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胶集胶装置及涂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2416发布日期:2024-03-28 18:3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胶集胶装置及涂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涂胶相关,尤其涉及一种防漏胶集胶装置及涂胶系统。


背景技术:

1、基于提升产品各部件之间的密封性等原因,在产品部件的制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某些部件之间的接合处进行涂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涂胶大多借助机器人进行,将胶枪安装在机器人上,机器人控制胶枪运动轨迹从而完成各种不同的涂胶方案。

2、现有涂胶生产线中,进胶装置多采用自动化的结构,例如公告号为cn20441709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压盘升降架式供料系统,下设有滚排式输送带,多个胶桶放置在滚排式输送带上,需要供胶时,胶桶输送至压盘下方,压盘下降进料,当该胶桶中的胶用完后,下一个胶桶继续前行进行供料。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一个胶桶内的胶用完,压盘上升至上极限位置等待下一个胶桶到位的过程中,压盘上粘附的胶会滴落,漏至传送带或其他地方,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长期以往会造成胶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供胶间歇期的滴胶、漏胶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漏胶集胶装置及涂胶系统。

2、一种防漏胶集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接胶盒及用以连接接胶盒的支撑组件、调节组件、推拉组件;所述接胶盒为顶端敞口的盒体结构,所述接胶盒的一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滑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应两侧壁滑轨设置的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铰接于机架上或为固定在机架上的圆形块,所述支撑块活动安装(圆形块且铰接时为滚动安装,其他情况为滑动安装)在滑轨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对应两侧壁滑轨设置的两个第一伸缩驱动件,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的下端铰接于机架上且上端安装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铰接于第一伸缩驱动件上端或为固定在第一伸缩驱动件上端的圆形块,所述调节块活动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推拉组件与支撑组件分别位于调节组件的两侧,所述推拉组件包括用以驱动接胶盒滑动的第二伸缩驱动件,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和输出端对应的接胶盒区域分别安装有电磁铁和磁吸件(即包括两种方案:第一种是第二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安装磁吸件,对应的接胶盒区域安装电磁铁;第二种是第二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安装电磁铁,对应的接胶盒区域安装磁吸件),所述电磁铁被驱动能与磁吸件吸合或分离,所述接胶盒的下方还设有集胶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盘等进胶机构悬空等待下一个胶桶到位的过程中,第二伸缩驱动件会驱动接胶盒伸出至胶桶与进胶机构之间,进胶机构上残留的胶会滴落至接胶盒内进行收集;待下一个胶桶到位后,电磁铁通电,接胶盒在第二伸缩驱动件的驱动下复位脱离胶桶上方,然后电磁铁断电,第一伸缩驱动件收缩,使得接胶盒倾斜,接胶盒内承接的胶会在重力作用下流至集胶桶内进行收集。如此,进胶机构在悬空等待下一个胶桶的过程中,其上附着的胶能够得以收集再次利用,不但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打扫环境所需的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而且节省了胶量,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4、优选的,所述集胶桶连接有回胶组件,所述回胶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连接管、吸胶泵及输胶管,所述连接管连通于集胶桶的底部,所述输胶管固定在机架上且用以将胶回收至胶桶内。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胶桶内收集的胶在吸胶泵的负压作用下,会依次通过连接管、吸胶泵和输胶管回收至对应的胶桶内再次利用。如果就等到胶桶内的胶装满后再进行回收,由于每次集胶量较少,这个周期可能会较长,这样可能会导致集胶桶内胶的变质,影响后续再利用。前述方案能够及时将收集的胶回收再利用,保证胶质量,并且整个过程不需要集胶桶等的搬运移动,更加省力便捷。

6、优选的,所述集胶桶下方设有电子称重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胶桶内的胶量可实现定量控制,当达到预设的重量时,再开启吸胶泵对集胶桶内的胶进行回收。因为每次集胶量都是不同的,必然会存在集胶量较少的情况,如果每次集胶后都进行回收,都得开启吸胶泵,可能会造成电的浪费,并且每次回收进料机构都得停止工作,也会对生产节拍造成较大的影响。采用电子秤,对回收的条件用定量来控制,这样避免了不必要的回收,节省了电资源,并且减少了回收的次数,降低了对生产节拍的影响。

