.2的专利帕尔贴设置在制冷基体的一侧侧面,制冷基体再对冷凝玻璃管降温,这就导致了冷凝玻璃管内部很难结冰,依然具有改进空间。
8.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气液分离器。
10.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1.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下端的进气管,安装于壳体上端的排气管,所述壳体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分离筒体;制冷片粘接于所述分离筒体上,所述分离筒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连接片,上下相邻的两个导热连接片上分别设有将气流流向变为折流的导流孔一与导流孔二;所述导流孔一开设于导热连接片的中部,所述导流孔二开设于导热连接片两侧;所述分离筒体上安装
有对制冷片散热的风扇。
12.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片上粘接有散热片。
13.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上一体连接有散热筋。
14.进一步的:所述风扇为安装于所述分离筒体上部的风扇一,以及安装于所述分离筒体下部的风扇二。
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电池,所述电池与风扇、制冷片电性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筒体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将气流导向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导热导向板。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制冷片粘接于所述分离筒体上,对冷却流道内的混合物降温,使得所述分离筒体的温度可以达到零摄氏度以下,将水固化为冰,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物经过进气管进入到壳体内,且进入到冷却流道内,依次穿过导热连接片上的导流孔一与导流孔二,以折流的方式前进,在制冷片的作用下,水蒸气结冰附着在壳体内部,二氧化碳通过排气管排出。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的轴测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的导热连接片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的导热连接片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23.图中:1、壳体;2、进气管;3、排气管;4、分离筒体;5、制冷片;6、导热连接片;61、导流孔一;62、导流孔二;7、风扇一;8、散热片;9、风扇一;10、导热导向板;11、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安装于所述壳体1下端的
进气管2,安装于壳体1上端的排气管3,所述壳体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分离筒体4;制冷片5粘接于所述分离筒体4上,所述分离筒体4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连接片6,上下相邻的两个导热连接片6上分别设有将气流流向变为折流的导流孔一61与导流孔二62;所述导流孔一61开设于导热连接片6的中部,所述导流孔二62开设于导热连接片6两侧;所述分离筒体4上安装有对制冷片5散热的风扇。
2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制冷片5直接粘接于所述分离筒体4上,对冷却流道内的混合物降温,使得所述分离筒体4的温度可以达到零摄氏度以下,将水固化为冰。排气管3的内径远远小于进气管2内径,其一,排气管3的内径由冷却流道决定,所述分离筒体4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应尽可能小,这样才能保证对混合气体的冷却效果;其二,因为进气量大于排气量,使得混合气体有足够的动力自下向上流动。采用风扇进行散热,有两个好处,其一是风扇操作简单,只需控制开或者关即可,不用接入复杂的冷却水管道;其二是风冷的效果相对于水冷是较差的,二氧化碳的液化的温度为零下三十七摄氏度,而制冷片5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制冷面温度可以低于零下五十摄氏度,制冷片5的制冷效果与散热效果相关,简单而言,采用风扇散热既可以使得水固化,又可以避免二氧化碳液化,同时还使用方便。
28.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物经过进气管2进入到壳体1内,且进入到冷却流道内,依次穿过导热连接片6上的导流孔一61与导流孔二62,以折流的方式前进,在制冷片5的作用下,水蒸气结冰附着在壳体1内部,二氧化碳通过排气管3排出。
29.请再次参阅图3、图4,导流孔一61与导流孔二62可以为圆形孔,也可以为长条形孔。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片5上粘接有散热片8,所述散热片8上一体连接有散热筋,通过设置散热片8与散热筋,增大散热面积,使得散热的效果更好。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为安装于所述分离筒体4上部的风扇一7,以及安装于所述分离筒体4下部的风扇二9,通过设置两个风扇,可以按照需要开启任一一个,或者将两个全部开启。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筒体4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将气流导向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导热导向板10;所述导热导向板10一般采用铝及其合金制成,导热系数较高,方便进行导热,而导热导向板10一般设置为凹面弧形板,导热导向板10与壳体1之间形成导向通道,方便混合气体经导向通道流向到冷却流道内;由于导热导向板10所起的导向作用,就必然使得混合气体首先与导热导向板10接触,在沿导热导向板10凹面流动,流动至冷却流道内,位于所述分离筒体4下部的风扇二9可以对导热导向板10进行冷却,使得导热导向板10一方面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初步降温的作用。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延伸改进,所述导热导向板10上安装有电动雾化喷头,电动雾化喷头的进水管延伸至壳体1底部,考虑到实际情况,壳体1的下端一般会积聚水,这个水产生的原因为两种,其一是混合气体与导热导向板10接触时,部分水蒸气已经液化,水珠聚积在壳体1底部;另一是,上次使用后,在冷却流道上聚积的冰会液化变成水,聚积在壳体1底部;通过电动雾化喷头将聚积在壳体1底部的水以水雾的方式喷向风扇二9,风扇二9将水雾喷向散热片8,可以对散热片8进行更好的降温;当然,所述壳体1上亦可以设置排水管,将聚积在壳体1底部的水排出。
34.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壳体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电池11,所述电池11与风扇、
制冷片5、电动雾化喷头电性连接,通过电池11供电,使用方便。
35.工作原理:
36.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物经过进气管2进入到壳体1内,且进入到冷却流道内,依次穿过导热连接片6上的导流孔一61与导流孔二62,以折流的方式前进,在制冷片5的作用下,水蒸气结冰附着在壳体1内部,二氧化碳通过排气管3排出。
37.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8.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