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组件和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5381发布日期:2023-09-16 17:4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滤芯组件和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滤芯组件和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用水的要求也相应不断提升,例如,目前不少用户已经不再直接使用自来水进行淘米洗菜等。如果完全使用经过净水装置高度净化后的净水如纯水作为生活用水则过于浪费,这样会大大降低净水装置中精过滤单元的寿命,造成使用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不仅能够输出高度净化后的净水还可以输出经过前置过滤滤芯过滤而未经过精过滤单元过滤的生活用水。

2、但这也出现了如下问题,部分前置过滤滤芯具有多个不同过滤功能的过滤单元,如输出的生活用水经过前置过滤滤芯中所有的过滤单元,那么会造成前置过滤滤芯中部分过滤单元的寿命大幅缩短,生活用水也不需要经过前置过滤滤芯中某些特殊过滤功能的过滤单元,大部分时候生活用水只需经过前置过滤滤芯中一个用于对原水进行初级(粗)过滤的过滤单元即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滤芯组件和净水装置,其能够解决输出的生活用水必须经过所有过滤单元而造成部分过滤单元寿命大幅缩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3、一种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

4、具有容纳腔的外筒;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

5、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

6、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和所述第二过滤部件之间具有连通部;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上游;所述第二过滤部件和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下游,经过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水流向所述第一出水口或所述第二过滤部件;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下游,经过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水流向所述第二出水口。

7、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

8、支撑筒,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套设在所述支撑筒外。

9、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筒内,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过滤部件外,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和所述第二过滤部件沿所述外筒的径向方向分布。

10、优选地,所述外筒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环形空间,所述入水口通过所述第一环形空间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进水部相连通。

11、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

12、第一端盖,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出水部的一端,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端盖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连通部包括所述第一端盖本体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出水部之间形成的过水通道,所述第一端盖本体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出水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内部形成第一出水通道,自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出水部流出的水通过所述过水通道流入所述第二过滤部件,或,自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出水部流出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流入所述第一出水口。

13、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第二端盖,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进水部一端,所述第二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进水部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第一环形空间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进水部连通。

14、优选地,所述连通部还包括所述支撑筒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二环形空间,所述过水通道通过所述第二环形空间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进水部连通。

15、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

16、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穿设过所述第二过滤部件;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进水部位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外侧壁处,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出水部位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内侧壁处;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具有贯穿孔,所述导流管内部形成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以使经过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水通过所述第二出水通道流向所述第二出水口。

17、优选地,所述外筒具有轴线,所述第一过滤部件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沿所述轴线方向排列设置。

18、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

19、第一端盖,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进水部的一端,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端盖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端盖本体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进水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内部形成进水通道,所述入水口通过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进水部相连通。

20、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

21、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依次穿设过所述支撑筒和所述第二过滤部件;

22、所述支撑筒和所述导流管之间形成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出水部通过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

23、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进水部位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外侧壁处,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出水部位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内侧壁处;所述连通部包括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端部之间、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的过水通道,自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出水部流出的水通过所述过水通道流入所述第二过滤部件;

24、部分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具有贯穿孔,所述导流管内部形成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以使经过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水通过所述第二出水通道流向所述第二出水口。

25、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出水部和进水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两个端面处。

26、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的外侧壁呈密封状态。

27、优选地,所述外筒具有相背的两端,所述入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所述外筒的同一端。

28、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部件由pp棉过滤材料制成,和/或,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由活性炭材料制成,所述活性炭材料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碳颗粒、碳纤维和碳棒。

29、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包括:

30、卷绕在所述支撑筒上的至少一个过滤页单元,所述过滤页单元具有原水侧和净水侧,原水仅能从所述过滤页单元的原水侧穿过所述过滤页单元到达所述过滤页单元的净水侧形成净水;

31、在所述过滤页单元展开状态下,所述过滤页单元包括层叠的第一过滤页和第二过滤页,所述第一过滤页和所述第二过滤页分别具有相对的上边侧和下边侧、相对的左边侧和右边侧;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在过滤时,原水自所述第一过滤页和所述第二过滤页的上边侧流入所述原水侧,穿过所述过滤页单元后,进入所述净水侧,并经所述第一过滤页和所述第二过滤页的下边侧流出。

32、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部件还包括:卷绕在过滤页单元外侧的隔水层。

33、一种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滤芯组件;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进水水路,所述进水水路能与所述入水口连通;

34、第一水输出水路,所述第一水输出水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

35、精过滤滤芯,所述精过滤滤芯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

36、第二水输出水路,所述第二水输出水路与所述精过滤滤芯的出口连通。

37、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回水口,所述回水口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或所述第二过滤部件的进水部连通;

38、所述净水装置还包括:回水水路,所述回水水路的一端与所述精过滤滤芯的出口连通,所述回水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滤芯组件的回水口连通;

39、设置在所述回水水路上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由所述精过滤滤芯的出口向所述滤芯组件的回水口导通。

4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41、本技术中的滤芯组件可以根据需求对从入水口输入的原水利用不同的水路和过滤部件进行不同程度的过滤,从而能够从第一出水口输出仅经过第一过滤部件过滤的第一过滤水和从第二出水口输出经过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过滤的第二过滤水。上述方式可以减少对第二过滤部件寿命的消耗,从而大幅提高滤芯组件整体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对滤芯组件的结构设计仅通过一个滤芯组件就完成了能够输出两种不同的过滤水,因此可以有效减小安装滤芯组件的净水装置的体积,使其无需安装两个独立的滤芯组件,即一个具有第一过滤部件的滤芯和一个具有第二过滤部件的滤芯组件。

42、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