8、优选的,所述输胶管的自由端设为伸缩结构且配置有驱动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输胶管伸缩以满足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切换。如果输胶管端部不可伸缩,那布置上为了保证不干涉进胶机构,只能将输胶管端部置于胶桶的上方旁侧,这样回收胶时容易发生漏胶情况。输胶管自由端采用伸缩结构,在工作状态时,将输胶管伸长使得输胶管自由端位于胶桶的正上方,避免漏料;在非工作状态时,将输胶管缩短使得输胶管的自由端脱离胶桶的正上方,以避免干涉进料机构的升降。

10、优选的,所述接胶盒对应第二伸缩驱动件的内壁设为向上外扩倾斜的导流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胶盒倾斜进行排胶时,胶通过导流面排出。如果此处省去导流面的设置,即使接胶盒倾斜,排胶的壁也不可能变为水平,这样容易在壁底部位置处残留少许胶难以排出。将对应内壁设为导流面后,当接胶盒倾斜时,导流面便会变为水平甚至向下倾斜,这样使得接胶盒内的所有胶都能够排出,排胶更加彻底。

12、优选的,所述机架包括支撑平台和安装在支撑平台下方的升降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调节组件和推拉组件皆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支撑平台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驱动组件能驱动平台升降,进而实现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的各组件的高度调节,使得本装置能够适配各种高度的胶桶规格,从而能够搬运至不同的输送机构旁侧进行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14、一种涂胶系统,包括进胶装置、计量装置、胶枪、机器人及控制装置,所述进胶装置包括输送机构、位于输送机构上方的多个胶桶及进胶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旁侧对应进胶机构设有前述的防漏胶集胶装置,所述进胶机构的上极限位置高于接胶盒,且所述接胶盒能被驱动至进胶机构的正下方。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胶系统生产时,本技术的防漏胶集胶装置能够对进胶机构滴落的胶进行收集(具体收集过程见防漏胶集胶装置的相应描述),一方面能够避免胶滴落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省胶,降低成本。

16、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为气缸,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为直线电机,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气缸、直线电机及电磁铁动作。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装置可集中对本技术的防漏胶集胶装置进行控制。一方面,将防漏胶集胶装置对应部分的控制结构也设于涂胶系统的控制装置中,结构集成度高;另一方面,操作者只需操作控制装置即可实现对涂胶系统及防漏胶集胶装置的控制,操作更加方便。

18、优选的,所述计量装置包括电机和齿轮泵,所述齿轮泵的进口和出口位于齿轮泵的同一端面,且所述齿轮泵的该端面固定有输料块,所述齿轮泵的泵体和输料块皆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输料块内设有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进料端位于输料块的外露表面以形成进料口且出料端与齿轮泵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料通道的进料端与齿轮泵的出口连通且出料端位于输料块的外露表面以形成出料口,所述胶枪安装在出料口处,所述输料块或齿轮泵泵体上还设有用以安装加热结构的安装位。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以进料的进料通道和用以出料的出料通道皆设于输料块内,输料块固定在齿轮泵的端面,增加了进料相关结构、齿轮泵及出料相关结构的结构紧凑性,加热时将加热结构设在输料块或齿轮泵泵体上,由于齿轮泵的泵体和输料块皆由导热材料制成,一处加热时热量会通过热传导迅速传至其他部位,这样只需设置一套加热结构即可,简化了供胶装置的配套加热结构,降低了结构成本。

20、优选的,所述输料块包括进料块和出料块,所述进料口位于进料块表面,所述出料口位于出料块表面。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料块由进料块和出料块两部分组成,可将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的整体分为对应进料块和出料块的两部分分别进行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使得前述方案更容易实现。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的防漏胶集胶装置及涂胶系统能够将残留在进胶机构上的胶进行收集,避免胶滴落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收集的胶可再利用,节省了胶量;

24、2、本技术的防漏胶集胶装置及涂胶系统能够通过回胶组件及时将收集的胶回收至对应的胶桶内再利用,能够避免集胶桶内的胶变质,同时胶的回收操作也更加便捷省力;

25、3、本技术涂胶系统的计量装置将进料、出料及齿轮泵集成到一起进行加热,减少了配套加热结构的数量需求,简化了配套加热结构,降低了配套加热结构的结构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